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归义非唐 > 第529章 战火在即

第529章 战火在即(2/2)

目录
好书推荐: 高冷校草是篮神 贷款武圣 无限之精彩人生 哥布林重度依赖 霍格沃茨之巫师永生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tfboys之情定四叶草 鬼外婆之乡村有鬼 快穿之拯救男配计划

半个时辰后,将领令旗兵停止挥旗,海上的战船们才先后停止炮击。

一刻钟后,确定安全的将领看向裴颋,笑着说道:“还请裴大使移步。”

裴颋已经猜到了接下来要前往何处,但他仍旧佯装不知的被将领带出了城,带到了城北数百步外的那座石堡处。

只见沙滩上散落大量拳头大小的石质圆球,而那座石砌而成的石堡,此刻却已经被打得破破烂烂,不成样子。

哪怕还能修补后继续坚守,但这般威力,还是忍不住让裴颋担心起来。

渤海国内可没有几座能经得住刚才那般攻势的城池,即便有也都是高句丽遗留的那些山城。

哪怕是心中早已波涛汹涌,可裴颋依旧面色如常:“若只是如此,某恐怕是高看天军了。”

“呵呵……”将领也不揭穿,只是示意道:“还请裴大使后撤。”

裴颋见状带着两名副使,与将领后撤数百步。

不等他们回头,身后便有猛烈的雷鸣传出,紧接着便是强风从背后席卷而来。

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他们待在原地十余个呼吸后才敢缓缓睁开眼睛,但当他们向后看去,原本的石堡已经彻底垮塌。

这般景象令裴颋心中不断抽搐,两名副使更是面露惊恐。

“朝廷还有许多手段,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想来裴大使也有话要与麾下交谈,某先送裴大使返回驿站,再由裴大使决定接下来何去何从吧。”

将领不等裴颋等人开口,便为他们安排了接下来的去向。

他们被安排前往了驿馆,而两名副使在抵达驿馆后,便将汉军的手段都说了出来。

一时间,驿馆内的气氛凝重,原本还嘲讽大汉的那些官员更是面如死灰。

哪怕如裴颋这般心性坚韧者,也不免在屋内休息了两个时辰,直到入夜才唤来两名副使。

烛火下,裴颋看着垂头丧气的两名副使,沉吟片刻后方才开口道:

“某率使团继续前往洛阳,汝二人立刻返回上京城,将今日所见所闻尽皆告诉陛下。”

“某尽力说服洪武皇帝,若是事不可为,便只能加筑城池,坚守辽东了。”

他话音落下,其中一人便忍不住道:“守得住吗?”

“今日那石堡之坚固如何,某等也都看到了,便是那般坚固的石堡都无法阻挡,更别提其他手段了。”

“修筑石城所耗不小,而辽东不过二十余万百姓,以其修筑石堡,何其缓慢?”

“恐怕不等各处要隘的石堡修好,大汉的天军便攻破玄菟城了。”

他的话令眼前烛火不断飘零,裴颋冷眼道:“终归要试试。”

“可……”副使还想反驳,裴颋却起身道:“某才是大使!”

见他以身份压人,两名副使只能以沉默应对。

“下去吧,明日汝二人返回上京,将此事尽皆告诉陛下。”

他开始送客,两名副使见状也只能不甘起身,走出屋子后将门合上。

听着二人脚步声走远,裴颋深吸了口气,只能将希望寄于自己身上。

半刻钟后,屋内烛火熄灭,但黑夜里却不知多少人辗转难眠。

翌日,裴颋按照事前说好的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一路西进。

由登州前往洛阳,路程一千四百余里,而前往上京则一千七百余里。

耿明并未阻拦裴颋,反而是派兵护送他们一路西进。

只是随着裴颋乘车西进,大汉在河南道的民生也如画卷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与三年前乃至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原百姓简直恍若隔世。

临近武牢关前,官道不远处便有村庄炊烟袅袅,隔着老远便能见到几个孩童在村口追逐嬉戏。

便是这普普通通的村庄四周都有不少土壑沟渠,更有十几口水井分散在数百亩耕地四周。

麦子已经收割,村内由畜力驱动的磨坊排着队伍,而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水井、河渠、磨坊,那都是渤海国内各城才有的建筑,便是那些数千人的乡上,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利农建筑。

