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亲家也要明算账(1/2)
第179章 亲家也要明算账
李斯站在一旁回道:“将士们在回来的路上了,半个时辰就到,今年冬猎收获颇丰。”
闻言,嬴政笑着点头。
李斯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不到半个时辰,冬猎的大营外一车车的猎物被带了进来。
皇帝出来冬猎有时也不会真的去山林中骑射,反倒是看着将士们冬猎回来的成果,皇帝就尽兴了。
而这些成果也都是属于皇帝的。
李斯看着皇帝将猎物都分了下去。
待猎物分完,有人献上了一整张的熊皮给皇帝。
过了午时,大营中炊烟四起,烤肉的香味弥漫整个营地,迎风也飘出了数里地。
嬴政拿起一片切好的肉,放入口中咀嚼着,目光还在看着一卷文书,看着最近的国事。
李斯将烤好的一大块肉递给一旁的将士,问道:“那熊皮是从何而来的。”
“回丞相,那是在河西走廊驻守的章邯将军送来,听说他们在祁连山看到了一头熊,这熊叫作祁连熊,听说此熊吃人,章邯将军发现这头熊时,此熊受了重伤。”
“章邯将军是个颇有胆魄的人,给这头熊治伤,而后熊每隔几天都会将猎物放在将军的家门前,天黑送来,天亮就走,只可惜那天这头熊似乎被其他的野兽咬伤,垂死在了章邯将军的家门前。”
“章邯将军觉得此祁连熊伤口众多,是遇到了狼群,后来果真在山上找到了狼群,有数十头狼,其中还有一头狼王,此熊力战狼群而胜,此熊皮也能护佑皇帝。”
李斯听罢,又将另一块烤肉也送给了这个护卫。
这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故事,李斯望向还在专心看着文书的皇帝,那漂亮的熊皮就披在皇帝的身上,那灰白的须发与黑色的熊毛混在一起。
现在的皇帝已是白发比黑发多,李斯思量着已是皇帝三十四年。
其实,皇帝已是近五十岁了,当初一次着凉风寒之后,皇帝的身体便不是太好,偶尔还会觉得寒冷。
李斯觉得自己也年老了,当年的秦国旧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人世。
有些时候,李斯也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李斯。”
听到皇帝又呼唤自己,李斯走上前行礼。
“扶苏要在来年入秋开始考试,还未拟好诏命?”
“公子说诏命是告知天下的人,今年已休沐,等来年开朝会与朝中众臣商议。”
嬴政点着头,也看完了卷宗。
李斯还是看了一眼,皇帝所看的卷宗,这是有关渭南建设。
“扶苏要将你们这些人的子嗣远调边关,你是如何作想?”
“臣自当听从公子吩咐,臣等若不这么做,这天下的县吏如何能服从,公子又如何服众。”
李斯十分真诚地讲着。
嬴政面带笑容。
李斯的儿子确实就是在边疆,就守在西北的河西走廊。
就连王翦的孙子也在北方。
有了这两人的子嗣待遇,倒是也能服众,将来天下的县吏说起来,有了李斯这个榜样,也该顺利施行。
当初李斯第一次听到公子这么说,就怀疑过公子让李由去西北是不是早就打算了。
“近来臣还听闻了一件有关公子的事。”
嬴政沉声道:“什么事?”
李斯道:“近来公子提倡开垦关中与陇西,如今看来颇有成效,现如今公子又让人们多种树,每年要种一万棵树。”
嬴政嘴里嚼着肉片,没有多言。
在皇帝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吧,也不用太过刻意地提及。
李斯又觉得每年种一万棵树,能够成活的应该也只是一部分,种一万棵树倒也不是难事,发动关中各县的人手就可以了。
有人说公子扶苏让叔孙通在渭南种一万棵桑树。
那是因从叔孙通在商颜山下教书开始,每一个出师离开的弟子都会在商颜山下种下一棵桑树。
现在的敬业渠边,种的最多的就是桑树,每年夏季黝黑的桑葚吃都吃不完。
又有人说,公子扶苏给西戎河谷取了一个名字,那个地方现在是秦人的地盘,已建设郡县,听闻就叫作河西走廊。
有人议论着秦军在马鬃山痛击匈奴骑兵的事迹。
还有人说章邯将军也在河西走廊种了很多桑树,听说西北的边关的桑葚更大更红,章邯在河西走廊种了百万棵桑树。
河西走廊确实有百万亩沃田,但要说种百万棵桑树还有些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