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9章 于有光的笔记(1/2)
翻到的地方夹着几张照片。
出于本能的反应,我就将照片先拿了起来。
这些都是七寸规格的照片,应该是用像素比较高的相机照的,冲洗的效果相当不错。
第一张是一副岩画,看光线效果,好像是在什么岩洞里照的。
岩画都是些非常简单的白色线条,应该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岩画,只能看出个大概的意思。画上有两个人,一人站立,一人跪着。
站着的那个人头部多出了一个东西,很像是一个装饰物,看比例不是很大。只见,他左手竖立在胸前的位置,右手持一根类似棍子一样的细长之物,身体部分画了好些类似羽毛一样的东西,很像一个正在做法的巫师,此刻看来他像是在冥想念咒之类的感觉。
另一人是双膝跪地,头低垂,双手高举着一个类似于椭圆形的长条状的物体。
而自站着那人头顶的装饰物上到跪着那人手上那个物体之间斜画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往站立那人的后上方一直延伸,直线的终端是一个圆圈。
看样子,这东西很可能是从墓里头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别人家里埋着的。我皱了皱眉,作为一个编外人员,怎么可能会拍到这些东西,最后还得到了它?!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很明显,他这里说的就是我刚才看过的那两张照片里的东西了。不过,那么一块破石头就叫女娲补天之石,就有些无厘头了!
由于没看出什么内容,于友光有些失望之余,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在那个地方四处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距离那石堆不到四十米的一条山沟里发现了异常。
第一张的抬头写着:《关于人类起源的新看法》,估计这就是于友光他父亲所说的论文了!
其实,这么多年来,他这种做法也并未真正发现过什么东西,那次也不例外。
照片已经没有了,只好先放一边了,我又拿起了那个笔记本。
中午时分,他经过一处山脚,忽然内急,看左右没人,就跑到一处堆着石头的地方去方便。
但很快我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看到了第四张照片。
发现经过:另附
发现经过:另附。
描述:石盘直径9.78公分,厚0.23公分,内孔孔径3.2公分,重0.038千克,黄褐色,质地不明,加工精度极高,不似古代工艺品,见照片。
于是,他加大了清理速度,很快,青石砖周围就被清理干净了,但同时,他发现了更多的青石砖的边角。这让于友光非常兴奋,他干得更加起劲儿了。因为这里离村子较远,再加上村里本来就没几个人,所以他在这里忙活根本就没人会关心。
10月3日,多云。
发现物:不明石盘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本来还是漫不经心地,等我看到这第二张照片时,不由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照片里的东西分明就是于友光藏在盆里的那块‘伏羲之爻’!
又翻了几页,便看到了另一个我想看到的内容:
我对考古学一直不感兴趣,而且在这方面是几乎文盲,所以看了几行以后就没心思再往下看了,继续无聊地往后一张一张翻。
两个小时后,于友光终于清理出了一大片的区域,足有四五个平方,同时,周边好像也没了那种青石砖。他知道,这里应该是一个类似于窖藏的储物地穴!中国古人历来就有窖藏的习惯,通常以钱物和金银器、瓷器等贵重珍藏物品居多。看样子,他今天应该会有很大的收获。
从照片上看,还是刚刚被发掘出来的那一刻,爻片是在一个盒子里,看盒子的外侧面还粘着一些泥土,爻片是用一块红色的类似于锦的东西包裹住的,估计拍照的时候才打开了。
但直到我将整个笔记本翻完了,却再没发现我感兴趣的内容了。除了那张‘伏羲之爻’的照片外,我几乎没有任何发现,心里不由就有些失落!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沟,斜靠着山体,里面到处都是荆棘和一些小灌木丛,以前应该是用来引水用的沟渠,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给荒废了。于友光本来还没发现什么,他是被沟里的一块青砖给吸引了注意力。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那青砖不是近代的产物,而是宋代常见的那种青石砖。
在夹照片的地方,我很快就看到了这么一段记载:
后面又是一堆其他乱七八糟我看不明白的描述,大部分都是专业词语,我也懒得再看,用手机拍下了这部分内容。
想了一会,我又拿起了第三张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