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树倒猢狲散(1/2)
第758章 树倒猢狲散
李世民对裴寂还是留了一线。
将裴寂流放到利州都督府下的静州,但没有牵连他的家人,既没查抄他的财产,也没籍没他的妻女入掖庭。
静州在蜀地,初名南和州,后于悉唐县置悉州,再更名静州,州治清化县,属利州都督府管辖,嘉陵江右岸支流东河流过。
在现如今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更名为静,是朝廷希望这个地方安静下来,因为大唐立国起,这片地区的獠蛮就一直不服王化,经常叛乱。
这里在后世的广元辖下,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属山地区,东河南北纵贯。
流放到静州,看似离长安不算远,
那也是流放蛮荒了。
殿上,
裴寂摘冠,
解下金鱼符。
众大臣看着这一幕,
心中无不感叹一个时代落幕了。
当天,
裴寂出宫,回府和家人告了个别,然后就被催着启程。
皇帝能让他回家和妻儿作个告别,都是天恩了。
接下来,日驰十驿,每天都必须赶三百里路才行。
从长安去静州,走的这条入蜀之路,可是很难行的,任务急迫,不能耽误。
“阿郎,差人又在催了。”
“魏管家,你给差人再每人打赏一铤黄金。”裴寂妻子交待,裴寂被免官除名,她的魏国夫人诰命一并被褫夺了。
“夫人,他们不肯收。”
裴寂摆摆手,“算了,也不必为难他们了。”
“待我走后,你们也收拾收拾,便回蒲州老家吧。走之前,把当初太上皇赏赐我的那一千顷良田,还有这座大宅,都进献朝廷吧。”
裴寂神情落寞,
他出身河东裴氏,幼年丧父,是由兄长抚养成人的,后在凭借门荫,十四岁便被补为州主簿。
虽然到大业末,四十岁的他也仅是个从七品的晋阳宫副监,可与兼任宫监的太原留守李渊是旧交,深得礼遇,后来更是成为从龙元勋。
这七年,
从一个小小的晋阳宫副监,到大唐开国宰相,最后位至司空,他也算是曾爬到山巅,一览过众山小。
一朝天子一朝臣,终究是不容于新帝。
当今天子不是太上皇那样好说话的皇帝。
当初有人告发裴寂谋反,皇帝命有司调查后,查无实据,皇帝当面抚慰,还派三位妃嫔携美酒到裴寂家中饮宴,过了一夜方回,以示格外恩宠。
而现在免官除名流放静州,静州獠蛮多叛服无常,他裴寂此去,就算不死在半路驿战,也会死于獠蛮之手啊。
此别,
也许就是永别了。
他耐心的跟家人做着交待。
把太上皇曾经赏赐的一千顷地、和长安大宅献给朝廷,一家人搬回蒲州老家。
儿子裴律师和太上皇十九女订的婚,还有女儿和太上皇第六子赵王元景订的婚,
这两门与皇家的亲事,不要管。
若是皇家要取消,就随他们去,若他们不取消,那是最好。
“主要配合朝廷官府,把府里的田地清量申报,每亩二升的义仓粟都赶紧交了,
若是还有粮食富余,再多拿出点来献给朝廷。”
之前,
裴寂还自恃是元老功臣,上书反对官绅一体亩纳二升义仓粟,反对限田令,
但现在,他也只能让家人赶紧以行动表态支持朝廷,就希望朝廷能够留一线生机,不要赶尽杀绝。
先前,他是司空,是太原元谋功臣,是实封功臣第二。
而如今,他已成丧家之犬了。
四条必死之罪啊。
太上皇所赐两张免死金券,抵恕了这次。
妻子有些不舍这些家财,
过去二三十年,裴寂仕途不顺,只是个小官,家里也并不富贵,也就这六七年,飞黄腾达,这财富也就不断的主动汇聚过来。
“咱们把田亩如实报上去,把义仓粮缴了就行了,非要献地献粮还献宅院么?
你现在已经被免官除名,总还得为子孙考虑,给他们留份家业。”
裴寂无奈叹气,
“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家中几千顷田地,只是献出一千顷,若是能保住剩下的,还不够么?
你也知我现在免官除名流放静州,家里这几千顷地,你们娘几个能守的住?”
家丁再次来报,官差又催了。
裴寂叹气一声,起身。
裴寂妻妾儿女们都围着他,纷纷落泪。
他看到此景,也不由的泪水沾襟,或许当初他致仕后,便该携带妻妾儿女们返回蒲州老家,归隐家乡田园,不再过问朝中事务,也许就不会有如此这下场了。
抬手以袖抹泪,
裴寂迈着无力的步伐离开。
大门口,
有礼部官员带着工匠前来,正拆下裴府大门中的司空府牌匾,又把他家门戟收走。
还告诉裴家人,如今裴寂免官除名,那就须得把乌头门和大门的规格改小,否则就是逾越。
“裴公,走吧。”
刑部官吏上来催促,这趟出行,有上面盯着,十分严格,他们不敢收裴家的钱财礼物,
一天得赶三百里,
裴寂只许带一个随从。
管家魏安请求随同服侍,以将功赎罪。
“走吧。”
秋风萧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