第715章 精神净化法(1/2)
第715章 精神净化法
贾莳更在意的还是房子强送来的作战报告,上面详细的记载了作战的过程。
在有坚固工事的前提下,敌军以线列阵发起进攻,遭到机枪交叉火力的打击,遭受的损失是一场灾难。
可以预见的是,此战之后,敌军再无攻坚之时。所以,后续我军最要紧的还是为野战做相关的准备。
叛军虽零散游牧,却有足够的机动性,我军想要抓住敌军并聚歼之,难度极大。
虽然击败了叛军,但也造成了刻骨的仇恨,相当一部分部落会与我军战斗到底。
本地部落生长于兹,如有缠斗到底者,将成为今后主要的麻烦。
这份报告可谓非常的清晰明了,长时间内已经不会再有正面的大规模作战了,除非有外力介入。
从阿斯塔纳到阿拉木图的距离太远,如果据守阿斯塔纳,最要紧的还是补给线。
当务之急,要趁敌军溃散之际,抓紧时间运输粮草补给,为今后长期据守做准备。
新编师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要不要守阿斯塔纳,如果要守,就要面对城外二十里范围之外,都是潜在敌人的境地。
更严峻的还是一千多公里漫长的补给线。
不是不能屯田,而是即便是屯田,也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情。
现状就是这样,没能大规模聚歼本地叛军,就很难守住阿斯塔纳,可见叛军主动撤退并不完全是畏惧避战,更多的是主动的撤离。
结论,单纯的守住阿斯塔纳没有任何问题,难的是补给线。
了一夜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贾莳最终决定,撤退!
将最前端的战线放在巴尔喀什城,这样后勤线大大的缩短,来年开春开展屯田。
命令下达后,全军搜集了能找到的马车,将能带走的一律带走。走之前,参谋处长建议放一把火,贾莳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破坏比建设容易多了,我们毕竟是外来人,要让本地人看看,谁是破坏者,谁是建设者,这是长期的任务,一定要把道理对下面讲清楚。”
来的时候快,回去的时候速度大大的降低了,了二十天回到巴尔喀什,沿途没有遭到任何的袭扰,应该是被打怕了。
留在后面的侦察兵带回来的消息称,我军后撤三天之后,叛军才回到阿斯塔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贾莳念了一句岑参的诗,门外是飘飘落下的白雪。这里的冬天来的早,十月初就开始下雪了。
岑参说的八月飞雪之地,其实指的是贝加尔湖畔,也就是苏武牧羊的北海。
这就是盛唐的巅峰之时的疆域,后人怎不痛心疾首。
当然了,盛唐疆域的辽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气候较高导致的。明朝进入小冰河期之后,那地方生存太过艰难了。
仔细想想,盛唐之际,现在的很多沙漠都是草原。农耕民族强盛的时期,往往都是气候变暖之时。
工业革命以前,农业社会受气候影响太大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
明朝放弃经略北方倒是可以理解,唯独理解不了为何放弃安南。只能说农耕文明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吧。
从北方带回来的大量妇孺被安置在了巴尔喀什,这地方贾莳留下一个营的兵力驻扎,其余主力撤回阿拉木图休整,等待来年春天。
贾莳以来年经略阿斯塔纳为理由,将前西宁王的两位儿子以及其部属派往巴尔喀什,交代他们明年抓紧屯田,有了粮食才有地盘。
尽管很不情愿,这哥俩还是乖乖的去了,毕竟前途和命运都在他人之手。这就是战败的可怕之处了,失败者只能暂时苟活。
如同六比零之后,小巴成了中东王爷们心中的依仗,可以间接的抱上东大的粗腿。小巴则可以左右逢源,多方摇摆,尽收渔利。
这个世界很现实的,你打了,你打赢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也是为何贾莳坚持要北上打一仗的原因,一个是试试新编师的成色,一个是给本地大中小部落一个深刻的教训。
还没等到来年春天,冬天的时候,就有不少本地中小土著部落朝巴尔喀什靠拢,主动归附。
对此举动,贾莳将信息转告甄夭夭,看看她能玩出什么样来。
甄夭夭是真的能折腾,顶着大雪就带着随从出发了,为了保证她的安全,贾莳还派了一个骑兵营保护她的安全,或者说是制造排场。
甄夭夭是真不客气,抵达巴尔喀什后,立刻开始了强制改信的行动,要么改信白莲教,要么搬走。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这女人还很缺德的给这些部落一个期限,冬天之前做出决定,来年春天再搬走都来得及。
看似是宽仁,实则是非常阴险。因为她可是太了解本地土著了,本地土著因为自然条件太过恶劣,奉行及时行乐和丛林法则。生死对于个体而言不重要,没有长期目标只看眼前。他们的长期目标是来生想着死后能不能上天堂去找七十二个处女。
甄夭夭料定一部分土著部落,肯定不愿意改姓,也不愿意忍耐,他们一定会找机会奋力一博的。
贾莳得知甄夭夭的安排之后,很是期待她的预判是否正确。
通过提前埋伏的暗子,甄夭夭实际上关注着前来归附的各部落的内部情况。
一场大雪之后,多个聚集在巴尔喀什湖周边的部落生存艰难,首领们汇聚在一起商议,要不要干一票。
商议的结果是先向中央帝国的人借粮食,如果能借到,那就熬过冬天再走,如果借不到,那就干一票,夺了巴尔喀什城,熬过冬天就走。
获悉真相的贾莳对甄夭夭表示佩服,下令巴尔喀什方面暗中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时也反省自身。
在本土有用的政策,在安西则没有用处。游牧思维与农耕思维不在一条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