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阻击(一)(2/2)
经过一番清点,发现一艘宝船上装载着令人眼热的三十多万比索银币,剩下的则是堆积如山的南美“特产”:一包包、一桶桶蔗,还有捆扎整齐的烟叶、成袋的可可豆、泛着暗红色光泽的铜料,蓬松柔软的羊驼毛……
随军的书记官初步估算,这些物资的总价值大概在五十万新洲银元左右,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但喜悦之余,一丝懊恼也随之蔓延。
因为,根据被俘西班牙人供述,两艘满载金银的宝船竟趁着夜色和混乱成功逃脱了。
这让舰队上下无不扼腕叹息,眼看着到嘴的这么大一块肥肉,居然最后不翼而飞了。
经过一周的休整,舰队升帆起航,沿着南美洲西海岸一路向北逡巡。
或许是为了发泄未能捕获运银船的郁闷,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打击西班牙殖民者的士气、彰显新华的武力,魏应滨司令官下达了一系列攻击命令。
舰队在所经过的西班牙港口城镇施以猛烈的炮火问候,瓦乔、巴兰卡、钦博特、特鲁希略皆遭新华炮击。
舷侧炮窗次第打开,黑洞洞的炮口喷吐出火焰与硝烟,将一枚枚沉重的炮弹砸向岸上的码头、仓库和殖民建筑。
对于一些防御尤其松懈、甚至没有像样岸防工事的小港口,魏应滨更是派出随舰的陆战队士兵乘小艇登陆,进行扫荡式袭击。
他们焚毁码头设施,洗劫财物,强掳工匠,或者将西班牙人仓皇遗弃的小型船只尽数掳走或击沉,让整个秘鲁海岸线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就在舰队进抵瓜亚基尔,准备对这座秘鲁总督区最为重要的港口施以无差别攻击时,却不想与阿卡普尔科港赶来的支援舰队相遇。
他们不仅带来了一条重要消息,还报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支援舰队的指挥官孙定远少校向魏应滨汇报,他们在奉命前来加强远征舰队的力量,并航行至曼塔附近海域时,幸运地截获了那支从卡亚俄港逃脱的西班牙宝船队。
一场激烈的交锋后,支援舰队击沉了一艘护航的西班牙战舰,成功俘获另外一艘战舰和两艘宝船。
令人振奋的是,其中一艘宝船的底舱里,竟然满载着黄澄澄的金块和白的银锭,初步估算价值超过一百万比索银币!
此外,船上还有大量的珍珠、宝石和其他美洲特产。
这笔巨额财富的缴获,可以说完美弥补此前卡亚俄之战的遗憾,甚至远超预期。
不过,支援舰队也遭遇了不小的损伤。
“海隼号”、“海沧号”两舰多处受创,尤其是前者,船体损害严重,目前不得不滞留在数百海里外的圣克鲁斯岛(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进行全面的维修。
那几艘被俘获的西班牙宝船和货物也暂时存放在那座小岛,等待舰队主力护送,一起返回新华本土。
当魏应滨听到孙定远报告,说西班牙加勒比海舰队组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特遣舰队已经从古巴出发,准备前往太平洋海域,与新华舰队展开战略决战,顿时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细致的推演,魏应滨当即做出决定,合二为一的舰队掉头南下,主动迎击这支远道而来的西班牙舰队。
根据推算,西班牙人在离开古巴哈瓦那港后,一定会沿着美洲大西洋一侧海岸徐徐南下。
沿途之中,他们除了能在委内瑞拉的库马纳或拉瓜伊拉获得有限的补给外,在广袤的葡属巴西海岸,将不可能得到任何帮助,甚至还会遭到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针对。
即使,西班牙舰队抵达拉普拉塔河口,那座小小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又能提供多少物资给这么一支庞大舰队补充呢?
接下来,还有两千多公里荒凉而贫瘠的巴塔哥尼亚海岸和一条巨浪滔天、气候极其恶劣的麦哲伦海峡等待着西班牙舰队去征服。
而这支西班牙舰队成功穿越海峡,进抵太平洋一侧,迎接他们的是智利南部那片支离破碎、汹涌的西风带和复杂的暗流。
当西班牙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智利中部平静大洋时,怕是早已“人困马乏”、补给亦将耗尽的疲弱之旅。
试问,这样的舰队在新华人面前,战斗力还能保有几分?
总不至于,等他们进抵卡亚俄港获得充分的休整和补充后,再与之进行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然后敌我双方打得两败俱伤。
那可真是脑袋秀逗了!
打仗,就是要趁他虚,要他命。
趁着西班牙人一路长途跋涉,正值强弩之末时,不揍得它遍地找牙,那还更待何时!
新华舰队当即日夜兼程,迅速南下,直抵比奥比奥河口康普塞西翁港,准备在此以逸待劳,等待西班牙舰队的到来。
当然,新华舰队也曾对康普塞西翁港进行过试探性攻击,但该殖民据点作为西班牙人与阿劳坎人长期对峙的前沿要塞,防御森严,堡垒坚固,而且还驻有数百名西班牙殖民军,在缺乏大规模陆军支援的情况下,仅凭十余艘舰船根本就啃不动。
于是,他果断下令舰队停止攻击,退至河口外安全的深水区抛锚停驻。
舰队并未远离,而是如同一群耐心的猎手,在比奥比奥河口外布下了埋伏。
为了扩大预警范围,确保能及时掌握西班牙舰队的动向,魏应滨派出了两艘巡航舰前出至河口西南约三十多海里外的圣玛丽亚岛附近海域,执行预警任务。
他们的任务至关重要,必须在西班牙特遣舰队抵达这片海域的第一时间,便将警讯通过预定的烟火或炮声,迅速传回主力锚地。
现在,整个舰队都在安静地等待猎物到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