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兵权换王爵(1/2)
第509章 兵权换王爵
两人接过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只见封面上面写着《大明皇家海军规划纲要》,二人顿时对视一眼,仅看这名字就知道不简单,鲁锦竟然专门为此编了一本纲要,可见其对海军的重视。
翻开里面第一页是三幅彩绘的旗帜,分别是大明国旗和圣武军军旗,以及海军军旗,海军旗为红底,下面是蓝白相间的海水波涛纹,上面是一个黄色的舵轮,舵轮正中间是一颗金星,再往下则是文字描述的具体编制方式。
海军为圣武军下的独立军种,设海军总司令部,级别为方面军级,主官为海军总司令和总训导官,两人都是元帅军衔,总司令下面还有副总司令若干。
海军总参谋长,主管训练和战役规划,以及海军军校,大将军衔;
海军副总司令,主管基地建设运维一人,大将军衔;
海军副总司令,主管舰船装备规划和建设一人,大将军衔;
以上是海军总部的领导班子,下面还设有三大舰队,分别是北海舰队,负责对马海峡以北海域;东海舰队,负责广州以北海域;南海舰队,负责广州至马六甲的南洋海域。
各舰队设舰队总司令部,级别为集团军级,主官为舰队司令,和舰队总训导官,两人都是大将军衔,其他的还有几个副官,与总部类似。
舰队再往下,则是分舰队,也就是鲁锦说的支队,每个支队装备‘三等’以上战舰十艘左右,支队为正军级,主官为上将军衔,每个大舰队至少下辖基地和分舰队三到五个不等,最多不超过十个。
也就是说每个大舰队至少要有三十到五十条主力战列舰,最多一百艘,三大舰队加起来就是100到150,最多300条战列舰。
这个数量多吗?当然不算少,和历史上的英国皇家海军差不多,英国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时期,可是拥有175条风帆战列舰的,且这个数字只计算74炮战列舰以上的船只,更小的根本不计入统计。
到1815年的战后和平时期,英国只保留了99艘战列舰,毕竟带英打完仗就立刻裁军也算老传统了,100艘左右也差不多是带英这个体量的国家,日常运营能撑得住的数量,战时需要可以临时暴兵。
两人一开始看这些编制和舰船数量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按照鲁锦的这个规划,整个海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一百多条船而已,最多三百条顶天了。
而现在光是圣武军那三个水师团,就有船只数千艘,哪怕不计算桑世杰和缪友珍麾下的内河战船,只计算白广泰率领的那些海船,也足足有数百艘,远比鲁锦规划的一百多条船多得多,这么一看,好像改组后的海军也就那样。
但当他们翻开下一页,看到所谓的五等舰划分时,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只见上面写着,一等主力旗舰,含三层贯通火炮甲板,装备长炮100门以上,载员600到800人,用行省名命名;
二等舰两层贯通火炮甲板,载炮九十门以上,用行省名命名;
三等舰两层火炮甲板,载炮七十门以上,用府名命名;
四等舰两层火炮甲板,载炮52门的快速巡航舰,用县命名;
五等舰,至少一层火炮甲板,载炮40门以下,用于侦察和送信的斥候舰,用镇名命名。
补给舰用湖泊名,登陆人员运输舰,用山岳名
二人看完再次对视一眼,心中大致粗略计算了一下,顿时直呼好家伙。
夏煜见状当即道,“陛下,若按这个编制,每个分舰队都有十艘左右的三等以上战舰,就按十艘来算,那岂不是说只一个分舰队,就有七百多,甚至近千门重炮?
“一个大舰队下辖三到五个分舰队,那这一个大舰队就有三四千门重炮?整个海军,所有船加起来,重炮数量岂不是超过一万门???”
当夏煜自己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这还只是按照最低标准的一百多艘船算的,如果三百艘呢?那岂不是要两万门重炮?这感觉也太离谱了。
现在的圣武军只有八个禁卫师,也就是八个炮团,每个炮团64门炮,全加起来也不过512门火炮,就已经能压着各路元军和军阀打了,可即便如此,全军的火炮加起来,还不够海军一个支队的一半,这海军得有多逆天
鲁锦闻言却跟没事人一样不在意道,“对啊,一万门炮很多吗?就这你还没算海军各基地的岸防炮数量呢,像是一些重要的港口和海路要冲之处,将来还要设立岸防炮基地,用于防备可能的敌国海军袭击,当然如果能在外海就将敌军解决掉那就更好了。”
“可是,可是就按每艘船700人计算,这海军全加起来也至少有七万人了,再加上那么多火炮,这军费恐怕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而且这么多火炮,朝廷除了倭寇要防备之外,在海上还有什么敌人需要这么多炮来防备?”夏煜还是十分不解的问道。
鲁锦闻言当即反问道,“那好,就算只防备倭寇,如果让你来制定一个防备倭寇袭扰的方案,你准备用什么办法?需要多少兵力和物资钱粮?”
“这”
不等夏煜说完,鲁锦就再次提醒道,“而且你别忘了,倭寇的袭扰范围,从最北边的辽东沿海,一直到琼州府,都在倭寇的攻击范围之内,这万里海疆,你准备怎么防?难不成沿着海岸线修一条万里长城?”
“.”夏煜闻言顿时就沉默了,沿着海岸修长城那肯定是只有傻子才会干的事,但如果在沿海各地设海防部队,每支部队再配几条巡逻船,这样倒是可行。
可问题是,中国沿海那么长,如果处处都要设岸防部队和巡逻船只,那又需要多少兵力和船只呢?真的会比鲁锦规划的海军更便宜吗?
在原历史上,朱元璋就是那么搞的,他在沿海设立了二十万人的备倭卫,每个百户所配一条小巡逻船,然而有个屁用,空耗钱粮,该防不住还是防不住。
就在这时,包毓主动接话道,“兵法有云,处处皆备等于处处无备,这是陛下前几天才说过的话,与其在万里海疆处处设防,不如组建一支能深入大洋的精锐,到敌人的家门口盯着。
“只要敌人一出家门,咱们就一棒子将他打倒,这样只需要一个人就能盯住仇家,远比让全家人都守着自家院墙要好,那样的话,自己家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民间也有句谚语,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陛下的那本速成兵法中也写过,要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与其处处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打到敌人家门口,让敌人防着我们,这样只需用很少的一部分力量,就能牵制更多的敌人。
“所以我支持陛下组建海军的想法,至于军费,又不是一下子就把钱全掏出来,就算全掏出来,造船造炮也需要不短的时间,熟练的炮兵和精通航海的人才也需要培养,咱们可以一年造几艘,三年造一个分舰队,十年建成一个大舰队,积少成多,慢慢攒呗。”
啪啪啪——
鲁锦闻言当即击掌赞道,“包毓说的不错,其实造海军远比守沿海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你守沿海只能被动防御,倭寇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但造海军主动出击就不一样了。
“多的不说,这三大舰队只要能先建成一个,朕就有把握把整个倭国灭了!还防什么防?
“而且海军是可以深入远海的力量,并不是说打完倭国就不需要海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