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无为而宣(2/2)
但张说他们在内部也强调,这属民间学问,科举是不会涉及到这些学问,也确定官员无须学习这些学问,反正就是一切都不变。
其实就是类似于给个弼马温,打发掉他们。
而这个定论,大家也都能接受。
但这与李隆基的想法,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这么搞的话,等于是将道家拒之门外。
于是李隆基悄悄将自己的宝贝侄儿召入宫来。
“姑父。”
王熙为难道:“先生就是这么性格,他是真不喜欢王叔叔那么做,而且先生真就是那么认为的,如此类学问,就不应该让官员去学。”
李隆基闻言,不禁稍稍皱眉。
王熙立刻又道:“不过姑父放心,侄儿可没有忘记姑父交代的任务,侄儿是另有打算的。”
“哦?”
李隆基精神一振,“你有何打算?”
王熙道:“就是王叔叔他们。”
李隆基道:“此话怎讲?”
王熙道:“姑父可知王叔叔他们最近在忙什么吗?”
李隆基笑道:“肥料。”
“正是。”
“那法子真的有用吗?”李隆基又急急问道。
王熙道:“姑父有所不知,这都是咱们研究出来的,是一定可行的。侄儿也从中领悟到一套道家的宣传方式,无为而宣。”
李隆基略显疑惑道:“无为而宣?”
王熙点点头,“对啊!当初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靠得就是权力,这与儒家思想是比较契合的,但这用在道家身上,可就不适合,还会显得格外别扭,到时执行起来,肯定就不是无为而治。因为道家可以讲究顺其自然,潜移默化。”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王熙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像汉武帝一样,去独尊道家,让道家成为主要执政思想,可道家又是讲究无为,执政的时候,就会显得十分拧巴,弄来弄去,就还是以儒家一套,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推道家,怎么也推不上去,因为道家思想就没法推。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王熙道:“什么叫做无为,这书上都说了,就是什么都不做,顺应天道,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宣传道家思想,必然也要用道家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做,让道家深入人心。”
李隆基道:“但这与王毛仲他们有何关系?”
“关系可大了。”
王熙道:“只要王叔叔他们成功,必将是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因为那可是肥料,影响甚大,其中不好的规则也将会随之发生改变,而这将是潜移默化的。
就好比纸张,它的出现,就改变了许多规则。
到时官员们若想再取得成绩,也必须在这个规则下行事,看似什么都没有变,但其实什么都会发生改变。
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习道家思想。”
李隆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这岂不是要很久。”
王熙道:“按理来说,是要挺久的,不过有侄儿在,侄儿是会宣传的,侄儿到时会去添上几把火,姑父放心就是。嘿嘿。”
李隆基哈哈一笑,“姑父当然相信你能做到。”
无名学院。
王熙道:“陛下肯定会强力支持王叔叔他们,接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皇甫僧念道:“如今我们算是有些空闲了。”
李诫满凑了过来,“上平康坊转转?”
王熙鄙夷了一眼,“这么多小师妹在,你还去平康坊。”
李诫满哼道:“我可比不了你,自从玲珑他们成了我们的小师妹,我倒是畏手畏脚,哪像你,成天跟着那薛宝儿卿卿我我。”
王熙得意地摇摇头道:“你这是羡慕。”
“是,羡慕你这脸皮。”李诫满撇了下嘴。
皇甫僧念道:“我说得可不是这些,你们难道忘记我们上回受得奇耻大辱吗?”
李诫满惊诧道:“我们何时受过奇耻大辱?”
皇甫僧念道:“就是雀哥儿的小姨。”
“那也算?”
“不算?”
皇甫僧念皱眉看向他。
李诫满忐忑道:“算算就算吧。”
抛开女人不说的画,他心眼是远没有皇甫僧念那么小,唯独在女人这事上面,这胖子就非常计较。
王熙问道:“你有何想法?”
