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六章 新老旧城(2/2)
江道不时穿过峡谷尖峰,不时拐过圆形山头,向下缓缓推去。
一个多小时后,江道变得相对平缓,两岸虽然仍是悬崖峭壁,但水面离岸边浅的地方,只有几十公分,高的也不过二三百米,中间有二座斜拉索钢架拱桥连通两岸。
余慧道:“这就是蛇螺江天坑峡谷的第一座城。当时,因修建水电站而建,所以叫电能市。天螺屏上说,在大江的左岸,还保存了一小部分当时的建筑。网上说,当时的人口是二十万,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候,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如今还有四十多万人居住。”
这里,实际上是一相对平缓的小平原,向东西方向延伸得很长,一眼看不到边。南北向则分了几个小坎,层层耸立向下。平原的正中是城市,它的边缘是乡村,能看到不少的田野和菜地,看去是中华的一个中等城市。
闪光靓丽的新房,主要集中在江的右岸,多是五到八层透明楼房,有四条长达八公里的东西向直街,约五公里南北向六条横街。
在江的左岸,靠江一边的建筑,也是亮光闪闪,但和右岸的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档次,似有改造的痕迹。这边只有二条直街通过大桥与对面的新城相连,正中只有一条横街,将旧城分为二个部分。
旧城在最东边,都是石砌的房子,三分之一成了断壁残垣,三分之一相对完好,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破破烂烂,也不知有多少年月了?
房子看不上去都不大,多在十几二十平米一间,大的也不过五十平米,保存得较好的多是拱形屋顶,也多是破破烂烂,但烂了的,也有一个完整的屋的框架。
不过,旧城里不宽的街道,显得很整洁,除了新落的树叶外,难以看到泥尘。
六人在空中看了全景后,在旧城北面的边缘落下,沿着横街往北走。
这里显得相对寂静,街上没几个行人,偶尔能见的寥寥青年男女,在旧城中穿行。
余慧微微一笑,道:“只怕让我们失望了?这些建筑没有特色,也不是什么宫殿、王室的显贵人物居住过,只是一些普通的民房。要不是全石材建筑,它早就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
希来˙雅瑶淡淡道:“是没多少看头,要不是石头建筑,早不知湮灭到哪去了?”
项开明叹气,道:“主要是我们不懂它的历史,不知道看点在哪里?”
余慧翻着天螺屏,道:“不对,这里还有一个看点。他们学我中华,搞了一块记事石碑,耸立在旧街的正中,还保存完好。这么厚重的历史,我们却不知道其中的故事?”
希来˙梦达一个弹跳去了前面,站在一块石碑前嚷:“就是它了,但还是有那个手痒的敲掉了一小角,有好几个字破了,上面有小洞。它的文字是横着的鸭肠加一些圈圈,不对,还有个别方块字。喂!你国是不是有《山海经》时代的前辈,移民到这里来了?”
几人快步趋前,只见一块二米高、宽三米、厚十五公分的石碑,耸立在街边。它颜色()
陈旧,但无论是边还正中的字体,不少地方有深绿色雨水侵蚀的印痕。
它的左上角蹦碎了巴掌大一块,刻字的正中,有七个深浅不一的小洞,各处针眼大的小点无数,每隔十公分有一行还算清晰的文字。如今,它被置封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
李凡阳淡淡一笑,道:“这个星球肯定没有博物馆。它要是在地球,是无价之宝。”
余慧道:“也不一定?我们跑了这么多个星球,从没有去探求过博物馆?”
项开明道:“要不是有意念能辨别人家说的话,我们走到那里都只能打哑语?文字就更不用说了?谁识得几个?”
希来˙雅瑶道:“数字好像是宇宙通用,这点倒是与地球相同。所以,它上面的记载,我们根据数据能猜个大概?但可以用意念感受?”
余慧道:“天螺屏上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说它动工的日期是新元的零零三一年四月三是,历时十年建成,高峰时,参与建设的工人有六万三千人,耗资五十六亿天螺元……”
麻琴道:“我们不是考古学家,看这个还是没意思?我们去新城换资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