在那些来过大唐的渤海官员眼底,眼前的景象仿佛只是梦中的幻想,昔年河南道百姓人吃人的景象才是现实。

只是不管他们如何不相信,眼下的景象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他们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的景象。

大汉的富庶,着实令他们麻木。

带着这份麻木,他们也在九月下旬抵达了洛阳城。

在洛阳城外,许多渤海官员见到了那座曾经破败,如今却富丽堂皇,令人高攀不起的宏伟都城。

洛阳的繁华令人眼缭乱,直到他们入榻驿馆,他们依旧不敢相信洛阳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从曾经的破败,变成了如今的繁华。

裴颋的心气被一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所磋磨殆尽,他本以为大汉刚刚结束战乱,百姓虽然不至于饿殍遍野,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如今的所见所闻却告诉他,大汉只用了六年时间,便在大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座令所有人仰视的王朝。

他浑浑噩噩的在洛阳住了几日,直到学会了所有礼数,这才被准许前往贞观殿面见那位洪武皇帝。

“下臣文籍院监裴颋,奉渤海郡王令,前来朝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裴颋按照礼部官员教导的行礼,紧接着三呼万岁。

“赐座!”

带有威严的声音响起,裴颋小心翼翼的用余光仰视那位坐在金台上的皇帝,在见到对方时不免错愕。

他知晓这位皇帝年纪,听闻其四十有六,年近半百,心想自然年华不再。

只是等他瞧见刘继隆后,这才发觉刘继隆模样不过三十出头,并没有所想的那般老迈。

不仅如此,以容貌来说,便是他这位被渤海贵族称呼风仪甚美之人,也不免感到自惭形秽。

“辽东为汉家旧土,昔中原疲敝而无力制之,今中原强盛,合该回归中原。”

刘继隆开口便把裴颋想说的话给堵死了,裴颋只能硬着头皮道:

“下臣自登州往洛阳来,沿途见百姓安居乐业,然始终地广人稀。”

“下臣虽未曾去过河北,但河北诸镇交战多年,想来与河南相差不大。”

“下臣以为,天朝刚刚结束战乱不过六载,百姓安居乐业下,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更何况辽东苦寒,中原百姓恐怕难以忍受,届时只怕耗费天朝国力。”

“不若等天朝地广人稠时,再将辽东收复如何?”

裴颋一路走来,算是明白了大汉的底蕴。

不管是比拼国力还是武力,渤海国似乎都没有胜算,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能够说服刘继隆。

不过随着他话音落下,刘继隆的语气却亦如刚刚,没有半点波澜。

“天朝产有,胜布皮绒百倍,便是迁徙河南百姓迁往,百姓亦能忍受苦寒。”

“更何况,河南、河北百姓千万,又有河东三百万百姓,只需稍稍迁徙几十万人进入辽东,便能将辽东占据,何至于影响三道民生?”

“更何况朝廷收复辽东,所图乃是驱逐奚部与契丹,此策于渤海、大汉皆有所利,大使何以阻拦?”

“依朕所见,莫不是渤海王不舍辽东,妄图鸠占鹊巢不成?”

和北方充足的人口,这便是刘继隆敢于收复辽东的底气。

裴颋若是想以此来说服自己,未免过于异想天开了。

“朕准许渤海王迁渤海之民北上,待朝廷迁徙辽东百姓安居乐业后,商贾也无需冒海浪风险而行商,只需要在陆地转搬商品即可。”

“此外,朝廷手中亦可输入渤海,使渤海百姓不再畏惧严寒。”

“待朝廷开垦辽东耕地后,亦可输粮北上,缓解渤海粮秣之难。”

“再者,届时朝廷将奚部及契丹驱逐,渤海便无需在扶余等处备兵数万,所节省钱粮,皆可用于兴修水利,造福民生。”

