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感慨悲歌(2/2)
陈绍这次走的不急,缓缓东进的马车,来到无定河畔。
一行人从渡口处登船,要试一试杨成挖掘的运河。
张开风帆之后,河水滔滔,浩渺的天际,一行大雁翩然而过。
两岸很多的农夫,正挥舞着镰刀收割牧草,垛在一起,从船上望去,好像一个个山丘。
大家瞧着河里的这艘大船,也都好奇地观望。只见船的两侧各悬一面旗帜,左边定难军节度旗帜,赤红如血;右边是灵武军大旗,黑黄相间。
右边旗杆上一面墨绿的大旗,上书斗大一个“陈”字。
陈绍的地盘大的离谱,但是官职和爵位都不高,和小种差不多。
这也是大宋的惯例,你权力够大的时候,就不会给你太高的官职;同理,你官职爵位足够高,也就失去了权力。
同样是割据势力,折家的家主折可求,此时也只是依家族传统世袭知府州事,武职阶官更是只有正七品的右武大夫。
爵位是从五品的武功县开国男。
实际上,却是统领麟州、府州、丰州的三州边防,权力更是大到没边,在这三州内就是土皇帝。
而童贯,封了王爵之后,马上卸掉了他的权力,即使是个皇帝家奴的宦官,也不能免俗破例。
陈绍站在船上,看着沿途的风景,大虎站在他身边,陈绍好奇地看了一眼,发现大虎竟然不晕船。
陈绍还以为这种猛汉,总会有短板的,比如李逵上船之后就晕。
他笑着说道:“大虎啊,坐船的感觉怎么样?”
“和骑马差不多。”
随行的许进也从船舱内走了出来,见到陈绍之后,一边往这走,一边说道:“节帅,秋日风寒,江上尤甚,不宜在船头久站。”
陈绍不置可否,笑着和他一起,来到船内一个房间。
陈绍瞧他桌上摆着一些军报,拿起来看了一眼,都是自己瞧过了的,无非就是平州的战事。
“张觉这次可能危险了。”许进叹了口气,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陈绍点头道:“张觉啊可惜,可惜,他离我们太远,离汴梁太近。”
即使是想救,都爱莫能助。
“短短几个月,完颜宗望带着同样的兵马,竟然能打出如此差距来。听说那完颜阇母也是一员猛将,灭辽时候屡立战功,如此看来,宗望岂不是还要更厉害?”许进啧了一声,继续说道:“将来,可能会是我们的大敌!”
陈绍深以为然,这完颜宗望确实厉害,他是阿骨打的次子,号称大金二太子。
后来侵宋的时候,就是他的东路军,放弃传统太行山隘道,沿河北平原直插汴梁。
利用宋军“黄河天险”心理盲区,冰面夜渡黄河。
结果仅6万兵7天破汴京西北防线。
没有他,靖康之耻可能就不会出现,他两次围住汴梁,却不是强硬攻城。
而是不断拉扯,迫签《三镇协议》后主动北撤,减轻女真的后勤压力。
释放主战派李纲,加深宋廷内斗,最后4000轻骑昼夜疾驰300里,在亳州抓获宋皇室。
好消息是,陈绍知道他命不长,三十来岁就没了。
这王八蛋要是活着,比宗翰还难对付。
说起平州的事,即使是在万里之外的船上,也有些悲戚的气氛。
陈绍不想再聊,起身回到自己的船舱,恰好碰上金沫儿来给自己送衣服。
船行的很快,河风一拂,吹得她衣袂飘扬,肩后披风更使她凌风一般。
腰带扎得小蛮腰儿迎风欲折,胸前轻衫被风吹的紧贴身上,现出优美饱满的轮廓。
眼看她臂弯中挎了一件黑色红边的大氅,被吹得纤腰欲折的模样,陈绍笑着拿起大氅,没有自己穿,而是给她裹了起来。
金沫儿嫣然一笑,只把一双纤手紧了紧披风,跟在他的后面进了自己的船舱。
自家老爷时不时的小关心,常常让她高兴好多天。
这次去银州,陈绍只带了金家三姐妹随行伺候,其实也是让她们回趟娘家。
不知道羌人有没有这个风俗,反正三姐妹都挺开心。
地上铺着一张从西州送来的地毯,其他两姐妹都坐在上面,不知道在玩什么游戏。
陈绍坐在两人中间,吹了一会河风,这时候确实感到有点头疼。
他不禁有些想念起师师来,要是师师在的话,肯定不会让自己吹风到头疼。
他枕着金叶儿的大腿,说道:“我眯一会儿。”
“老爷不脱衣衫,哪能解乏。”
陈绍一想也是,站起身来,任由她们帮自己脱去衣衫,铺好被褥。
陈绍随手拽了一个,抱在怀里就开始小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