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內圣外王(1/2)
第375章 內圣外王
6月29日,中国男篮集训队,落地洛杉磯。
出於各种因素考虑,外加姚的建议,本次男篮集训队,再次回到初始阶段。
离队的重新回来,球员20人外加教练团队和后勤,全队三十號人,大包小包踏入北美。
本次集训队名单如下:
易建联、胡明轩、任骏飞、赵睿、郭艾伦、赵继伟、刘志轩、王哲林、陈林坚、吴前、阿不都沙拉木、可兰白克、翟晓川、方硕、胡金秋、孙铭徽、沈梓捷,周琦、张镇麟、郭昊文。
领队:王轩;主教练:李楠;助理教练:刘鹏,本-沃德、斯科特·罗斯。
体能教练:叶恩;视频分析师:严元哲,高博。
队医:李大鹏,杨理寧。
翻译:王润陶。(不是水字,而是出现的人都有剧情台词。)
在大使馆人员的接迎下,落榻在洛杉磯四季酒店。
这个福利是陈放慷慨赠予的,反正也不是他的钱,老板鲍尔默这次给他的奖励,过於豪华奢侈,陈放也是隨便捡一个就送了出去,丝毫不心疼。
上赛季因为全队薪资不及穷人线,差额接近千万。
按照联盟规定,需要补齐达到工资帽的90%,这笔罚款將根据比例,分给全队所有球员,並且丧失联盟奢侈税分成资格。
所以有时候球队会有一些迷之操作,吞下垃圾合同,签下溢价合同,原则就是想不罚款,就必须钱。
主打一个哪怕吃进垃圾合同换选秀权,也好过白白把钱分给球员还失去分成。
但弗兰克-劳伦斯是一个运营鬼才,早在赛季初就通过绩效奖金来做后手。
本赛季,管理层先后跟布伦森、小贾伦、祖巴茨等七名球员进行对赌式奖金协约,制定了他们最高上限能力的数据对赌。
这个叫“可能达成”的奖金(likely bonuses)。
如果联盟或球队认为球员有很高概率达成奖金触发条件(比如过去曾达成过),则这部分奖金会计入当季薪资总额,並占用工资帽空间。
另外,签约奖金也是可以计算在工资帽內。
签约奖金这个词很好理解,就是球员签约一支球队后,从新东家得到的一笔奖金,这笔钱是奖励球员选择加盟的,签约之后一次性付清。
《劳资协议》里写明,各支球队在签约自由球员时,最多可以给球员占合同总金额的15%的奖金。
举个例子,如果一支球队用一份4年8000万美元的合同签下一名球员,那么他们最多可以给该球员1200万美元的奖金。
就球员方面来说,他一共得到了9200万美元,其中8000万是工资,另外1200万是签约奖金。
但也別太高兴,签约奖金必须全额纳税,根据各州的州税来扣取。
这也是为什么要计算在工资帽,主要是防止球队钻空子,避开工资帽的限制,用少给工资多给奖金的方式去签约自由球员。
但这些还是不够,可快船对陈王设定的奖金协约却成功触发。
惊险过了穷人帽,18-19赛季快船的薪资是9198万,距离穷人帽的9162就多了36万。
而这也算便宜了陈放,本赛季加奖金和薪水,他工资收入將来到一千六百万。
可就算快船的保洁大妈都不会妒忌,因为谁都清楚,陈王成为亿万富翁就是眨眼间的事。
回到主题,短暂休息后,中国男篮集训队就乘坐大巴,来到了磐石。
现在的磐石,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一块拥有4个標准场地篮球馆,全部匹配了noah投篮运动系统。
一个500平的功能训练区、20人床位的康復理疗中心、一个功能齐全的办公楼。
在两年前还是仓储的大片库房,已经被陈放通过公司名义,购买下来进行改造。
当得知这里,全部归属陈放所有,很多人都惊了,即便是姚都很震惊,想想自己在美国这么多年,也没留下啥,难免心里有些酸楚。
“你还真是生意人!”姚开玩笑道。
“纠正下,我主业是篮球!”陈放一本正经的道。
他们在门口等待中国男篮的到来,说话间,一辆全黑,车身两侧写著磐石英文的大巴驶入了园区。
大巴准確的停在了训练场大门口,姚和陈放两人面前。
车门一开,第一个下来就是领队王轩。
他还有一个身份,篮管中心的一把手!
陈放不敢摆架子,撑著拐杖就往前迎:“领导,您一路辛苦了。”
姚都没反应,就看到陈放窜了出去,就跟他突破一样那么快。
不禁咋舌,心想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哎哟哟,小心小心。”王轩笑开了,快六十的人,看到陈放这么上进,悬著的心完全放下来了,暗自点头。
给他分配的房间是最高档的,略微了解了下,其他教练组成员的房间都是高规格,就知道陈放是个会来事的。
其他人也下车,围在后面,王轩和陈放笑著说了几句,然后再跟姚握手。
陈放是心虚的,若不是他跟匡有矛盾,像拉练这种事,哪里需要大佬亲自出来。
可以见得,大佬这次不是以领队身份来北美这么简单。
估计还是要给他来做思想工作,所以陈放还是放低態度,先搞活气氛,別尷尬。
接著陈放和李楠握手,开口第一句话,让很多本来微笑的人,僵硬了笑容。
“李哥!”
