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拜谒(2/2)
但这已经足够了,能识字读写,放在伪清治下就是高材生了。
大汉打完了伪清,面对新占地盘遍地文盲的情况下,这些小学毕业生足够填补大汉当前最紧缺的基层官吏缺口。
至于知县、知府,那就更简单了。
大汉缺的永远只是镇长、分田官和农民公会,再往上的品官还真是不太缺的。
……
南京,四月夏。
大汉在荆州府的内阁诸部官员,已经分出来一半正式在南京常驻。
刘骏一身崭新绯色官袍,头顶乌纱帽,手持玉笏板站在队列最前,他的身后分别站了礼、吏、兵、工、户、刑、商、邮传八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官。
再往他们身后,是大汉能来的诸部各级官员,还有以前江宁知府袁树为首的伪清降官队列。
这些降官人数已经不多,因为当初公审判处的时候,不止杀了几千旗人鞑子,还杀了好些作恶多端的江宁府地方汉官。
现在这些还活着的,基本都是没怎么作恶,或者前脚刚调来,来不及作恶,后脚江宁就易主了。
这么一大票的官员,此时全都立在汉王府门前耐心等候。
大部分都穿的大汉官服,里面又夹着袁树这些降官的伪清官服,只是去掉了顶戴,大热天头上还裹了个严严实实的皮帽。
剪了辫子,全成光头了,实在不好看,只能裹着帽子了。
“汉王到!”
袁名曜临时充当了一把礼部传唱官。
“臣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万岁!”
“罪官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万岁!”
“……”
门口等候的官员不少,起码好几十人,几十人齐声高呼,声音还真挺响亮。
聂宇身上穿着极为正式的王袍,又有几个轿夫满脸紧张,正抬着一顶华丽异常的轿子。
这轿子之前是伪清两江总督乘坐,聂宇收复南京以后,轿子成了他的汉王府财产,总不好拆了废弃。
聂宇看了两眼,忽然笑道:“去牵孤的马来。”
礼部尚书顾景连忙上前:“大王……”
聂宇抬手制止:“今日孤虽是去紫金山拜谒祭奠明孝陵,但孤也是与我大汉子民,共同拜谒祭奠,祭奠我汉家天下。这坐了轿子,孤就只能看到紫金山里的明孝陵,而看不见孤的大汉子民了。”
此话一出,这还怎么接?
顾景只能无奈退了回去。
聂宇翻身上马,身侧的袁名曜高呼:“起驾!”
众多大汉官员跟随聂宇的座马步行,又有无数汉军士卒充当护卫营,负责在队伍的两侧和前方开道。
因为提前放出了消息,所以此时的南京城区街道,已经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士绅。
“来了,来了!”
“汉王,是汉王啊!”
众多百姓士绅见到骑着战马的聂宇,那一身威风凛凛的王袍,格外的显眼引人注目。
聂宇还微笑着伸手,对围观百姓士绅高举示意。
“汉王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围观百姓士绅纷纷跪下叩拜。
虽然大汉官府已经明确告诉他们,可以见官不跪,甚至见汉王也不用下跪,但他们还是自发性的跪了。
不是什么民心所向,而是汉王一来就免了他们之前的欠税,还杀空了作恶多端的南京满城旗人。
聂宇连忙挥手喊道:“大家快快起来,今日咱们只是去拜谒明孝陵,愿意来的可以跟来,莫要再跪了。”
聂宇喊话很大声,虽然没用喇叭,但不少百姓士绅还是听的清楚,陆续都站了起来。
这天底下居然还真有不要百姓下跪的官府,不要百姓下跪的皇帝!
不对,汉王还不是皇帝,那要是汉王将来做了皇帝,他们百姓苦哈哈的好日子不就来了。
聂宇一边挥手,一边缓慢骑马,这路已经快被围观百姓堵实了,即便有汉军士卒维持秩序,那也还是拥挤的很。
骑马骑到半路,聂宇觉得实在太慢,干脆跟手下官吏一起步行。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而紫金山则位于南京城外城区的东南角。
聂宇的队伍自汉王府出发,先走里仁街过承恩寺、洞神宫,再经太平街绕过南京满城,往东正好能通过太平门。
出了太平门,北边是玄武湖(后湖),南边就是紫金山。
紫金山的南麓,就是明孝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