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形式一片大好(1/2)
第623章 形式一片大好
第一天,四倍利润的纸面富贵,让因为内幕消息介入的众多势力都有些兴奋。
但是比较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样的纸面富贵没有对手盘是很难变现的。
因为十五贯宝钞兑换一文钱的价格,并没有得到社会公允。
当他们售卖时,一旦没有人接盘,那么宝钞的价格很可能会在没什么成交的情况下,再次轻松砸到六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
云不闲在了解到市价变化后,跑来找裴元询问,要不要提前利用那些佛寺再廉价收购一批宝钞。
裴元自己的那些钱庄还需要训练人手,但是遍布京城的那些寺庙,却都有着成熟的放贷渠道。
现在有便宜的宝钞可以买,何必等到五贯钱一文的时候,再次拿白的银子去承接。
裴元却摇头道,“不闲啊。你把钱都赚走了,谁还来陪你玩?”
“现在是培育市场的时候,只有获利盘大量涌现,让宝钞在较高的价格充分换手,其他人才会相信自己高价买来的宝钞还能高价卖掉。”
“有了这样的广泛认同,那时候宝钞才能形成一个新的公允价格。”
“如今天子入场想要搭东风赚上一笔,陆訚和张锐手下那些办事的也不傻,也会想要跟风赚上一笔。”
“前期有天子这个买盘托底,价格应该能够维持住。毕竟,真要是势头不妙,张锐这些经手的,完全可以趁着价格还高的时候,把手中的宝钞,转嫁给内承运库。”
云不闲听了举一反三道,“这不就和我们手中的基金有些相似了?”
只不过裴元是前期高价套现给了大和尚们,张锐等人可以有恃无恐的利用天子的白银抬价,拉高宝钞的价格,然后方便他们自己的宝钞卖出高价。
裴元对云不闲的领悟不做点评,又说道,“除此之外,推动司钥库上书的那些幕后势力,也肯定会乐意看到宝钞的价格上涨。涨得越多,他们提前准备的宝钞,才能在更高的价位套现。”
云不闲大致明白裴元的思路了,整体来说就是静观其变四个字。
不过裴元也开了个口子,“等你把钱庄的那些抄经僧训练好了,可以先试着买卖一点。不求有什么溢价,能活跃交易就好,顺便也让他们尽快熟悉整件事的过程。”
云不闲闻言,心中大致有了谱,很快便去忙碌。
另一个密切关心行情变化的,无疑就是当今天子朱厚照了。
在出手抄底宝钞之后,朱厚照今天一直在让人紧密的关注行情。
散朝之后,朱厚照还便衣出宫,亲自去各个钱庄询价。
晚上的时候,朱厚照迫不及待的招来了两大得力手下,向他们询问抄底的事情。
结果自然是形式一片大好,按照两人的回报,今天他们动手之后,宝钞的价格也跟随波动。
最低价买的部分宝钞已经有了四倍收益。
朱厚照闻言欢喜,连忙说道,“已经四倍收益了吗?要不就直接卖了吧,先赚到再说。”
陆訚和张锐闻言,都有些尴尬道,“陛下,因为宝钞交易已经停了两年多,各个钱庄存量都不多,整体成交比较寡淡。”
“我们两人手中,只买了几百两的大明宝钞,而且价格也都偏高一些。想要大量购入宝钞,只能看稍后几天,等那些钱庄充分供货后才有希望。”
这倒不是说两人忙活这一天,就搞出来这么点钱。
主要是便宜的宝钞都被他们自己和手下人偷偷吃进了,稍贵一些的才留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想了想当初严爱卿给他说的几个时间节点,对此倒也能够理解。
“这样啊,那就再等等看。”
陆訚手中已经有着巨量的宝钞,而且这些宝钞还被裴元在成本位置进行保价了。
他对此自然是稳坐钓鱼台,完全不必担忧。
张锐回去之后,就和张雄再次密议。
他们兄弟两人的八百两银子,已经在第一天用来快乐的吃货了。
张锐对张雄说道,“今天听陛下的意思,觉得当前的收益已经不少。要是后续宝钞大量入京,一旦陛下动摇,只怕这个价格也稳不住。”
张雄也对张锐的看法很是赞同,“那兄长明天先把价格打在十五贯兑换一文之上,等咱们自己的卖了,就没必要管别人的死活了。”
第二日一早,宝钞的买卖明显变得活跃起来。
陆訚和张锐都收购了不少宝钞,只是张雄去钱庄兑换时,各处钱庄要么不肯收,要么只肯给出一个极低的价格。
张雄索性就直接把手里的这笔货出给了天子。
因为并非所有宝钞都是在最低点买的,两兄弟的这笔钱,总共赚到了两千六百多两。
张雄找钱庄出货受阻的事情,也在东厂几位大珰间传开了。
他们纷纷趁着内承运库的银子在持续进场拉抬价格的时候,将手中的宝钞进行出货。
张忠和尹生得到暗线的回报,也赶紧去向陆訚请教。
他们手中的宝钞要不要赶紧出货。
陆訚对天子的意图判断不准,但是裴元可是许诺给他,会在“五贯宝钞兑换一文”的位置为他保底。
以裴千户素来不吃亏的性格,宝钞价格最后的落点,很可能会在保价线以上。
陆訚便劝张忠和尹生不要急于套利,不妨先等等看。
至于两人能听进多少,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第二日晚上,朱厚照依旧召集了两人问话。
陆訚和张锐连忙对朱厚照说起今日的收获,他们已经秘密吸收了多达七千多两银子的宝钞。
朱厚照闻言,索要了账目。
见今日成交的大多数价格都是在“十五贯兑换一文”左右,他不由皱紧了眉头。
这个价格虽然和他让人查探到的价格相符,但是这样一来就算第一天买了些低价的宝钞,但是因为数量过少,被今天的大量“十五贯”宝钞一摊平,好像也没什么成本优势了。
朱厚照向陆訚问道,“正德五年宝钞停用的时候,价格几何?”
陆訚在裴元提出想法的时候,早就做过功课了,闻言便道,“正德五年的时候,抵税的官方定价是两文钱兑换一贯宝钞。”
朱厚照听了轻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