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干毛巾(2/2)
结果是许多家丁不喜欢王信。
王信也无所谓,更看重那些老实巴交,吃苦耐劳,忍耐力极高的普通士兵。
这些普通士兵们遭遇的经历,换成那些家丁们早就想办法,既然性格强势,必然不安现状。
哪种更好?
王信认为各有各的利弊。
不过现阶段,对于自己的需求而言,王信更需要后者,也就是性格老实怯弱,吃苦耐劳,忍耐力极高的这些普通士兵。
至于怯弱不敢战?
菜就多练。
往死里练,练成本能。
再老实的人往死里欺负,老实人也得反抗啊,所以王信给钱。
以前不是吃不饱穿不暖么。
有家室的,一年到头拿不回去一粒粮食,还需要吃家里的。
婆娘有点门路的,或者求老丈人家接济,或者运气好的,找到一份生计,给大户家洗衣做饭挣点口粮,最落魄的就是在胡同里做半掩门的生意。
因此没人愿意把闺女嫁给当兵的。
大周承袭大明,许多事情依然发生,如士兵遭受社会风气的鄙视。
只要是贫富差距加大,朝廷积弊难返,这种社会问题发生后,任何国家都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在后世,王信见多了。
解决方法只要是个人心里都清楚,万变不离其宗。
重新分配。
同样的道理,右路军也是如此。
既然普通士兵高兴了,那么必然家丁们也就不高兴了。
虽然自己也从兵部索要了本该是右路的东西回来,比如如今的右路,无论是家丁还是普通士兵,每个月一石粮食,另有五钱补贴。
家丁们少了三分之一的收入,普通士兵们的收入则增加了十倍。
王信算过。
类似每个月两百块钱不饿死,变成了每个月两千。
家丁们原本是每个月三千也降为了两千,而河西营的士兵则为每月四千。
同时也不算因为天灾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在内。
是以十几二十年前,大周更为稳定时的物价来对比,否则京畿的粮价都到了一两银子一石,更不提山东那些遭灾的地区,以及陕北河南一带。
换个角度而言。
王信其实也是和原来右路军将领一样的路子。
只不过右路军的将领们是喝兵血养家丁,王信是借势对抗兵部和东军提督府,同时支持经商,从商贸的利益中来养精锐,并且在军中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不过钱从哪里来的,重要吗?
在不少人的眼里,自己和他们没区别,因此当然不会接受。
只是王信无所谓。
让所有人都喜欢,这是不可能的。
“我已经和兵部的陈郎中见过面,他答应会调一批军器过来,不过这批军器在仓库里呆了几年,大多数锈迹斑斑,等到了军中,你要带着士兵们重新打磨一番。”
王信来到河西营,巡视河西营的操练进度。
王英在身后陪着,他的旁边是严中正。
严中正在王信身边呆了两三年,负责整个大同西军的军务,对王信练兵的方式很了解,所以大同西军的操练,严中正负责细节,王英负责落实。
两人配合的还不错,已经有了两三分的味道。
王英皱起眉头,担心道:“普通的军备好说,下面的人辛苦点,多采买一些磨具,实在不行,请些许工匠来帮帮忙,只是火器怎么办?”
河西营以火器为主。
至于骑兵,京营的战马多控制在内廷手里,几处马场这几年已经供应不出马。
王信笑道:“我已经派人去请了秉公公,我和他有交情,此人很讲义气,他又负责兵仗局,反正是丢在库房里生锈,只要好好恭维他一番,他最要面子,大概会同意的。”
大周立国百余年。
每年都会生产许多兵备,这些兵备一部分送到京城仓库储备,一部分发到各处军队。
这是旧的流程,随着各处贪污腐败,很多事情已经停摆,如京畿只剩下三处马场,而这三处马场如今只能供应皇宫用马了。
各仓里的一些军备,因为缺少保养,早已锈迹斑斑。
在太监们眼里是不值钱的“破铜烂铁”,换不了钱,也没人愿意为了这些破铜烂铁去浪费手里的人情关系,所以充当库房里的压仓石,用来应付上头的抽查。
王英知道自家总镇路子广没有奇怪,不过担心道:“只怕没几样能用。”
王信笑道:“当废铁卖了,卖了钱买新的。”
王英一时间无语。
“这才能换几个钱。”
“蚊子腿再少也是肉,何况我在大同那边有路子,不光能采购到便宜的马,包括便宜的火器。”
王信意味深长的说道。
王英这回是真五体投地,自家总镇犹如一个百宝箱,什么问题到了他手里,要么是轻易解决,要么是有路子轻易解决。
一匹好马就算在北方也得十两银子上下,但是王信可以三两银子买到。
其实这不算什么。
以前的边关贸易,商人们用一匹普通布都能换到一匹马。
只不过这些马大多数经过阉割。
而且这些多出来的利益,并没有多向朝廷交税,而是流入到了私人手中。
王信在大同关外的布局,其实更像是整合,把资源整合了,同时也避免了商人们对牧民们的剥削,保证牧民们一匹马能卖到三两银子。
按照王信的计算和计划。
平均每户牧民,一年供应二十余只羊,合计四两三钱银子;六头牛,合计十二两银子;最后是三匹马,合计九两,加上其余的一些特长,每年到手个二十六七两银子。
羊最不划算,但是牧民们自己也要吃,包括日常喝羊奶。
别看一年二十六七两比柴薪皂隶的年均二十两都要多。
但是商人把货物运去关外的价格高,比内地总体要高二到五成,甚至贵一倍,加上关外其实更容易遭灾,一场寒冬下来,往往几年都恢复不了。
王信心里清楚,现在可是小冰河时期。
只有让牧民能得到更多的储备,才能熬过小冰河时期,否则一年只十几两的话,不出十年,至少三成的牧民会破产。
总之。
军队在聚众昌有股份,同时也有采购权,可以直接从牧民中采购马匹,而且聚众昌有义务代购。
一千匹马也只要三千两银子,反而是沿途的运输成本不低于采购成本,并且会有不少的风险,很容易被沿途势力给“截留”。
至于鸟铳佛郎机之类。
王信同样有成本价采购权。
虽然如此,钱不能自己出,无论是朝廷还是内廷,干毛巾自己都要挤出一点水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