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伐辽谢幕(求追读 求月票)(2/2)
屋內眾人一时又语塞,刘延庆和辛兴宗吵得激烈,却都只顾著撇清自己的责任,却忘了去找找人到底去哪了。
倒是王渊先接话:“刘鈐辖说得对,说得对,我这就去安排。”
“不必了,王统制奔波一日,我在安肃军休整了一天,我去安排人手即可。”
说完刘光世扭头就要出门,却在门口差点迎面撞上正要进来的张宗顏。
两人四目相对,一时愣在原地。
刘光世奇怪张宗顏怎么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他对著张宗顏好一阵挤眉弄眼,发出无声的抗议与警告:“你怎么不按剧本走!”
张宗顏也很无奈,原本应该在城外等著和刘光世一起去收尸的他只能赶紧匯报了这个插曲:“稟告刘太尉、各位统制,选锋军指挥使韩世忠率军回城,带回了路上遇见的刘押班的尸身……”
大家听见这话,都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真的死了?!”
张宗顏赶紧回稟:“刘押班身中辽军四箭,箭箭穿心,早已无救了!”
虽然出了点小插曲,刘光世也赶紧把戏演完,开始捶胸顿足:“哎,刘押班公忠体国,为保我西路军、为保大宋,在范村主动提出让我西路军转进安肃,以待宣抚司进一步军令。刘押班自己却为了掩护大军,亲自断后,壮烈殉国,实在是我等之楷模!”
刘延庆和辛兴宗听见此话,赶紧顺坡下驴:“正是、正是,若非刘押班阵前出了撤退的妙计,我西路军折损怕是要更多了。刘押班有大功,我等定要上奏宣抚司、上奏朝廷,厚葬!厚葬!”
。。。。。。
雄州城。
童贯派出了三千河北禁军出城支援东路军,正是希望作为生力军顶住辽军的攻击,给东路军以喘息之机。只要东路军能缓过来一口气,背靠雄州扎下阵脚就无需担忧了。
但出乎童贯意料,这支河北禁军完全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前线一触即溃之后四散奔逃,彻底带走了东路军最后的士气。
这一下不管种师中、杨可世、王稟等人如何努力,东路军再也聚不住了。恐惧犹如瘟疫一般从前线蔓延到雄州城下拒马边,大军彻底溃散而去,雄州城不开门,就往南、往西、往东逃窜。
萧斡里剌带著骑兵也四散开来,分头追杀。
乱兵奔逃,毫无秩序可言,东路军再也无力抵抗,连带那面“陕西诸路都统制种”大纛也轰然倒下。
萧斡里剌又追杀了半日之久,从雄州开始,向东追杀到霸州,向西追杀到临近安肃军,向南追杀到塘泊(大致是今天的白洋淀)。
宣和四年六月初三夜,当萧斡里剌的骑兵结束追杀,开始返回辽国之时,这场罕见的大风雨终於彻底停歇,只在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留下无数宋军尸骸。
月光下连绵数十里的尸堆微微起伏,六月初的塘泊本应蛙声阵阵,而今夜却只剩下沉寂。
当战报传回东京城,惜字如金的史官,只为这精锐的西军留下一句“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六月初三日,西路军退据安肃军,东路军雄州城下大溃败,辽军追杀数十里后方才折返,宣和四年的第一次伐辽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