刘继隆说了许多对渤海有益的事情,但这些都不是裴颋和渤海君臣担心的事情。

渤海君臣最担心的,主要还是大汉在辽东站稳脚跟后,继续向东北侵占渤海土地。

尽管这看上去很遥远,但却实打实存在,不得不防。

因此面对刘继隆这番说辞,知晓自己无法说服刘继隆的裴颋只能叹气作揖:

“若是如此,臣只能派快马返回龙泉府,将陛下所想尽数禀告吾王乐。”

“如此甚好!”刘继隆微微颔首,他从没想过不战而屈人之兵。

哪怕渤海国真的退让,他也会想办法在东北打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事,以此来威慑新罗、室韦、日本等国。

这个战事可以是对渤海,也可以是对契丹和奚部,总之这场战事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打疼其中一个,才能让其他国家见识到大汉的实力,维持住东北亚的和平。

此外,如果能让新罗和日本见识到大汉的实力,这则更方便刘继隆从新罗手中获取耽罗岛(济州岛)、佐渡岛。

前者作为中转,后者则是用于开采金银矿。

掌握这两个岛屿后,再进一步干涉日本内政,日本本岛东侧修建中转站,以便日后舰队前往美洲获取新作物。

刘继隆记得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时候,日本就曾经在西班牙人的帮助下,造船横渡太平洋并抵达墨西哥,然后又从墨西哥出发前往欧洲,最后返回日本。

尽管耗时较长,但也说明了此事的可行性。

届时刘继隆准备分别向东西派遣舰队,只要能带回美洲的诸多作物,西南和西北的许多山地就可以利用起来,地方矛盾将大大减轻。

想到此处,刘继隆侧目看向台下的敬翔,敬翔则是唱声道:“退……”

“下臣谨退,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裴颋恭敬退出了贞观殿,刘继隆也在目送他离去后,侧目看向了敬翔:

“敕令,以和政郡王耿明为辽东招讨使,节制青州及东海海军五万兵马,不日听令出征。”

“南衙有司,以前唐旧图籍为舆图,置辽东道及诸州县,量才授官,备员足数,为徙民实边之备。”

刘继隆话音落下,敬翔恭敬行礼:“臣谨记圣旨……”

在刘继隆示意下,敬翔便令人前往内阁起草机要诏书,发往三省政事堂补足程序后,继而下发有道诸司。

此事刚刚办好,便见赵英走入贞观殿,对刘继隆作揖道:

“陛下,张副都护奉交河王令返回洛阳,现已抵达洛阳。”

“此外,太子与交河王及西域诸多官员家眷皆皆在随行队伍之中。”

突然得知张淮深令人将西域各官员的家眷送到洛阳,刘继隆便明白了他的心思。

“看来安西、北庭这两道也该设立三司了,不过如何安置这些西域的官员倒是个难题。”

刘继隆将问题抛出,敬翔闻言主动作揖道:“可将在京官员派往辽东、安西、北庭三地任官,以六部九寺中官缺补上。”

京官和边官调置,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刘继隆微微颔首,接着吩咐道:

“此事,便由内阁与政事堂三位相公商议,早早拟个章程吧。”

“臣遵旨……”敬翔颔首应下,刘继隆则看向了赵英:

“催促太子前来贞观殿,着张副都护先回府中好生休息。”

“臣领旨。”赵英应下后便往外走去,而刘继隆则是继续处理着经过内阁整理过后的奏表。

这些奏表都被七名内阁大学士整理过,奏表后还附有七名大学士各自的建议,供刘继隆自行挑选。

刘继隆匆匆看了遍奏疏内容,在几条建议中选择相对稳妥的一条便可。

看似复杂,但比起刘继隆自己查阅并决策处理要快上不少。

此前他每天需要用七个时辰的时间来处理奏表,如今只需要四个时辰,节省了大半时间。

这些省下的时间,刘继隆可以去内廷陪陪封徽、李梅灵或上林苑内散散步,不至于长期坐着以致肥胖。

他得保护好他的身体,为此他鲜少食糕点与大鱼大肉,每个月只留宿几日内廷,其余时间都在贞观殿休息。

常年保持健康的饮食,故此才能让他看上去比旁人年轻些。

“儿臣烈求见陛下……”

忽的,殿外传来了沉闷的青年声音,刘继隆顿时放下手中毛笔,起身往外走去。

十年未曾见到自家大郎,他心里自然是有些激动和忐忑的。

激动于久别重逢,忐忑于自己未曾尽到父亲陪伴的责任。

待他来到殿门前,黢黑的刘烈顿时出现在他眼前。

纵使十年不曾相见,他却还是认出了他,忍不住似抱孩童般抱住了刘烈,在原地转了两圈。

刘烈本来还在忐忑如何与阔别多年的阿耶交谈,却不想不等他反应过来,便被刘烈抱了起来。

即将及冠的刘烈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不轻,连忙道:“阿耶!阿耶放某下来!”

