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十不存一,接踵而至(1/2)
第891章 十不存一,接踵而至
夜色如墨,缓缓地笼罩了辽阳城。
白日里的喧嚣与纷争渐渐隐匿黑暗,都司衙门内的压抑气氛却愈发浓重。
库房中,烛火摇曳,昏黄光线在墙壁上跳动,
映照着众人阴沉的脸色。
潘敬站在那一堆仅剩的银子前,
双手紧握成拳,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他猛地转身,对着身旁的库房管事怒吼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变成如今这般局面?
那些屯田卫,平日里好吃好喝供着他们,关键时刻却如此不顾大局!”
管事被吓得浑身一哆嗦,双腿发软,差点跪倒在地,结结巴巴地说道:
“大大人,屯田卫那边说,
他们听闻衙门有钱却不肯发军饷,担心拖到最后又拿不到钱,
所以才会如此急切,甚至聚众闹事.”
“一派胡言!”
潘敬气得一脚踢在一旁的箱子上,箱子摇晃了几下,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煽动,故意破坏修路之事!”
臧圣杰老太爷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去,安慰道:
“潘大人,莫要如此动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如今事情已然如此,再发怒无益。”
刘彦辰也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这十万两银子完,都司所欠的钱财就寥寥无几了,也并非一件坏事。
眼下还有一万多两银子,初期谋划定然是够了,
等过些日子,风波过去,
再找城中大户商议商议,都司再借一些,相信他们乐意与都司改善关系。”
潘敬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可脸上怒色依旧难以掩饰。
他看向陆云逸,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
“陆大人,你看到了吧,这些人就没想咱们好过!”
陆云逸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潘大人,今日之事,确实出乎意料。
背后之人手段高明,利用了屯田卫对军饷的担忧,煽动他们闹事。
虽然剩下的钱财不多,但并非毫无办法,
修路是一件大工程,只要上下达成共识,没有钱也能修,
不过就是多举一些债罢了。
其中的沙石、石灰,还有一应器具,这些都可以欠账,辽东有的是矿石,可以慢慢还。”
潘敬听了,眉头微微舒展,
但很快又皱了起来,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
“陆大人啊,让你看笑话了。”
“这等浩大工程向来都是争议颇多,
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很正常,潘大人不必气馁。
都司一众大族虽然也跟着起哄,但他们的目光并不短浅,
相反,他们会以家族利益为重。
都司只要抓住了他们切身利害,自然会向潘大人靠拢。”
此话一出,臧圣杰脸色微变,看了一眼刘彦辰,心中无声自语:
“这么一个能人,怎么就被他捡着了,真是怪哉,我臧氏何时能出这么一个人。”
刘彦辰对陆云逸处事不惊、冷静分析的能力十分满意,
虽然脸上凝重,但心中已经笑开了。
对于他们这些家族来说,
利益与传承最为重要,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甚至,在刘彦辰看来,若不是三个后辈无法掌控家族,事情根本不会闹得这么大,周鹗不会有机可乘。
尽管陆云逸已经尽可能地开导安慰,潘敬的情绪还是十分低沉。
他看着空空如也的木箱,唉声叹气
“上次本官的命差点丢了,这次衙门的脸也丢了,
做官做成这般模样,可谓笑话。”
恍惚间,潘敬居然生出了一丝后悔来辽东的想法,
觉得在京中做一个指挥同知也极好。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潘敬就打了个哆嗦,将其狠狠掐断!
敌人要的就是他离开都司,他偏偏不能离开!
反而要努力留在这里,
要不然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深吸了一口气,潘敬重新振作,看向在场众人:
“今日之事多谢各位相助了,
天色已晚,本官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各自归去吧。”
潘敬看向门口守卫,吩咐道:
“替本官送送两位太爷,再送送几位大人。”
“是!”
一众大人走后,潘敬拖着疲惫身子回到衙房,又恢复了萎靡。
他刚刚在椅子坐下,就听亲卫来报:
“大人,京中来的郁大人、成大人求见。”
听到这话,潘敬没有丝毫力气,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他双手撑住身子,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
“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亲卫领着两人走进衙房。
郁新走在前头,四十多岁的年纪,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一股历经官场磨砺的沉稳与锐利。
他身着青色官服,步伐沉稳有力,
成俊跟在郁新身后,
身为豹涛卫千户,他身姿挺拔,孔武有力,
身着黑色劲装,腰间长刀的装饰在烛火下隐隐闪烁着寒光。
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与不悦。
毕竟银子出了问题,他也有护送不力之嫌。
潘敬强打起精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深夜前来,所为何事啊?”
郁新脸色阴沉,目光直直地盯着潘敬,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
“潘大人,我等护送十万两修路银子前来,
本是满心期待这修路大事能顺利推进,为辽东百姓谋福祉。
可如今倒好,银子才到都司没几天,
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九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大人,您今日必须给本官一个解释,否则我等回京无法交代!”
潘敬被这番质问说得有些尴尬,脸上露出无奈,长叹一口气道:
“郁大人,此事说来话长啊,先坐先坐。”
“今日都司衙门的确发生了一些事情,本官也无法预料。”
郁新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潘大人,就算有商贾闹事,
难道就能把朝廷拨付的修路银子拿去还债?
修路之事乃是朝廷钦定的国策,怎能如此儿戏!
若是因此耽误了修路进度,这责任潘大人你担得起吗?”
潘敬苦笑着摇摇头,说道:
“郁大人,本官又何尝不知这其中利害关系。
可当时局面已经失控,
若不拿出银子安抚那些闹事百姓和商贾,恐怕会引发更大动荡,
到时候不仅修路无法进行,整个辽阳城都会陷入混乱。”
郁新发出一声叹息,语气放缓了一些:
“潘大人,就算要安抚百姓,也不该动用修路的专项银子。
都司衙门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潘敬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郁大人,本官也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啊。
如今本官也在想办法弥补,已经派人去与其他大户商议,
看看能否再借一些银子,先维持修路的初期进展。”
郁新眼神中透露出怀疑:
“潘大人,依下官来看,经过今日这一闹,
他们恐怕对都司衙门产生了极大怀疑,谁还敢把钱借给都司?
万一这钱又像这十万两一样,
莫名其妙地没了,他们找谁哭去?”
潘敬被说得哑口无言,脸上露出沮丧。
“本官也知道此事棘手,可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又能如何呢?
只希望后面能慢慢想办法,将这局面扭转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