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清君侧(2/2)
地处黄土高原之北,六盘山之西,子午岭之东,与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仅有一线之隔。
马岭河,作为泾河的重要支流,自庆州蜿蜒南下,最终汇入泾河,再由泾河向东南流入渭水。倘若梁师都得手庆州,便可顺泾河谷地长驱直入关中,长安的安危岌岌可危。
去年突厥两次大举入侵,
庆州也是他们重点袭扰方向,太子李建成从河东移镇原州,自然也就在西北大力安插自己的人马。
东宫侍卫出身的杨文干,就是在当时被安排到庆州镇守,先是行营总管,后来做了刺史,再升为总管,今年改为都督。
先前太子的两千长林兵,就有一部份是杨文干从庆州军中挑选送去的。
三百幽州突骑出事,留下的三百副铠甲,李建成也是第一时间想到送来庆州杨文干这里。
宇文颖一行风尘仆仆的赶到庆州城。
杨文干赶紧出来迎接。
当着庆州都督府一众官员的面,宇文颖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召令杨文干火速进京面圣。
杨文干领旨,
“辛苦宇文公了,下官已安排酒宴,今晚为宇文公接风洗尘。”
宇文颖此时哪有这些心思,
“陛下还有口谕要单独给杨都督,可否去书房宣读?”
“好。”
两人来到书房,宇文颖派家丁在外守着。
“宇文公喜欢喝什么茶?”
“不用煮茶,先说正事。”
宇文颖看着杨文干,“太子出事了,被软禁于西宫承乾殿中,”
杨文干伸向茶盒的手愣在那,猛的扭过头来,“甚?”
“齐王也被禁于武德殿后院。”
宇文颖声音低沉,“秦王还朝,在齐王设的家宴上回去后中了钩吻之毒···”
他迅速把这段时间长安的一些秘辛透露,
“太子派郎将尔朱焕押着那三百副铠甲来庆州,谁料尔朱焕惧罪,在豳州便驰回长安告发,说太子和你谋反,要举兵叛乱···”
“陛下让我来召你进京,
你一进京,就必死无疑,甚至逃不过抄家灭族的下场。”
“如今,只有放手一搏,起兵,打进长安,救出太子,拥立太子登基!”
杨文干喉咙发干,
脑子嗡嗡的,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你放心,不仅仅是你这一路兵,泾州的燕王李艺,凉州的长乐王李幼良,利州的义安王孝常,以及扬州的赵郡王孝恭,荆州的···他们都会率军进京,共同拥护太子登基御极···”
杨文干晃了晃脑袋,
感觉头很晕。
“杨都督,事到如今,还有何可犹豫的呀。
迟则生变,将再无转圜余地了呀!”
“怎么会这样呢,”杨文干喃喃道。
宇文颖催他举兵。
杨文干仍有些犹豫,他在庆州做都督时间还不到一年,手中确实有守边的万余人马。
但没朝廷的兵符、调令,就发兵长安,就算他敢,可手底下到底有多少人肯从。
“矫诏!”
“就说我给你带来了皇帝的密诏,让你出兵长安。”
“理由呢?”杨文干问。
宇文颖已经替他想好了,“就说秦王在长安兵变叛乱,陛下急诏各地将领出兵进京勤王!”
“别犹豫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放手一搏,若是成功了,还能搏个公侯爵位,挣个封妻荫子。
你可是太子的心腹,如今太子和齐王皆危在旦夕,你岂能犹豫?”
杨文干咬着牙,脸色阴沉如水。
他认同宇文颖的话,他要是奉旨进京,那绝对难逃一死。
也许太子不会死,可他却没活路了。
“泾州的燕王和凉州的长乐王他们真的也会起兵吗?”
“自然,都是东宫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太子被废,秦王立为太子,他们岂会放过我们。”
杨文干一拳砸在桌案上,
“好,起兵,进京勤王!”
杨文干和宇文颖谋定,
召集庆州都督府一众文官武将,
杨文干怀着一腔愤懑对众人道,
“秦王李世民在长安阴谋作乱,圣人派司农卿宇文公前来传诏,
召我庆州都督府将士立即起兵进京勤王,清君侧!”
“圣人有旨,讨平叛乱,所有勤王将士,皆加勋三转,官升一级!”
在一众文官武将还在震惊之中,
他又紧接着宣布,今日誓师,明日出兵。
“出兵前,勤王士兵每人赏钱一千、绢布两匹,另赏赐酒一斤、肉两斤。”
庆州都督府长史站起来,有些惊惧的颤声问:“杨都督、宇文公,此事当真,可有陛下勤王诏书?”
杨文干怒视他,“事发仓促,宇文公传的是陛下的口谕,你敢置疑陛下谕旨,莫非你是秦王党?”
“敢反对出兵进京勤王者,定是秦王叛党,统统先斩后奏!”
长史赶紧摇头退下。
“既然再无异议,那就各去集结兵马调集粮草,明日出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