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狠宋 >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

第287节 找到了知音(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进击的丧尸 我靠卜卦养家糊口 被全世界追杀的我成了神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 只想种田,不想飞升 偏对玫瑰心动 大汉封神榜 重生开局就破产,我靠御兽翻盘 玄幻:系统刚绑定,我却想解绑 长枪当旗

孟之祥在城内闲逛,与外国人交流,看中的商品就买下来,预备回杭州作为送人的礼物。

他回到“檀园”,恰好遇到王林,王林看到泉州厢军为他挑着大包小包的,遂动问:“孟差遣,这段时间好消遣啊。”

“王御史,我只是买点珍奇东西,怎么御史也要弹劾吗?”孟之祥皮笑肉不笑地道。

“那倒不会。”王林笑眯眯地道:“孟差遣,城里有朱文公的小山丛竹书院,现在官家推崇朱学,不妨去书院参拜一下。”

孟之祥一听就很腻味了,心中直呼御史该死,杀人不见血!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历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总是讲些“诚意正心”、“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大道理,不得宠,被驱出朝廷。

到了今上理宗皇帝时,朱熹已挂,但他的理学咸鱼番生。

由于理学的广泛传播,朱熹的地位更受官方认可,成了上接孔孟和程颢程颐的万世师表。

朱熹一家三代都与泉州颇有渊源,他们都为官讲学传道泉州。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泉州的评价。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主簿,泉州成为他考中进士后首先出仕的地方。此后朱熹常到泉州各地讲学,绍兴二十八年,他在泉州讲学时称泉州为“温陵”。

朱熹年幼时就曾跟随父亲朱松到过泉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于是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为首任石井镇官,工作之余,他常教化百姓,启迪文风。

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邦,与朱熹的教化有着密切关系。《泉州府志》称,朱熹“过化”后,泉州“民风更变”,民间婚丧喜庆悉“遵朱子家礼”。

他在泉州讲学期间,在城内创办小山丛竹书院,亲自讲学授徒。

嘉定四年(1211年),朱熹之子、担任通判的朱在受邀在晋江安海镇西主持筑建石井书院,规制仿州县学宫。朱松讲学的石井书院,是晋江县最早创建且至今犹存遗址的书院,其与小山书院、温陵书院和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四大书院”。

现在王林一说,孟之祥这个太尉,官职大过王林的七品芝麻官,不得不去小山丛竹书院转了一圈!

否则,王林可以弹劾他不崇理学,目无官家!….

王林要是没提到小山丛竹书院,孟之祥可以不用去,他既然提到,孟之祥不能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吞噬星空:从雪鹰体系开始崛起 斗罗:穿越雨浩之星宫主宰 诸天:从笑傲岳不群开始 每日情报:从水蛇到泾河龙王 从吞噬开始成为主神 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遮天:我苍天霸体,传承十凶法 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同时穿越:我在国产区横冲直撞 开局龙象般若功,我靠技能点横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