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第1891章 开疆拓土(2/2)
那些光芒抵达地球时,有的已经跋涉了数百年。
就像某些商业理念,需要等待最适合的土壤。
……
美国洛杉矶,永仁集团总部大楼38层的会议室里,十余名西装革履的投行高管正襟危坐。
“苏总,高盛愿意承销永仁下季度发行的可转债,估值可以给到200亿美元。”高盛亚洲区总裁詹姆斯·威尔逊操着带有牛津腔的英语,手指轻叩桌面,“这个数字比摩根士丹利高出15%。”
苏宁坐在主位,手中把玩着一部工程样机……
即将发布的闪电s2。
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立领衬衫,没打领带,在一群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中间显得格外随意。
“200亿?”苏宁轻笑一声,将手机滑向桌子另一端,“上周闪电s1在印度单日预售破20万台,这个数字是不是该更新了?”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尴尬的咳嗽。
美林证券的周总监急忙翻开文件夹:“我们最新模型显示,考虑东南亚市场爆发,永仁估值确实应该上调至……”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被推开。
财务总监快步走到苏宁身边,俯身耳语几句。
苏宁眉头微蹙,随即恢复平静:“抱歉各位,临时有个会议。林总会继续和大家探讨。”
五分钟后,苏宁出现在地下车库的奔驰豪车里。
车窗升起后,林世民立刻递过平板电脑:“苏总,刚收到消息,秃鹫基金开始建仓我们的股票。”
屏幕上显示着卡尔森资本的交易记录,这家以做空中概股闻名的华尔街基金,过去三天悄悄买入了永仁2.3%的流通股。
“马修·卡尔森……”苏宁指尖划过那个熟悉的名字,“98年做空韩国半导体就是他主导的。”
他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联系一下《华尔街日报》的凯特琳,我要知道他们手里有什么牌。”
车子驶过青马大桥时,苏宁的手机响了。
电话那头,苏州工厂的梁永丰声音沙哑:“苏总,摩托罗拉的人今天来厂里了,说要‘参观学习’,带着深圳市政府的介绍信……”
“让他们看。”苏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但s2的生产线全部封闭,只开放去年淘汰的a区车间。”
“明白。”
挂断电话,苏宁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件——《星链计划可行性分析》。
文档最后修改时间是凌晨3:27,页眉标注着“绝密”字样。
……
深圳电子展首日,永仁展台前人潮涌动。
与其他展台不同,这里没有热辣的模特表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透明实验室……
工程师们正在现场演示闪电s2的模块更换过程。
“主板损坏只需更换这个拇指大的模块,维修成本从800元降至80元。”工程师向围观者解释着,手中动作行云流水。
人群中,几个穿摩托罗拉工装的外籍人士正用微型摄像机全程记录。
展台后方vip区,苏宁正与工信部官员低声交谈。
他今天穿了件改良版中山装,左胸别着永仁的闪电徽章,在众多西装革履的企业家中格外醒目。
“苏总,你们的标准确实领先行业。”王司长抿了口茶,“但强制推行恐怕会触动某些利益集团……”
“王司长,”苏宁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德国tv的检测报告,采用永仁标准的配件,使用寿命提升2.7倍。”
他停顿片刻,“如果全行业采用,每年能为中国消费者节省至少60亿维修费用。”
王司长翻看报告时,市场总监艾米丽匆忙走来,在苏宁耳边低语:“bbc刚发布报道,称闪电s1在低温环境下信号衰减问题比竞品严重35%。”
苏宁面不改色,继续与王司长谈笑风生。
直到将官员送走,他才快步走向休息室,路上对艾米丽下达指令:“立刻启动b计划,联系中科院电磁实验室,准备联合新闻发布会。”
休息室里,梁永丰正对着手机怒吼:“……我不管什么国际标准!我们的产品通过了工信部检测就是合格!”
见苏宁进来,他匆忙挂断,“苏总,三家供应商刚刚通知要重新谈判价格,说有人开价高30%挖他们。”
苏宁从冰桶取出香槟,缓缓倒入水晶杯。
气泡升腾中,他忽然笑了:“梁厂长,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说的话吗?”
“我说……账上只剩八百万。”梁永丰挠挠头。
“不!是你说‘质量就是企业的脊梁骨’。”苏宁递过酒杯,“现在有人想让我们弯腰,你说该怎么办?”
