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烟花三月渡大江(中)(2/2)
“嘭~嘭嘭~咯吱~”巨大的碰撞声夹杂着渗人的船只解体声,两艘船都出现巨大的窟窿,挣扎了一小会儿后双双沉没。
卫军水师大溃,西日莫在游击邹君升的拼死保护下逃回瓜洲,清点人马,两万将士仅剩七千多,战船也仅余百艘,不敢再渡,只敢沿江滩防守。刚撤回瓜洲便接到秦王军令,命其将兵马交给部将指挥,火速赶往板子矶指挥骑兵。
江宁城至大胜关段航道上也爆发激战。卫徐州总兵刘朝辅率两万水师由江浦强渡江宁,靖南藩世子耿精忠率两万水师迎战。
见福建水师战船体型致大,刘朝辅用参将田绍之计多备小船发起火攻。耿精忠一时不察,麾下战船被烧了二十余艘。恼恨之余,率部下与吴军死战。
酣战正浓,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又派江宁总兵惠占春率战船两百余艘、将弁万余增援。刘朝辅见敌人势大,不敢恋战,率部下返回江浦港。
北兵欲南下,大江南岸处处风声鹤唳,安徽太平府当涂知县葛元福算是触了大霉头。
当涂县乃太平府治所在,太池兵备道、太平知府均驻于此。为加强沿江防御,郎总督最近紧急拔擢副将拜他喇治为徽宁池总兵接替在安庆阵亡的周贵,又任督标副将刘承荫为太平镇总兵,负责太平府一线的江防。这位刘总镇可是个猛人,当年海逆兴师犯江宁,他只是个游击便敢带着五百兵突袭海逆大营,立下大功。听闻刘总镇来也,太平府人心稍安。
自从接到郎总督加强江防的军令,太池兵备道陈暄、太平知府胡季瀛等上官便忙活开来,这个命葛元福征发民伕,那个命葛元福募集钱粮,一会儿让修缮城池,一会儿又让加固江防。陈道台是个知兵的,命葛元福组织民伕将十二门大炮抬上采石矶翠螺山。抬炮上山可是个苦活,费了好大劲终于完成上官布置的任务,谁知又来了刘总镇!
猛将刘承荫一到当涂便视察太平府沿岸江防,要求将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城墙加高三尺,沿江的壕沟拓宽挖深,多布铁蒺藜等物,这还不算,又嫌翠螺山上的炮台大炮数量太少,严令由十二门增加到三十六门。可怜葛元福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完成刘总镇的军令。可刘总镇又看上了翠螺山上的谪仙楼,下令将此楼作为自己的帅帐所在,一帮军汉随即在谪仙楼附近构筑起工事。
消息传开,葛元福顿感五内俱焚!他好诗词,一生最敬重诗仙李白。太白先生死于当涂、埋骨于翠螺山下。当涂百姓敬重这位诗仙,给他安排了个浪漫的死法:太白先生荡舟在江上饮酒赋诗,醉酒后跳入水中捉月而亡。明时,工部右侍郎周忱命人在采石翠螺山上建谪仙楼,肖太白像于其上。顺治十四年春,谪仙楼失火被焚。葛元福当上当涂知县后向太平知府胡季瀛请求,重建了谪仙楼。此事一直被葛知县视为自己的最大政绩,如今刘总镇竟将中军大帐置于谪仙楼上,倘毁于战火,一腔心血岂不是付之东流?
不行!谪仙楼是当涂百姓的圣地,绝不容武夫亵渎!葛元福想找刘承荫诉说民意,却压根连刘总镇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守营的大兵赶了出去。真正是知县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没奈何,只得前往知府衙门想请太平知府胡季瀛出面求情。
守门的衙役是个相熟的,见是他,笑脸相迎,“您可是想求见府尊?却是不巧,府尊不在衙中”。
“劳烦告知府尊去了何处?”葛元福急切地问。
“陈道台欲与刘总镇商量江防之事,府尊陪陈道台去了翠螺山大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