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扬明 > 第1582章 谁著史?(下)

第1582章 谁著史?(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美利坚军火商 海贼:我在海军朝九晚五 透视邪医混花都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我在苦境当前辈 冥河掌灯人 修仙:我有一枚造化金符 该给世界上上强度了 我父刘玄德

当然,最令朱由校为之兴奋的,还要数登莱巡抚于奏报中重点提及的银矿山。

这才是他力排众议,不惜违反"祖制",也要强行征讨日本的目的所在。

揉了揉眼睛,朱由校再度确认了一番书信中的字眼之后,方()

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并将其小心翼翼的搁置在一旁。

有了这东西,待会便足以向六部九卿们"交差"了。

"陛下,奴婢已是有些期待,毕大人见到这军报之后的反应了.."见朱由校的心情不错,司礼监秉笔王安也是赶忙上前,一脸凑趣的说道。

在王安看来,放眼朝野中的这些衮衮诸公们,大多都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唯独这户部尚书毕自严,终日板着一张脸,少有笑脸。

无他,一切都是连年增长的"财政赤字"所导致的。

毕竟自天子登基以来,可谓是连年征战,国家机器高速运转,几乎没有停滞的时候,而朝廷通过一系列改革所增长的税收也大多被用于战事当中,仅有极少一部分被用于国家建设或民生之上。

作为掌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能够肩负此等重任七年之久,始终没有"撂挑子

",已然足以载入史册了。

不过随着东征军占领长崎,并将其岛上的银矿悉数开采,困扰毕自严数年之久的阴霾也将尽数散去,甚至,朝廷还能借此缓解国内依旧尖锐的"土地兼并"问题。

大明的疆域虽然广袤,但早在嘉靖年间,天下诸多宗室的俸禄便成为了朝廷的重要负担,以至于本就出身"宗室"的嘉靖皇帝不惜背上"刻薄寡恩"的名声,也要出台宗藩条例,对于宗室的待遇予以限制。

但假若千里之外的东征军能够将"德川幕府"击溃,将日本所谓的"天皇"废黜,大明两百余年未曾扩张的疆域便要增长不少。

咕噜。

想到这里,饶是王安见多识广,陪在朱由校身旁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也不免有些惊愕的吞咽了一口唾沫,脸上也是涌现了些许骇色。

朝廷若是真的能够将日本疆域纳入囊中,无形之中所带来的好处简直难以言表。

听闻司礼监秉笔的恭维声,脸色深邃的朱由校轻轻点了点头,但并未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颇有些感慨的说道:"云南虽距离我大明京畿之地数千里之遥,但因有黔国公府镇守,两百余年间从未出过大的岔子..."

"相比较之下,川贵虽与云南接壤,但当地土司始终不能臣服我大明,反叛不断。"

"或许朕也该效仿成祖皇帝,以勋贵镇守川贵.."

嘶!

只一瞬间,乾清宫暖阁内便是响起一阵哗然声,司礼监秉笔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久伴朱由校身旁,自是听出了其言外之意。

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因为忧心川贵距离大明京畿数千里之遥,且当地土司拥兵自重,畏威而不怀德,遂将自己的亲兵顾成封为指挥使,令其镇守贵州。

待到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仍以顾成镇守贵州,并将其册封为镇远侯,世袭罔替,宛若一方诸侯。

眼下天子旧事重提,其目的可不是感念镇远侯顾肇迹近些年于漕运总督麾下任职,功绩显著,想要恩赏于他,而是为了投石问路。

数千里之外的日本,才是其目标所在。

目录
新书推荐: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我男异能废柴,绑定女神枪系统?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