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伐辽谢幕(求追读 求月票)(1/2)
安肃军。
当胜捷军的溃军已经收拢好,追击的辽军也已退去。
王渊突然发现,身边那个小个子监军刘一横不知去向了。
王渊先提出了一个假设:“方才风雨已经彻底停了,但是进城前,视线之內都已经没有人了,刘押班会不会是走错了路?”
辛兴宗摇摇头:“大军全在往南走,刘押班又早就知道我等今日要往南走,怎么会走迷路了。”
王渊又提出了一个假设:“刘押班往日里都在入內侍省供职,不善骑马,也许骑得太慢落在后面了?”
辛兴宗又摇头说:“连步兵们都已经到了,刘押班再不善骑术,也早就该到了此处了。”
王渊喉头一动:“难不成,刘押班叫辽军杀了?”
此话一出,四座皆惊。
王渊是童贯的亲戚,刘一横是童贯派来监军的,又是童贯的义子,所以一向里刘一横虽然用鼻孔瞪其他人,唯独和王渊的关係不错。所以王渊確实是关心这个小个子太监的生死,但可能在坐各位之间也只有他一个人真的关心刘一横的生死。
辛兴宗虽然受童贯大恩,外人看来是童贯的心腹,但是其实也不过是童贯的棋子。所以辛兴宗一是为身边少了一个监视自己行动的人而喘了口气,二是担忧折了童贯的义子会不会被问罪。
刘延庆和辛兴宗的心思很像,只不过现在满脑子封王的春秋大梦,对刘一横的死他是庆幸多於担忧的。
刘光世嘛,就不说了。
眾人心思各异,沉寂了一会儿之后,刘光世带头说到:“刘押班不似我等有隨身亲兵,不善骑术,也不著甲,更不会防身之术,要是叫辽军追上了,只怕確实九死一生啊!”
辛兴宗眉头紧皱:“若是刘押班当真死在撤退的路上,只怕童枢密要怪罪下来的,毕竟撤退的命令是刘太尉亲自下的。”
辛兴宗还是老辣,嘴上说的是担忧,实则把责任当眾撇清,撤退是你刘延庆提的,你小心点吧。
刘延庆是多老的油条了:“辛统制此话何意,莫不是指责我害了刘押班?”
“末將不敢。”辛兴宗嘴上说著不敢,脸上却一脸玩味,仿佛在说,你品,你细品。
“哼,刘某是宣抚都统制,说起来是宣抚司里的差遣。刘押班是西路军的监军,是你辛统制在统制西路军吧?”
“末將是西路军统制不错,但刘太尉莫要混淆了情形。刘押班可不是西路军的监军,是胜捷军的监军,刘押班上任之日,末將还在胜捷军担任鈐辖。正是刘押班亲自带来的军令,解了在下的鈐辖差遣,回宣抚司听命。说起来,末將也是宣抚司里的差遣……”
辛兴宗话说到一半,又扭头看向刘光国。
“胜捷军都总管不正是令郎嘛。按刘太尉的逻辑,既然刘押班是胜捷军的监军,那是不是刘总管该负责呢?”
一旁听著热闹的刘光国突然发现火烧到自己身上了:“哈?我?”
刘光世看屋里吵得不可开交,赶紧插话:“诸位不要爭执了。当今之计应该是派出多路快马去寻刘押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