梁永丰一仰脖喝干香槟,把杯子重重放在桌上:“苏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今晚就飞苏州,亲自盯s2的品控!”
“好!苏州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
香港半岛酒店28层的海景套房里,马修·卡尔森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维多利亚港。
这位秃鹫基金的掌舵人今年45岁,灰白的鬓角与锐利的蓝眼睛构成鲜明对比,像只蓄势待发的雪豹。
“卡尔森先生,苏总到了。”助理轻声通报。
苏宁独自走进房间,手里拿着个檀木盒子。
他今天罕见地穿了套定制西装,但没系领带,领口敞开着,显得随性而不失气场。
“马修,好久不见。”苏宁用英语问候,将木盒放在茶几上,“98年汉城一别,有七年了吧?”
卡尔森转身,脸上浮现职业化的微笑:“苏,你当年预测韩国半导体业会崛起,我还不信。”
他走向酒柜,“现在你的永仁,比三星更让我感兴趣。”
“直说吧!马修。”苏宁放下酒杯,“你建仓永仁,是要合作还是要狩猎?”
卡尔森大笑,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只是想分享些……有趣的发现。”
文件封面印着《永仁技术壁垒分析》,内页详细列出了闪电手机所有核心供应商名单,甚至标注了每家工厂的产能利用率。
苏宁翻阅文件,目光在某页微微停留……
那里记录着梁永丰上个月秘密拜访西安某军工研究所的行程。
“很全面的调查。”苏宁合上文件,“不过漏了一点。”
他打开带来的檀木盒,取出一块奇特的电路板,“这是我们下季度要发布的星链手机原型,可以直接连接低轨卫星。也就是大家印象里的卫星电话。”
卡尔森的蓝眼睛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苏,你知道美国政府对这类技术的出口管制……”
“所以才在香港见面。”苏宁微笑,“卡尔森资本持有三家卫星公司的股份,不是吗?”
“……”
“怎么样?愿不愿意合作?”
“好吧!你这个家伙真的是太精明了。”
窗外的维多利亚港华灯初上,游轮驶过泛起粼粼波光。
两个商业巨头在沉默中对视,像极了棋盘上对峙的对手。
……
京城中关村,永仁研究院京城分院的会议室里烟雾弥漫。
十二名核心工程师已经连续工作了36小时,桌上散落着能量饮料罐和吃了一半的盒饭。
苏宁站在白板前,上面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草图。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信号强度,”他用马克笔圈住白板上的某个节点,“而是天线阵列的相位同步。”
首席科学家张毅猛地站起来,差点碰翻咖啡杯:“苏总,如果改用全新的技术,成本会增加200元每台!”
“那就增加。”苏宁斩钉截铁,“但只限而且限制在国际高价定制款,内地和第三世界市场继续用现有方案,把差价补贴到售价上。”
“是!苏总。”
会议室门被推开,艾米丽拿着笔记本电脑匆匆走入:“苏总,股价又跌了5%,做空仓位达到流通股的12%。”
苏宁看都没看屏幕,反而问起另一个问题:“与中科院的合作发布会安排好了吗?”
“明天上午十点,大会堂的京城厅。”艾米丽顿了顿,“但王院士要求先看演示样机……”
苏宁从公文包取出一个银色金属盒,输入密码打开。
里面是部造型奇特的手机,背部镶嵌着微型相控阵天线:“告诉王院士,这是全球首款民用卫星通信手机,永仁愿意将部分专利共享给国家实验室。”
在场工程师都瞪大了眼睛。
这个秘密项目连大多数高管都不知情,此刻却要公开?
仿佛看穿众人心思,苏宁轻抚手机外壳:“技术领先不是靠藏着掖着。”
他指向窗外中关村大街上的巨幅广告牌……
那里挂着某国际品牌的5g宣传画,“我们要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就在此时,梁永丰的视频电话接入会议室大屏幕。
背景是灯火通明的苏州工厂,他满脸兴奋:“苏总!新天线通过了-40c测试!性能比摩托罗拉最新机型还高20%!”
苏宁望向窗外,京城夜空中的星星被城市灯火掩盖,但他知道,那里有永仁即将触及的未来。
如今的永仁集团已经是形成势不可挡之威,华尔街那帮金融饕鬄从未被苏宁放在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