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强力打手(1/2)
第366章 强力打手
想当初朱元璋和马秀英是变著样的,这才將北镇抚司给塞到了马寻的手里。
这也使得毛十分不爽,因为厂卫一旦失去了刑讯的权限,权力自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最简单的来说人抓住了得送去詔狱,看似还是锦衣卫的人。
可是许多事情都是马寻在监管,想要屈打成招、想要攀咬、牵连,那就不是毛驤这些人可以决定了。
这就是皇帝虽然打算重用厂卫,进一步的加强对官员的监管等等。可是也必须要认识到,这也是对锦衣卫的提防和限制。
马寻最初不愿接手这容易脏手的差事,转头就想要將朱老四给拖下水。
朱標有些忧心的说道,“舅舅,老四还没有成亲,这事情好说也不好听。”
马寻分析著说道,“老二是宗室诸王之长,老三以后要管边塞军事。老五现在太小,
只能是老四了。”
朱棣立刻看向马寻:舅舅,我也要打仗的!
朱標也明白马寻的意思,老二和老三確实不適合做这些事情,轮也只能轮到老四身上了。
朱標隨即继续说道,“老四迟早要就藩,难道还能让他一直做这些事情?”
“常茂过两年能担这些事情,他不怕得罪人。”马寻直接说道,“殿下,现如今吏治风气如何您也是知道,乱世用重典。现在只能用强硬的手段,老四也好、我也罢,总要让他们有怕的人。”
这里所谓的“他们”,显然就是针对一些官吏,针对那些士绅了。
朱楼忽然说道,“皇兄可能不知道,如今凤阳的流民、乞弓格外多。”
朱標愣住了,“怎么回事?帝乡都如此了?”
朱有些嘲讽一般的说道,“每年到了冬天,一大群破衣烂衫的乞弓就朝著江南走。
有些人一走就不回了,或者是回来的就改头换面,直接是另一个人。”
朱標多聪明的人,一下子也明白了朱楼的意思。
这些所谓的乞弓,其实就是被皇帝迁来的江南富户、士绅。
这些人显然不喜欢在凤阳,所以用各种手段逃离。回到了老家要么是继续当著土皇帝,要么是派个人过来顶替了『名额”。
朱也补充说道,“朝廷迁民,有些官吏、士绅有的是手段。按父皇定的政策,是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
这就是洪武大迁民的制度,这算是硬性条件了。
朱进一步说道,“只是有些人有手段,报上来的迁民都是老弱病残。”
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而百姓们对抗的手段,那也是五八门了。
元末战事连连,好些地方都是赤地千里,很多城镇几乎成了空城。
红幣军和元军的反覆廝杀,使得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兵河南,赤地千里。
再加上蝗灾、黄河以及淮河多次决口,使得黄河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
元朝二十多年不管黄河堤口任其泛滥,仅仅元朝磨难雨灾、旱灾,山东十九次、河南十七次、河北十五次、两淮地区八次。
造成的结果就是成『漂没民庐、死者眾,禾不入地、人相食”。
还有就是蝗灾,元顺帝所统治时期,大的蝗灾近二十次,“民食蝗,人相食”,隨即就是引发的瘟疫横行。
而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就是死在这个阶段。
所以现在的中原其实是荒芜的厉害,也就是山西晋南群山峻岭、易守难攻,所以免於兵祸。再加上那些年风调雨顺、五穀丰登,所以有大量的人跑去山西。
另一个人满为患的地方就是江南了,哪怕出现过张士诚、方国珍,也不影响江苏、浙江是富庶的地方。
朱標更为担心了,在凤阳都是如此情形,其他的地方那就更別说了。
马寻就继续开口了,“殿下,我思来想去,帝乡这边的事情必须震慑住。山西那边的迁民倒也罢了,多是普通百姓。迁来凤阳的,好多可都是江南富户。”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虽说迁到凤阳的不全都是富户。
可是带头往回跑的,那可都是江南富户、是那些乡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