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繁华”江南(1/2)
第374章 “繁华”江南
细数下来,居然还是大汉自己这边种的因。
因为大汉占了湖广粮仓,伪清粮食不足,被迫让江南田部分强制转为农田。
田变农田以后,为了维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同时也是地方官要贪污盘剥的那一份,所以农田依旧征收高额田税。
一来二去,百姓被压榨得活不下去,江南农田开始大面积抛荒。
就连那些占有兼并土地的大地主豪绅,也是放任百姓抛荒土地,只让家奴与核心佃户,精耕细作余下的田产。
至于已经抛荒的土地需要缴纳的赋税,这还用纳税吗?
听没听过什么叫飞洒、什么又叫诡寄?
说个冷知识,光头当年就是被地主飞洒,气不过去评理,反被诬陷给抓了起来。
好不容易使银子出来,之后便发奋一定要出人头地,把那些欺负自己的人都踩在脚下。
江南田大面积抛荒,然后地方官为了堵财赋缺口,继续变本加厉的摊派、加税,剩下的田跟着继续抛荒。
直到最后,土地抛无可抛,江南粮价也跟着土地的抛荒,越飙越高,高到地主都难以接受的程度。
嘉庆没有继续设立两江总督,属于政治上的让步,为的是稳住江南士绅,但漕粮的问题反而让江南士绅对伪清朝廷愈发不满。
江南士绅头上又没了两江总督压着,江南士绅作为地头蛇的权力变大,反而让伪清漕粮缺口变得更大。
不少士绅疯狂飞洒避税,地方官完全不敢管,也管不过来,生怕把这些掌握财富的士绅逼得造反了。
江南士绅造反不可怕,他们的战斗力很低的,但旁边有个大汉夹着,那就很可怕了。
大汉杀进江南前,江南的局势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
伪清越想稳住局势,偏偏局势就越稳不住。
南京的乞丐游民泛滥,便是江南士绅和伪清朝廷之间博弈的缩影。
聂宇问道:“林卿可有什么想法?”
林文昌说道:“大王要解决以上问题,无非就那么两点:
第一,分田垦荒。
第二,重定商业法。”
林文昌说着,润了润喉嗓,又继续说道:“先说分田垦荒,单纯的分田是肯定不够的,江南的土地就这么多。”
“前明初年,湖广尚未开垦出来,所以那时还不是湖广熟,天下足,而是苏杭熟,天下足。可现在不同,自从湖广得到开垦,国家人口增长恢复,江南的土地已经不再能够养活全国百姓。”
“就算我大汉现在全力分田,全部分完了土地,实际上也还是会有大批冗余人口。他们会得不到土地,只能留在城市,继续做乞丐或者游民,没有别的活路。”
之所以不能做工赚钱,这也是伪清留下来的遗毒。
伪清为了平衡地方,方便自己的控制和管理,继承了前明对江南的高压重税,甚至还犹有过之。
通过攫取江南的大量财富,去养活伪清的八旗贵胄,稳定那些羁縻控制的边疆地区。
一说到这些边疆,聂宇就很想笑。
他还记得后世的部分营销号,曾经度吹嘘伪清对国土的控制力是百分百,但实际上的伪清疆域,除了继承前明的汉地,能够做到基本实控以外,剩下的那些边疆省份,全部都属于羁縻统治。
偌大的藏地,伪清的驻军兵力只有千把人,然后算是官员的就大猫小猫两三只的驻藏大臣。
你管这叫实控?
还有新疆就更离谱了,伪清实控的新疆居然一直到了晚清才真正得到开发。
怎么开发的呢?
因为林则徐被清廷流放到了新疆,闲着没事干就帮新疆开发兴修了水利工程,那里到现在都还有“林公井”的纪念遗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