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清君侧(1/2)
第651章 清君侧
宇文颖在西渭桥茶铺和常何分别,
过了桥,便向庆州一路急驰,他没有丝毫怀疑常何所言。他和齐王元吉交好,自然也算的上东宫一党,在东宫太子处,见过常何数次。太子亦曾对他们说常何是他心腹。
此时,他哪里会想到,常何敢瞒天过海。
所谓的齐王、太子皆被软禁宫中,诸位边镇郡王同时起兵进京,共拥太子夺位,
这种事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做了。
宇文颖一路上,心里甚至有股子将为儿子报大仇的痛快感,李渊杀他儿,他就要掀翻李渊的皇位。
功高莫过于救驾、拥立,
待太子夺位成功,那他宇文颖也能恢复祖上许国公的爵位。
他年纪比李渊还大几岁,
李渊还能年年生儿育女,他也还能再生,实在生不了,也还可以从家族里过继族侄为继子。
时间已进入了五月。
渭北泾河两岸,麦子黄了。
风吹麦浪滚滚,关中人的端午是收麦。
那些大小的塬上,全是黄了的麦子,塬上的平原上,这两年大量种植祥瑞粮食,金薯、玉米、红薯等,好一片丰收景象。
五月槐香,
宇文颖快马加鞭,
他迫不及待的要和杨文干挥师南下了。
诸王挥兵进京,拥太子迫李渊退位,
想想就能让人全身热血沸腾,已经快六十的宇文颖,都感觉自己仿佛又年轻了许多。
昼夜兼程,
一行人很快抵达豳州,
城外的豳州驿站,
宇文颖带着豳州刺史,以及豳州军府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带兵包围驿站。
乔公山整理了下衣襟,
这几天有些难熬,
但他记住对常何的承诺,他虽嗜酒、好赌,但为人讲信义。
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会守住这批铠甲。
司农卿宇文颖向他宣读圣旨。
“屯营校尉乔公山忠于王事···”
乔公山心跳的厉害,当听到忠于王事这几个字时,他心中大喜,看来有功无过。
果然,皇帝加封乔公山为玄真府车骑将军,晋勋骑都尉,赐田百亩,绢百匹,钱十万,良马两匹,奴隶两口···
听到这一连串的赏赐,乔公山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恭喜啊,玄真府是中府,其车骑将军乃正六品上之职。”
乔公山原是校尉,从七品上,这一下可是连升四级了。
“谢陛下恩赏!”他激动的接旨。
宇文颖问,“那三百套铠甲呢?”
“属下一直带人守卫着,就在此驿站中。”
“我奉圣人诏令,现在起,这批铠甲都移交给我,你可以带着人返回长安了。
回长安好好接受赏赐去吧。”
乔公山谨慎的查看了公文命令,确认无误,很痛快的交出了三百套铠甲,
三百幽州突骑的重装铠甲,骑兵甲和马甲都是全套的,相当精良,都是崭新的。
宇文颖派人清点后接收,还给乔公山开了一张单子。
乔公山把盖有印章和宇文颖署名的单子贴身收好,长舒一口气,这烫手山芋终于是交出去了。
他一刻也没再停留,立即就带人返回长安。
他知道自己参与了什么事,也知道其危险,现在能暂时脱身,求之不得。
至于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对他这个小人物来说,已经管不了了。
骑上马,快马奔驰,满是痛快。
这一趟出来,自己的二十三万赌债解决了,来时常何还给了他一百亩地契加十万钱,
那是安家费,也是买命钱,他当时也没的选择,只能接下,还得感谢常何。
来时,也没想着还能回长安,更想不到还能升官得赏。
正六品的车骑将军,
还有一百亩地、一百匹绢、一百贯钱,又有两匹马两口奴隶,
真是一下子就富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
宇文颖拿到了三百套铠甲后,也没在豳州多留,跟豳州刺史和几位府兵将军打了声招呼,便带着这批铠甲直奔庆州而去。
豳州刺史都有些不解,一头雾水。
可宇文颖是司农卿,更是天子派来的特使,他也只能听从。
庆州,
州治合水城,因以岭水和白马川水在此处汇合而得名。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中部,庆州城因三面环山、二水绕城,形似飞凤,又名凤城。
隋大业朝,改庆州为弘化郡,大唐建国后,恢复为庆州。
这里也是关中渭北防御的一个重镇。
在陇东,有一处狭长的陆地通道,被关陇紧紧夹在中间,穿过这个通道,便是一片形似大尾巴的辽阔地带,
庆州就坐落在这个大尾巴的东端。
在如今朔方盐夏被梁师都割据的情况下,庆州恰位于唐梁边界南侧不远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