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国师的职责(2/2)
“混账!混账!!”
当看到这一幕时,李隆基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手指紧捏拳头,气的浑身发颤。
而这七影卫同样如此,他们的剑光层层交织,每一道剑光都似长虹经天,精芒掣电,显然在剑术上都有了极高的造诣。
“既然陛下盛情相邀,那我也却之不恭了。”玉连城这次却没有推辞,微微拱手。
“哈哈哈,玉真人道术修为更甚十倍、百倍于太阴真人,太阴真人可为国师,玉真人如何就担当不得。”玄宗哈哈一笑:“还请玉真人勿要推辞才好。”
结果弄走一个太阴真君,来了个更难搞的玉连城。
玉连城摇了摇头:“所有看似波澜壮阔和刻骨铭心,不过都是百姓的血与泪。如今土地兼并,朝廷腐败,地方军阀拥兵自大……这所谓的极乐之宴,我看也不过是帝国的最后一点余晖。”
玉连城徐徐拢手回袖:“陛下,这就是我的神兵道,威力是可还入眼?”
地面上出现七团影子,从影子中浮出七名身穿黑色劲装,手中拿剑的男子。
“你……”
他先前的一番拱火,便是为了国师之位。
而萼相辉楼的众人,随着玄宗的发怒,都哗啦啦的跪倒在地。不少人听到玉连城大逆不道的话语,更是汗流浃背。
小青、小白紧随其后。
“哈哈哈,玉真人果然神通广大,法力超凡,乃是真正有道真仙。”
而在剑光周围,有一圈圈密密麻麻的符文环绕,剑光每前进一分,符文就多吸收一份天地元气,而后送入剑光之中,让剑光光芒越来越盛。
将最后的‘唯我道’阐述后,玉连城喝了一口酒,忽的一笑:“陛下还真是心胸开阔,无忧无虑啊。”
但金丝雀就是金丝雀,既可以放在秋千上炫耀,也可以在危急的情况下丢弃。
玄宗脸色阴晴不定,在玉连城的注视下,竟让他生出一种战栗感,仿佛稚子幼童面对嗜血猛虎恶兽。
虽说玉连城很强。
“闲云野鹤习惯了,有劳陛下关心了。”玉连城摇了摇头、
在这方世界中,道法威力远胜于武功,但因为道法符箓之类需要时间,所有曾有不少高深炼气士,被习武之人暗算。以至于现在大部分炼气士,都是武、道双修。
“哈哈哈,好,待宴会结束后,就加封玉真人为国师。”
同时,对于玄宗提出的细节,一一予以解答。最后更是微微露了两手,显示出天人般的手段,让所有人引以为仙神。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长生久视,向天再借五百年更吸引人的了。
杨玉环贝齿微咬红唇,美眸中露出凄楚哀愁之色。她和李隆基生活了这么多年,又怎么会不明白李隆基的为人。
一片寂静中,玄宗忽然哈哈一笑道:“不知先生可愿开宗立派,传承修真练气之法,朕可倾力相助。”
嗖嗖嗖……
但玄宗却并不杵他。
光幕里,是狼烟滚滚,烈火撩天,千军万马攻入长安城,李隆基、杨贵妃一行人仓猝逃离。
玉连城淡淡的看着玄宗:“可惜,可惜,陛下依旧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啊。”
杨玉环也听得极为入迷,尤其是在听那‘咫尺道’可乘风逍遥,一念千里,双眸更是熠熠生辉,泛着向往的光彩。对于这只天下最华贵的金丝雀而言,没有什么比自由来的更吸引人了。
国师心中虽然有了猜测,但却不敢发作半分。只因他知道,他也绝非玉连城对手。
“果然……”玉连城心头暗道一声,微微一笑:“我以武入道,如今也不知有几十寒暑,战八方高手,收集各种武功秘法。而后得天书五卷,将自身修为熔于一炉,自创‘归藏九道’。若只以修为而论,抛去外物,可证肉身不朽,寿元千年。至于长生,还远得很。”
玄宗犹自沉浸在玉连城归藏九道的玄妙之中,不解道:“玉国师何出此言?我何德何能,得如此评价?”
当逃至马嵬坡时,李隆基在随行将士的逼迫下,杀死杨国忠,设计害死了杨玉环,最后逃往成都,狼狈不堪。
李隆基脸色阴沉的看着玉连城:“国师,莫要胡言乱语。”
玄宗面色发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得知玉连城可火千年,自是兴奋无比,不厌其烦的询问其中细节,兴致极高,便连一旁的贵妃娘娘的顾不上了。
李隆基终于怒了,猛一拍案,厉叱一声:“七影卫何在。”
但这大唐帝国究竟如何,还得看你自己。若你还不肯做出改变,大概后世之人,对陛下的评价会是‘李隆基是个好皇帝,就是死的晚了些’。我不会干预朝政,你放心吧……”
忽然间,他探出了自己的手掌,竖起手指,刺入剑气海洋之中。
而崩溃剑气海洋,截断十三柄剑的是一柄“剑”。
“喂喂喂,不要群体攻击啊。”玉连城戳了戳小青的脸蛋,被小青一把打掉。
他们看不清容貌,手中的剑都是三尺四寸,碧光闪动,寒气逼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为首一人外,其余六人是双手剑。七个人,就是十三把剑。十三把剑,凌空一闪,就仿佛漫天星光缤纷,亮的让人睁不开眼睛,显然都时神兵利器。
他有大唐王朝的气运加持,有皇道龙气护体。
其余王公大臣、名士文人依旧跪在地上,颤颤巍巍,连呼吸都放缓了,深怕在这时候引起陛下的主意。
玉连城毫不在意的接过酒杯,手指与杨玉环白皙如玉的手指微微接触,一片温润细腻,心中暗道果然是温泉水滑洗凝脂。
沉默,就是他的回答。
玉连城居然面不改色。
“陛下既然请我做国师,我自然是该履行国师的职责。如今,我阐述了归藏九道,还泄露了一丝未来天机,想来也对得起国师身份。
整场谈话云淡风轻,完全没有常人在地王面前的恭敬和拘束。
杨玉环看着大门。
看着玉连城消失的地方。
沉默了很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