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保护费(2/2)
“蒙池都护府上贡牛二百头,羊一千只,额外上贡牛三百头,羊两千只。骏马一百匹,良匹。”
.....
张珂一张一张的接过各个使节的贡书,然后面无表情的念着各个国家上贡和额外上贡的物品清单。
自从大唐坚定了自身的宗主国地位以后,各国给大唐上贡,就形成了传统。不同于太宗时期的口头承诺,如今各国是真正要给大唐上贡的。至于那些额外上贡的部分,可以说是保护费,也可以说是求和费。
毕竟,自从大唐立国以来,对外国的战争,还没有几场失败的。
三代累积下来的战绩,已经让各***队,对唐军敬畏至极。如果战争打起来,耗费可比如今上贡的东西要多太多了。
既如此,好多可汗国君之类,都选择了破财免灾。
伴随着新罗国那寒酸的贡书念完以后,李治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给边军下达的命令是虚张声势。
如今看来,这样的行为还是很有效果的。单单收的这些贡品,转换成钱粮以后,都足以支撑国库平安无事的度过今年了。
不过可惜的是,现在没办法让太子低价代等豪门的粮食了。要不然,这些贡品的价值,将会更高。
拍拍扶手,李治笑道:“各国的贡品,朕都收到了,心意,朕也明白了。难得今年有这么多的使节来唐朝贡,如今正值秋初,虽然早了些,关内道又赶上大旱,但是皇家园林依然能够开放,猎物依然足够。朕有意举办一场秋猎,以此招待诸位使节,诸位奇的,是王福畴和王勃父子的报告。
王福畴自从成了万年县令以后,可以说是格外的低调,从不跟人提自己有一个太子宾客的儿子。在县令这样的基层工作上工作多年,他自然是有些手段的。
这一点,从万年县辖区内的民工,闹过要给他上万民书,就能看出来。
那个老府兵,自然是没有被砍,而当地参加了“演出”的府兵,则把金条交给了他来分配。一部分得以出席,另一部分却没能赶上这好事儿,怎么分配,自然是一个问题。
但是,王福畴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并没有区分对待,而是平均分配了下去,而那些参与了堵截的府兵,则被他以立功为名,向万年折冲府报备了军功,给他们延长了免税的时间。
如此一来,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