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6章 遗计平辽(2/2)
张翼德长坂桥喝退百万兵之后呢?刘备在汉津口等待,如果不是刘表的大儿子带船赶来将刘备一众人接到江夏,他就嘎了。
现在刘表的儿子已经被诛杀了,他拿什么和曹操打?
或许能有什么变化?
毕竟从时间线上来看,曹操现在一时半会儿来不了,刘备有更多的发展时间。
***难搞,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终于到了庐江,将郭嘉安葬了,林泽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下:“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做完这些事情,他们返回了岳阳村,张姜子和貂蝉的预产期要到了,林泽要看着孩子出生。
与此同时,曹操就在易州等消息,排兵布阵,已经表达出了对公孙康所有的善意,如果公孙康不知好歹接纳了袁尚,那辽东,只能用大炮轰平了。
许褚拄着宝剑上了城楼,道:“主公,辽东来人了,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主公,郭嘉可是林泽的人,他会这么好心,帮您将辽东平定了?”
曹操无比相信林泽和郭嘉,因为这主仆二人,向来不屑于玩儿阴谋,心中已经知道,公孙康派人送来了袁尚的首级。
当他们打开木头匣子,曹操大笑道:“不出奉孝之料!来人呐,赏,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可是笑完了,曹操又开始悲伤,天下,再无郭奉孝这么一个奇才了。
曹操这才拿出了郭嘉给他留下的这个锦囊,上面大概写着:“今闻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荀攸捧着这封书信,长叹道:“幸亏,郭奉孝死了,要是让他还待在林泽的身边,不出三年,南方,西边统一,不出五年,便可以布局出一场南北决战的场面。正面对攻,主公绝对不是林泽的对手。”
曹操笑了笑,道:“你觉得,林泽厉害,还是郭嘉厉害?我告诉你吧,只要天下有一个林泽,就能生出一个,两个,三个,无数个郭嘉来了!你以为法正是吃素的,还是贾诩()
是吃素的?哦,对,现在还有个徐庶,我现在最怕,林泽灭了刘备,将那名满天下的诸葛亮收入麾下。”
荀攸道:“主公,世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天下之大,遍地奇人异士,不如张贴布告,广纳贤才?”
荀攸这么一说,曹操的心一下子宽了,道:“就依卿所言!”
彻底统领了北方,曹操心情大好,北方再无威胁,且雄兵百万,再不用为了粮草发愁,可以南下搞一些事情了。
曹操站在冀州城东南角楼上,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荀攸在一边陪驾。
曹操指着空中,道:“你看,南方旺气灿然,林泽的地盘儿不好抢啊。”
荀攸笑问道:“您是说,林泽的地盘儿不好抢,还是林泽抢别人的地盘儿不好抢?”
曹操看向荀攸,笑道:“都不好抢。”
话刚说完,就看到一道金光,从地面直冲天际。
荀攸道:“肯定有宝贝!”
“等什么呢?挖呗!”曹操说完,匆匆下了楼。
干这苦力活的是典韦,挖来挖去也没挖到东西,无奈之下,嘴里开始嘀咕。
曹操问道:“典将军,你嘀咕什么呢?”
典韦放下铁锹,道:“上次带我弟妹甄宓的家人去岳阳村,听到村子里的几个孩童念儿歌,说什么,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太上头了,不由得就记住了。”
这时,许褚道:“挖到了。”
曹操急了,道:“快弄出来!”
最终,他们从地下挖出一尊铜雀来,曹操看了半天,问道:“这是什么征兆?”
荀攸捏着胡须想了想,道:“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听后,快乐得不得了,命人开始在漳河边上构筑铜雀台。
他的儿子曹植给出了意见:“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高者,名为铜雀;左边一座,名为玉龙;右边一座,名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
铜雀台是不可逆地建设起来了,至于后世会不会流传出“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句,就要看诸葛亮怎么从中挑拨离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