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十不存一,接踵而至(2/2)
郁新看着潘敬这副模样,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
“潘大人,如今说这些都已经晚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想办法解决银子问题,确保修路之事能够继续进行。
否则,我们回去无法向朝廷交代,
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潘大人你担待得起,我们二人也脱不了干系啊!”
潘敬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二位大人放心,本官既然肩负修路重任,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你们二位在都司多待一段时间,暂时不着急回京城,
等都司筹到银子,道路正常修缮后,你们再走。
到时候还望二位大人在朝廷面前,能为本官美言几句,
说明此地的艰难处境,让朝廷能再拨付一些银子下来,以做备用。”
郁新看着潘敬,微微点了点头:
“潘大人,若是能尽快将这局面扭转过来,确保修路之事不受太大影响,
下官自然会在朝廷面前为你说话。
但若修路之事陷入停滞,那本官也爱莫能助了。”
潘敬连忙拱手说道:
“多谢两位大人,本官一定尽快解决银子问题。”
郁新和成俊对视一眼,然后郁新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辽东等一等,希望潘大人不让我们失望。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就不打扰潘大人休息了,先行告辞。”
说罢,郁新和成俊拱手告辞。
潘敬亲自将二人送到衙房门口。
看着二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这才转身回到屋内,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疲惫与愤恨,破口大骂:
“他妈的!”
“诸事不顺,什么人都能骑到本官头上拉屎!”
天色愈发漆黑,整个辽阳城一片死寂,
这里没有大宁城的欣欣向荣,也没有应天城的热闹非凡,
只是一座屹立在大地上的黑色巨物!
临近子时,周鹗处理完衙门诸事,回到府邸,
刚刚坐下,还没开始歇息,管事就迎了上来,压低声音道:
“老爷,今日作乱那些人查清楚跟脚了。”
周鹗眼睛一竖,转头看向管事:
“谁的人?”
“闹事的几人在前些年都是丰宁商行的人。”
“什么?”周鹗眼睛一瞪,眼中闪过愕然,
“没搞错?”
“老爷,万万不会错,三年前丰宁商行贱卖了几家店铺,理由是经营不善,
这些商铺被温氏、李氏、林氏还有臧氏接手,
很快就扭亏为盈,开始赚钱。
在那段时间,有很多人讥讽刘氏老大不会经商,他还当众发怒过。”
周鹗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荒谬:
“这么说来,小瞧他了?”
管事重重点了点头:
“大人,小人还查明,闹事的几人家中与丰宁商行依旧来往密切,
一些生意都是从丰宁商行的秘密渠道送到他们手里,价格要低廉许多,
小人觉得这就是在送钱。”
周鹗面露恍然,听到这个消息,
他心中再也没有任何疑惑,这些人就是刘氏老大的棋子!
安插在其余四家中的棋子!
只是,随之而来的疑惑让周鹗想不明白。
“那他为什么要挑动今日之事?
刘氏可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修路,人家姑爷都在那呢。”
不过,周鹗很快就想明白了。
“不对.现在的刘氏还是刘老太爷掌控,刘家老大说了不算
这么说来,他们父子二人意见不合?”
管事一喜,旋即露出笑容:
“大人英明,您还记得前些日子送来的刘子贤吗?”
“刘思镇的儿子?”
“对对对,就是他,在京中犯了事,被流放到辽东,小人几经打探,发现他犯的事居然是走私,根本不是什么文书上所写的贪墨钱粮。”
“走私?”周鹗眼睛瞪大:
“刘思礼帮他脱的罪?”
管事想了想,说道:
“从打探的消息来看,刘大人与陆大人当时都出手帮忙了,要不然他也无法安稳回到辽东。
但刘思镇应当是很不满意,
因为刘子贤落下了病根,
现在卧病在床,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还是两说,他们有些恩怨也是理所应当。”
“所以刘思镇想要破坏修路一事,从而让陆云逸的目的无法达成?”周鹗若有所思。
“或许.刘思镇还可以趁机夺下家中一些权势,增加一些话语权,
毕竟刘老太爷年岁大了,其他几家都已经换了掌事人,刘氏却一直没有换。”
管家在一旁小声提醒。
“哎,有理!臧氏与刘氏两位老太爷迟迟不走,
年轻人想要上位再正常不过了.
或许,咱们可以照猫画虎,看看臧氏有没有人想要上位!”
周鹗越想越是激动,若是城中五大家族都站在他这边,再加上他的权势,
那潘敬也不足为惧,迟早要滚蛋!
“这样,明日一早,你去帮我请刘宏中到府上,我要与他谈谈!”
管家莞尔一笑,微微躬身:
“是,老爷。”
翌日清晨,刘思镇从睡梦中醒来,看了看窗外还黝黑的天色,迷迷糊糊发问:
“什么时辰了。”
“大爷,马上晨时了,要起来吗?”
“嗯拿杯水。”
刘思镇被侍者扶了起来,接过了递过来的水,将其一饮而尽。
昨日子时后才睡,才睡了不过三个时辰,这让他脑袋昏沉,
不过他还是强行打起精神,起床洗漱,穿上了整齐锦袍,准备用过早饭后去商行。
这时,侍者悄悄凑了上来,压低声音道:
“大爷,商行送来一封信件,说是周大人请您过去一叙。”
刚下毛巾的刘思镇眉头一皱:
“周鹗?他找我干什么?”
他接过信件当即拆开,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难看,
信件也因为手掌用力而变得褶皱!
“我知道了。”
刘思镇拿着信件,将它放在烛火上,
看着火焰渐渐将上面字迹吞没,眼中透着其中复杂。
“此事周鹗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衙门在我身边有眼线?”
正当他思绪之时,
一位身形苍老的管事慢悠悠地走进后堂,躬身一拜:
“大少爷,老爷请您去膳堂用饭。”
“今日不去了,商行中有事。”刘思镇头也没回地应道。
“大少爷,您还是去一趟吧,老爷有事要与您交代。”
刘思镇回头,侧着身子看向管事,轻轻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不多时,刘思镇穿戴整齐,来到了膳堂!
刘彦辰坐在桌旁,正在小口抿着一碗小米粥,
桌上放着一些小菜,看着清淡可口。
见到父亲,刘思镇脚步略有放缓,
明显感觉到屋中气氛有些不对,居然没有家中小辈
而且,侍者也不见一个,只有一个老仆默默站在旁边。
“坐啊,站着干什么?”
刘彦辰瞥了他一眼,指了指旁边座位。
刘思镇走过去,慢慢坐了下来,
还不等他端起碗盛粥,父亲的话就让他身子一抖。
“昨日衙门口发生了哗变,你没参与其中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