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旧时代的遗物,摇篮计划(2/2)
按理说在诡能如此浓郁的极地,风暴中还有大量的高阶诡异,这样一座巨大的金属造物,早就该被无数诡异当做巢穴了。
“凯尔,罗卡。你们带一支小队下去看看。”沈歌说。
“是!”
十台黑色的“掠夺者-iii型”从“铁之心”的甲板上滑翔而下,落在平台那被厚冰覆盖的停机坪上。
“嘎吱,嘎吱……”
战靴踩在厚实的积雪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平台内部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呼啸的风声。
凯尔打了个手势,小队立刻结成战斗队形端着武器,一步步向平台主体建筑的入口摸去。
出乎意料的是,入口的大门并没有锁。
当他们靠近时那扇重达数十吨,早已锈蚀的合金防爆门,在一阵“嘎吱”声中缓缓地向内打开了,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门后是一条漆黑的走廊,凯尔皱了皱眉,对这种“请君入瓮”的感觉极为不爽。
当他向指挥室报告了情况之后,带领小队踏入了黑暗中,顺着内部管线和“赫尔墨斯”提供的信号指引,他们一路向下,穿过了废弃的宿舍、实验室、资料室。
这里的设施保存得异常完好,只是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诡异的是他们依旧没有遇到任何诡异,甚至连一只变异的老鼠都没有看到。
他们来到了位于平台最深处的区域,一扇表面雕刻着一个婴儿在苞中安睡图案的圆形隔离门,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门的上方,用先行者的文字清晰地标注着它的名字——
【保育区-“摇篮”(cradle)】
就在凯尔抬起手,准备让爆破专家进行强行破门时,那扇巨大的圆形隔离门伴随着一阵低沉的液压泄气声,再次自动打开了。
门后,并非黑暗。
一片柔和的灯光从门内透出,经过净化的温暖空气也随之扑面而来,与门外那冰冷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现在“掠夺者”小队面前的是一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巨大圆形大厅。
几十个由半透明晶体构成的休眠仓,整齐地排列在大厅的四周,每一个休眠仓的内部,都静静地躺着一个年龄在五到十岁之间的人类孩子。
随着掠夺者小队的进入,大厅正中央一台造型古朴的保育机器人,缓缓地转过了身。
它的身躯大部分都已被锈迹侵蚀,关节处甚至裸露着断裂的电线,行动迟缓而又僵硬,只有一只孤零零的红色电子眼还顽强地亮着。
它的电子合成音中充满杂音,说话也有些断断续续,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在大厅内缓缓响起。
“……警告。权限验证——检测到人类基因……”
“……未受深度诡异污染,判定为……‘友善’单位。”
“请问……”
机器人的红色电子眼看着为首的凯尔,问道:“……你们是来接我们回家的……‘救援者’吗?”
事实上凯尔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类,阿莱一家都不算旧时代的人类,他们身上已经出现了“诡化”的异变。
但这和怪人移植诡异血肉产生的变异不同,他们是一代又一代经过海洋的洗涤、诡能的侵蚀,慢慢演变而来的“诡化鱼人”。
这就像生物从海洋中一步步进化到陆地,再慢慢进化为人,只是因为末日世界百分之九十几的区域都变成了海洋,又迫使这个世界的人类回到海洋中生活,才催生出了阿莱这种鱼人。
所以当机器人提到检测到人类基因的时候,沈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判断依据是什么?
因为它提到“未受深度诡异污染”。
“你们小心一些。”沈歌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
凯尔接到沈歌的授命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是。”
机器人的红色电子眼剧烈地闪烁了几下,仿佛有什么数据流让它那老旧的处理器不堪重负。
“请……随我来。”
它缓缓地转过身,用一种迟缓的姿态带领着“掠夺者”小队,参观起了这个“保育区”。
“这里是先行者最顶尖的‘基因火种’计划研究基地。”
“摇篮”的电子合成音通过大厅的广播系统缓缓响起,虽然充满了杂音,却像一位尽职尽责的博物馆讲解员。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从基因的层面,让人类的新生儿天生就对诡能产生抗体,为文明保留最后的希望。”
它停在一个休眠仓前,眼中红光闪烁,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孩子。
“这些都是当年基地里最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子女。他们将自己最珍贵的宝物,托付给了这个计划。”
末日降临的那一天毫无征兆,当警报响彻整个基地时,数以百计的强大诡异已经撕裂了基地的外部防御。
为了保护这些人类最后的“火种”,基地主管毅然启动了最高等级的防御措施——【“摇篮”紧急协议】。
“协议启动后,基地将进入永久封锁状态。”
“所有的科学家和安保人员都自愿留在了保育区外,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与入侵的诡异战斗,为我的核心程序启动,为所有休眠仓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争取了宝贵的十七分钟。”
“他们……都是英雄。”
它停顿了许久,仿佛在为那些逝去的创造者们默哀。
“而我,作为协议的最终执行者和唯一的守护者,将孩子们保护在这里。我的唯一使命就是维持维生系统的运转,等待海图上标记的‘零号方舟’前来,将他们接回一个没有诡异的新世界。”
“摇篮”的故事,到此结束。
这个充满了牺牲与奉献、坚守与希望的英雄故事,让通过通讯系统听到全程的阿莱等人无不为之动容。
阿莱的眼眶甚至有些泛红,她几乎是恳求般地对沈歌说道:“大人,我们可以把这些可怜的孩子带回来吗?”
凯尔和罗卡也沉默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破旧不堪却坚守了数千年的机器人,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然而,在“铁之心”的指挥室里,沈歌却靠在椅背上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起来。
故事很感人,逻辑上似乎也说得通。但他敏锐的直觉却从这个完美的故事中,嗅到了一丝不和谐的味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