简单的称呼,却道出了陈放目前的態度。
我还不是你的球员,所以这个称呼最合適。
陈放却仿佛根本没意识到一样,接著和相熟的人拥抱。
赵睿、孙铭辉、郭艾伦。
都是好兄弟,好老弟,陈放在国家队能否如臂使指,就看他们的。
而面对其他人,陈放却只是微笑著拍掌道:“欢迎来到这里,希望接下来的过程,能帮助到大家。”
相比16年奥运会,有五人不在这里,也多了蛮多新面孔,陈放不是不想展现热情,而是接下来的计划,难免要得罪人,所以乾脆点,省去虚偽的环节。
大家进入训练馆,立刻被磐石內部豪华的设备震慑了心神。
卡尔、汉农,威克迅速接手接待工作,在翻译的帮助下,助教把球员带上了球场,准备开始今天的训练。
“这里是我们中控台,我们通过两套系统,来帮助球员修正各项技术短板和缺陷,从而达到提升实力的目的。”陈放则带著王轩、李楠,姚三人,来到看台中央区域的高台上,这里有耸立著一个三面都用隔音玻璃密封的大房间。
“这是keemotion系统,一种自动標记系统,全场16个镜头摄像机可以无死角捕捉整个训练过程,系统还会学习缩放来跟踪球场上的动作,並根据程序进行视频剪辑,为视频团队节省了大量时间。”
“该系统也能用於实战练习,在训练赛,试训、康復训练上,帮助教练更快发现球员的问题,从而进行突击特训。”
“哦,这个很好啊!”王轩一下就感兴趣了,他立刻询问价格。
“单场地,4个镜头需要20w,年费是2万。”
“那这里就是八十万?”姚问道。
“是的。”陈放接著带著三人,来到另外一边。
“这是noah投篮系统。”陈放指著由12个大屏幕组成的中控台,介绍道。
“这一套由高精度摄像头阵列+云算法组成的“无穿戴”投篮分析系统,目前已被nba很多等球队正式引入日常训练。”
“它的核心功能就是纠正球员的投篮缺陷,尽最大可能来帮助球员提高投篮命中率。”
“这两套系统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也是磐石训练营核心竞爭力,即便是在北美,我们的科技也是最顶端的。”陈放很骄傲,他没吹牛,很多系统即便nba也是23年开始,引入。
陈放是吃螃蟹的人,不过有些话他没实话实说。
开发这两套系统的两个公司,他都投资入股,简单说,他现在是个销售,在兜售自家的產品。
“这个怎么体现呢?”李楠忍不住问。
看了李楠一眼,陈放笑了下:“李哥別急,等大家开始投入训练,就可以看到了。”
四人都坐下,然后工作人员开始入座,隨著和场內教练的通话,集训队开始分成4个小组,分別在4个半场开始进行热身。
球场上,刘鹏带著易、周琦、胡金秋、沈梓捷、王哲林5个內线,来到靠右侧里面的半场。
充分热身后,在隨场工作人员的交代下,开始了投篮训练。
而在中控台,球员的动作,已经开始被高清摄像头捕捉。
“会从起手起点,出手点,双脚站姿,整个投篮时间,都会被记录下来,並且根据收录的nba20年投篮样板数据,进行分析评判。”陈放进行介绍。
三人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整屋几十个大屏幕,各种数据和人物抓取的动態,仿佛是在看天书一般。
即便是姚,都看不懂。
“这是什么?”姚指著一个屏幕好奇的问道。
“这个是noah的数据分析。”
“avg-arc是指average arc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平均弧线高度,就是衡量一次投篮或一批投篮的拋物线最高点的平均值。”
“45°被视为nba认定的黄金弧线,小於40°也就是弧线太平,容易砸前框,证明球手发力有问题。”
“大於50°弧线过高,球在空中停留时间长,证明投篮速度偏慢,投篮容易被封盖干扰。”
陈放用这套系统已经快一年,他如数家珍继续介绍:“软体会把42–48°设为“理想区间”,低於或高於区间会触发红色/绿色反馈灯。”
“总结下,avg arc =你投篮拋物线的“平均最高点角度”。把它稳定在 45°±3°区间,就能同时兼顾命中率与出手速度。训练的目的,就是纠正所有球员的arc在这个区间內。”
“科技真是……。”王轩摇头感慨起来,他对姚道:“这个必须要有,这样我们能多出无数个专业训练教练来。”
“是的,领导一眼就看穿本质了,有了这个系统,大大减低了人力成本,稍微培训下,就可以抵挡一个资深的训练教练。”陈放趁机夸讚一波。
“下面这两个是代表什么意思?”姚专注在软体上。
“avg depth指的是“average depth”,翻译过来是平均纵向落点深度。”
“也就是篮球落到篮筐那一瞬,球心在篮筐前后方向上的平均位置。”
“简单说,球是空心刷网、还是砸前框、还是砸后框。”
“-60 ~-30mm,是偏前框,+30 ~+60mm是偏后框,优秀的射手会把这个值控制在-10 ~+10mm。”
“例如库里,克莱,杜兰特都是在这个內。”
“你的是多少?”姚忽然半开玩笑的问。
“我的?”陈放先愣了下,哈哈摆手:“我500次投篮训练基本保持在-8~+8mm內。”
“500次……。”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这个有什么讲究?”姚追问道。
“这个主要是起一个疲劳监测,当消耗大量体能的后,这个正负值会变大,所以noah就可以让你在训练中,精確感知在每一个体能阶段,你的投篮发力和曲线需要不断做出微调。”
“明白了,这个能提升第四节的命中率。”姚恍然大悟。
“对,这个作用最关键。”
“所以你刚才的500次,其实发力程度是分了几个阶段?”姚开始好奇了,他感觉自己发现陈王投篮准的奥秘。
“对,6个阶段,前200个一个阶段,第二个是100次,第三次是75次,第四次50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基本是35次的感觉。”
“6个阶段?”又让三人吃惊了。
“对,隨著体能消耗,你投篮力量要不断做调整,尤其是最后的75次投篮,你的发力模式都要做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