“好好好!”刘继隆爽朗将他放下,看着与自己差不多高的刘烈,高兴的抱住他,猛拍道:“壮实了,好好好……”

刘烈此刻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是他皮肤被晒的太黑,旁人根本察觉不到他脸红。

“阿耶,先进去,先进去……”

刘烈只想立马远离此地,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四周人憋笑的模样。

“不,不进去,先回内廷。”

刘继隆回头看向跟出来的敬翔,敬翔却道:“臣已请内侍备步舆,愿陛下少待。”

“好!”刘继隆颔首,接着回头看向有些局促窘迫的刘烈:

“观大郎这般模样,想来弓马娴熟。”

“朕听说你与张郎前来,可曾与张氏大娘子见过了?”

兴许是到了年纪,刘继隆不免变得有些唠叨,刘烈则是尴尬道:“自是见过了。”

“好好好。”刘继隆满脸堆笑,敬翔站在旁边也是跟着轻笑。

平日里刘继隆半个月的笑都不如今日多,他见刘继隆高兴,心下自然也十分高兴。

“稍后去汝阿娘那,过几日唤张氏大娘子入宫,让朕好生看看。”

“是……”

刘烈现在只想赶紧回内廷,至于什么父子久别重逢的尴尬还是其他,他都不在意。

他只觉得自己若是继续在这里被自家阿耶哄小孩般的哄着,自己真的会直接死在这里。

好在内侍没让他久等,见到两架步舆前来,他连忙拦住滔滔不绝的刘继隆:

“阿耶,步舆到了,快些乘上,阿娘想来已经等不及了。”

“好!”刘继隆坐上步舆,示意他快坐上。

刘烈没有耽误,连忙坐上并与刘继隆并排往内廷赶去。

在他们走远后,留下的内侍与兵卒们才纷纷讨论道:

“陛下刚才笑得真好看,只是太子为何如此黢黑?”

“听闻太子在西域下乡从军,风餐露宿,黑些也正常。”

“只是太子啊……”

众人说着说着,便想到了刚才刘继隆将刘烈抱起来转圈的场景,忍不住笑了出来。

刘继隆极少对他们发脾气,平日里十分和善,甚至偶尔会询问他们家里的情况,和他们主动打趣。

正因如此,他们才敢如此大胆的说出刚才的趣事。

敬翔没有前往内廷,见众人聊得火热,顿时咳嗽道:

“好好班值,莫要吵闹了。”

见他吩咐,兵卒与内侍们这才停止了交头接耳,老老实实的班值了起来。

见到他们安静下来,敬翔则是重新走回了贞观殿内,准备把剩下的奏表都看一遍。

这样等刘继隆返回时,他就能如数家珍的将这些奏表内容通禀并给出建议了。

与此同时,离开贞观殿的裴颋在返回驿站后,便急匆匆下令使团开拔返回渤海。

早有准备的官员们按照裴颋的吩咐收拾行李,而裴颋又在之后挑选出几名弓马娴熟之人快马先行,将皇帝的态度提前传回渤海,让渤海早作准备。

在他的安排下,百余人的使团赶在正午前离开了洛阳城,而此时的刘继隆则是沉浸在父子久别重逢的氛围中。

好大儿既然回来了,那他贞观殿的政务自然就有人分担,难怪他如此高兴……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支教老师出道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霍格沃兹:血脉传奇 斗罗:武魂黄泉,芽衣和雷电将军 异界骨龙操作指南 状元郎 综武写日记,领取万界奖励 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半岛:从躲在idol衣柜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