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雷霆决生死(1/2)
同州以南二百里,六千神机营宿营地。
贾琮这一番话说完,营帐中各军中将校神情各异,心中都生出疑虑担忧。
六千神机营出兵不过两日,竟遇上这等棘手之事,但他们对贾琮的判断,却不会觉得危言耸听。
因这位主将虽出奇年轻,却是大周军中后起之秀,素有天生名将之称。
未过舞象之年,就在辽东崭露头角,运筹帷幄,数战大捷,削平女真三卫,为大周拓地千里。
并因此受封世袭罔替伯爵,可说是最近数年以来,军中最耀眼夺目的人物。
……
虽军武行列,最论资排辈,但军功辉煌,足掩盖一切。
在场的神京营将校,可没愚昧到因贾琮年轻,对他所言所行有半点轻视。
更不用说贾琮做武将,不过是势得其便,当今圣上过于器重,才会让他领军出征。
他正溯官路还在文官,堂堂的前科春闱榜眼,大周立国最年轻的翰林学士。
大周延续前宋风气,立国鼎定近百年,文贵武轻蔚然成风。
文官多轻视武将粗鄙,武将可不敢鄙视文官,至少不敢表露于外。
贾琮不仅是少年名将,文臣一途更光采熠熠,在这些粗鲁武将眼中,那就是文曲星下凡。
文官在许多关键时刻,就可以凭着寥寥数语,决定一个武将的前程,这种事早屡见不鲜。
……
军武之人想要出人头地,无外乎就是要征战立功,这次伐蒙之战能否立功,还不是少年主将一句话。
而且本次伐蒙督师梁成宗,还是贾琮旧日上官,有拔擢提携之情,据说两人私交甚笃。
里头牵扯权势利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你如何勇冠三军,能立下多大功勋战绩,也抵不上上官美言几句。
凡在军营打滚出军职,哪个也不是糊涂笨蛋。
这些武将不管出于何种考虑,都不会搞那些可笑动作,比如轻视贾琮年轻,生出什么忤逆不服。
不说不要脸去逢迎拍马,但是谨守军纪礼数,对主将恭恭敬敬,在贾琮心中混个好脸,那实在是至关重要。
况且贾琮不仅是翰林清贵,还是正经国公武勋嫡传,和他们这些武将根出同脉。
这样身份显赫的少年主将,那个将校不好生混好关系,必定要被一众同僚耻笑,要是倒霉起来都没人帮。
……
副将林振原只听说贾琮威名,当年贾琮从辽东凯旋回京,还是他带五军仪仗军骑迎候。
但此次他随军出征之后,才对贾琮领军之能,有了真实切身体会。
昨日贾琮所命扎营之法,分层戒备蓄势待发之论,皆迥异于常规用兵之道,前人兵法论述从无涉及。
贾琮不仅善研发火器神兵,更善于运作将领火器之兵,对林振来说已再清楚不过。
跟着这样深有韬略的主将出征,不仅能极大减少战败阵亡概率,还能极大提高立功晋升的机遇。
所以林振对贾琮之言,可是半点不敢忽视,问道:“大人的意思,残蒙安达汗另有诡计?”
贾琮说道:“将兵之道皆有常理,主帅牵一发动全身,安达汗领军南下,意图染指大周江山,恢复前元祖业荣光。
如果我是安达汗,如想一战功成,挥军震动天下,唯一战略便是直取神京,其他事不过途径而已。
只有三千守军的遥山驿,对残蒙近十万大军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何必要因此耗费军力。
如果我是安达汗,定会领军绕过遥山驿,大军直取远州、同州,只有打开北三关门户,才能鼎定功成。
不过三千守军的遥山驿,不足以让残蒙腹背受敌,只要率领重兵进攻远州,切断遥山驿与北三关联系。
到时遥山驿便是一座孤城,不攻自破不过指日可待,不战夺势,直取中路,才是兵家常略。
安达汗是草原不世枭雄,一部之力压服漠北各部,朝廷曾经屡次重兵征伐,胜而不绝,祸患难除。
我出征前曾调阅兵部文牍,以往安达汗数次兴兵侵犯,谋略出众,狡诈多变,难以应付。
我都可以想到之事,他难道就会想不到,调集重兵而拘一地,实在不是兵家良谋。
如腹地不出现残蒙游骑,这一切还都能遮掩过去,但是事到如今已现蹊跷。
安达汗调集了数万重兵,与三关守军成胶着之势,只怕是一种假象,他必定另有图!”