皇甫僧念道:“我最近仔细调查过你小姨的买卖。你们也应该都知晓,你小姨原本是做得琉璃的买卖,而琉璃又是许多权贵最喜爱的玩物。
凭借这一点,你小姨与各大家族搭上关系,慢慢的,获取他们的信任,帮他们购买一些域外的珍宝,同时又帮出售一些我中原的物品,其中包括茶叶、丝绸,陶瓷,等等。”
李诫满道:“这些我们都知道。”
皇甫僧念道:“我的意思是,这些关系,其实非常不稳固,他们相互之间可也有竞争,就犹如那苏秦连横,如果我们要报仇,最好的方式,就是破坏你小姨与这些家族的关系,我们才能趁虚而入。”
王熙思索一会儿,道:“如果是这么干的话,那首先得了解清楚,我小姨的具体势力,否则的话,可能会玩过头。”
“我已经调查清楚。”
皇甫僧念从袖中掏出一块白布来,展开在桌上。
王熙探过头去,瞧了瞧,忽然一愣,“哦张相公的夫人也在其中。”
皇甫僧念道:“张相公娶得是元家的女人,而元家又是鲜卑大族,因此张家的营生,也都是张夫人在管,或许你并不知晓,其实那张相公的财富可能不在你家之下。”
王熙惊诧道:“是吗?”
皇甫僧念点点头,“相比起张嘉贞而言,张说可并不清廉,只不过他一直是通过他夫人去经营这些事。
许多土地,都是经过元家转手,再算入张家名下。”
王熙震惊道:“你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
皇甫僧念道:“你猜。”
王熙细一琢磨,“你爹?”
皇甫僧念点点头。
那边皇甫尚德是一直保持与皇甫僧念的联系。
李诫满道:“但这回咋没有人告状?”
皇甫僧念道:“很简单,因为没有证据,元家非常擅于经商,在这方面是非常厉害的,而目前张说在朝中风头无两,这与张嘉贞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谁敢去得罪他?”
李诫满看向王熙,“雀哥儿,你打算怎么做?”
王熙笑道:“有仇必报,是我们的风格,肯定是要好好报复一番,不过这里面牵扯到这么多家族,而这些家族与咱们家的关系都非常不错,玩归玩,但是得慎重,咱们只求报复我小姨,而不是将这一股势力给葬送了。”
紫霞夫人是真没有想到,他们现在还惦记着要整自己,此时,她还在忙于美人酒的事。
她做买卖历来追求完美。
关键她要顾着一个很大的盘,故此事事得表现的完美,要做得漂亮,才能够让那些家族对她更加信服。
“两百多家?”
紫霞夫人略显惊诧道。
广盛道:“这还只是那些有店铺的,其实在乡里还有许多百姓自酿。”
紫霞夫人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高祖时期,就已经下令,关中严令禁止用粮食酿酒。”
广盛道:“是有这条禁令,如今也没有被废除,在贞观时期,控制的还算不错,等到后来天后执政,大家生活都非常奢靡,且好酒之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禁令是越来越难以维持。除非.!”
紫霞夫人问道:“除非什么?”
广盛道:“除非遇到天灾,粮食吃紧,朝廷才会严格执行这条命令,记得在高宗皇帝时期,就有过好些回,不过今年显然是一个丰收年。”
紫霞夫人沉吟半响,道:“即便是丰收年,若无江南来的粮食,仅凭的关中的粮食,还是无法满足长安所需。”
广盛一惊,道:“夫人是想从河道上做手脚?”
紫霞夫人道:“不可以吗?”
广盛忙道:“这其中风险太大了一点,影响粮道可能会导致满门抄斩。”
紫霞夫人道:“我们不需要去破坏粮道,只需要制造一些问题,延误粮食入长安,然后再制造一些恐慌,迫使朝廷严查民间私酿。
如此一来,我们的美人酒便可在一年之内,拿下整个关中,同时他们的葡萄、石榴通通都得卖给我们。
其实这样对国家也有利,到底少拿些粮食去酿酒,就可以少运一些粮食,地方官府支出就少,百姓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
ps:天气变化,鼻炎又来了,今天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