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前文的总结(1/2)
对前文的总结
老实说,没有玉小刚在武魂殿的剧情,这部作品会有更好的成绩,但那段剧情出现得太早,且我承认,就爽文而言,那就是一个毒点。
这个毒点将伴随着我这部作品,像是一个分流器一样,筛选掉一大堆潜在的读者。
我有两年的时间没写网文了,所以有些思维上的钝化,写生了。
这个毒点一度让我有弃坑重开的打算,但斗罗系列我之前开了四本,两本完结,两本切了,但完结的一本被禁了,以至于很多读者都以为我只写过一本斗罗同人,其余两本都切了,所以我写作很容易切。
这本要是在切了的话,那之前开坑就更难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成绩如何糟糕,最好还是把它写完为好,但我不会做一定写完的承诺,因为这是一个debuff,十本承诺写完的书里有九本最后还是切了,你的承诺只会给你写作的过程增添一个心理负担而已。
相信能坚持看到这儿的,都已经是神农尝百草,百毒不侵了吧。
我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我会写武魂殿那段剧情呢?
其实作者说一下心理真实的想法,那就是我想要耍一个活,我觉得比比东,千寻疾,玉小刚三人的互动模式中其实很有趣。
整个斗罗系列为什么反派的形象会比主角还让人深刻呢,原因是人物维度复杂,什么是人物维度呢,就是人物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比如,一个人表现得极度自负,但其实内里却是一个自卑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物的维度。
就拿比比东举一个例子,比比东有多少个维度呢:
1:外在的平静,内里的疯狂(比比东最初出场的形象,以及之后形象变化)
2:对千寻疾的尊敬到恨
3:对千仞雪的矛盾性(厌恶与爱)
4:从纯真到堕落
5:少女时代的比比东是一个少女的形象,但她有两个丑陋邪恶的武魂
6:从美丽到最后的丑陋
剩下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个成功的,立体的人物,他起码得有一个维度,维度越多的角色,越令人印象深刻。
斗一的世界里,维度最多的角色是千仞雪和比比东,反派的维度超越了主角,你套用我这套逻辑去放在主角团你会发现主角团的角色形象很扁平,有的只有一个维度,有直接没有维度。
但比比东,千寻疾,玉小刚这三个角色在原著中剧情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比比东是一个白眼狼,千寻疾是一个睁眼瞎,原著的设定其实很垃圾,但番外的设定在看来就很好。
为什么我说升华了千寻疾和比比东这两个角色呢,因为,他使得这两个角色的人物维度更多了。
但人们接受了原著的设定,自然也就抗拒了番外的设定,认为这是在给玉小刚洗白。
在我看来,如果玉小刚让比比东爱的如痴如醉的原因不是自身的人物属性,那么这个人就真是废死了。
回归到原点,就是静谧思想没有转过来,还没有回到我在写爽文的剧情,我想利用番外的设定,复现比比东玉小刚相识的过程,来练一练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