……
林振问道:“大人的意思,安达汗胶着遥山驿,只是佯攻牵制我军?”
贾琮点了点头,说道:“残蒙攻破宣府镇,夺取东堽镇军囤,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朝廷已视如大敌。
遥山驿竟能阻挡住残蒙大军,北三关八万大军必不遗余力,持续调集重兵与之相抗衡。
安达汗便能最大限度牵制我军,这等形势下关内出现松懈空虚,不过是内外失衡以至难以避免。
此时他如另派一军,沿着东向山麓密林,昼伏夜行,另辟蹊径,躲过沿途斥候,数日便可直取神京!”
营中将校听了贾琮之言,各自神情悚然,大战刚刚开启,便被直插核心,兵家危亡之势。
……
林振说道:“大人,神京乃大周国都,城高墙深,重兵镇守,即便残蒙偷关数万精锐,也绝无法轻易攻破。”
贾琮说道:“林将军说的没错,神京乃大周国都,自前元便为都城,经营数百年之巨城。
忠靖侯统帅六万五军营精锐,城内皇城数万禁军,各官衙下卫军兵卒,总数接近十万大军。
不是数万精锐能轻易攻陷,但残蒙如兵马偷入关内,他们并不需直接攻打神京。
只要率军四处袭扰,攻打神京周边城镇,截断神京粮道,便能搅动腹地大乱。
神京城共十三余万户,近乎六十余万人口,即便粮草存储丰足,也经不起长久嚼用。
偷入关内的残蒙兵马,只要截断神京粮道,或沿途焚烧入京粮草,神京城内必定生乱。
神京周边四州兵马,大部已调集北三关,正在兵员捉襟见肘,一时之间难以支援神京。
此等袭扰一旦蔓延,便成尾大不掉之势,神京陷入危急之态,北三关守军便首尾失顾。
军心紊乱,战事大忌,伐蒙之战,方才开启,三关大军,便陷颓势,后患无穷。
此后再多精兵良将,都要成了疲于应付,此乃两邦征战大忌,事态恶化不堪设想。
安达汗的确不可小觑,此计颇为老辣狠毒……”
……
林振神情惊异,问道:“大人,为今之势,我军该如何应对。”
贾琮沉声说道:“斥候进入东南一百五十里,如真的发现残蒙大队精锐,六千神机营绝不坐视不理。
我受圣上谕圣任命,统率神机营一军,受督师平远候节制,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一旦斥候确定敌踪,我决意率军回师,全力破除残蒙意图,以免伐蒙大事生出不测。
诸位将校官佐,必要勠力同心,助我戡平此战!”
林振慨然说道:“大人但有所命,我等必定赴汤蹈火,生死以之。”
帐中其他将校皆轰然允诺,贾琮让各军检查行装,随时等他开拔将令。
自己开了革囊,取出文房四宝,准备铺纸拟写。
艾丽上前帮他磨墨,问道:“玉章,这时候怎么还写文章?”
贾琮笑道:“我哪里是要写文章,第三批斥候还未回报,但残蒙精锐偷入关内,已经是确凿无疑之事。
我要事先写一份奏章,向圣上陈述其中利害,还要给忠靖侯写封书信,一旦事发,神京可相机策应。
待会全军便要急行,自然要先行写好,一旦敌情消息确凿,便让斥候急送回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