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收购成功】(1/2)
郑裕彤早几年就邀请滙丰前大班沈粥任新世界董事。这可能是滙丰助备怡原因之一。更重要的一点,自从1965年滙丰收购恒生,恒生一直想摆脱滙丰的控制,结果滙丰把恒生的控股权增至61%,令恒生永无翻身之日。
因此,在滙丰高层看来,何善衡等人虽是旗下公司的大臣,却不是“忠心耿耿”的大臣。
当年滙丰对恒生的收购,仍属善意,只派出4人担任恒生董事,恒生的人事及管理仍维持现状。现在,滙丰虽助备怡收购恆昌,却难使备怕保持“善意”的高姿態,而要备怡收购后动手拆骨。
滙丰的贷款条件是,一俟收购成功,即將恆昌的部份资產分拆出售,套回现金,偿还一部分贷款。备怡的三大头首先想到的是,將恆昌的海外资產开刀剔出。接下一步想到的是,即已拆骨,索性一拆到底——將恆昌来个五马分尸,卸为三大块。
据消息灵通人士称,拆骨之后,郑裕彤的周大福与新世界得恆昌的物业;林氏兄弟控制大昌的汽车代理权;徐展堂则取粮油等贸易业务。
何善衡等闻讯后大吃一惊。一则为跟隨他们多年的老部下的生计担忧;二则恒生是他们一手创建,井苦心经营才达到今日之规模的。
元老们敬业如神,希望后继者能將恆昌的业绩发扬光大。现在,老友郑裕彤、谊子林秀峰等竟生拆骨“歹念”,岂能不痛心疾首?
“泰富集团重新送来报价,他们愿意出300港幣每股,你们如何看?”何善衡开口说道。
此时他的內心,已经倾向出售,因为泰富集团已经许诺,交易完成后不久,就將恆昌大厦以十亿的价格卖给他。
这座大厦可以用於他的家族收租,可谓稳当的固定资產。
梁球琚是个慢性子,並不急著出售,而是说道:“价格虽然理想,但对於恆昌的那些老部下,又该如何安排?虽然他们说善待,但我们却不能不表示对这些老部下的爱护。所以我建议,拿出一部分钱以『养老金』的方式,发给1987年入职的员工。”
他无儿无女,但不代表没有牵掛的人,恆昌那些老部下便是他的牵掛之人。
如今泰富集团的报价,依旧和恆昌行的资產值相差7亿多,所以他打算发『养老金』,降低现金比例。
何善衡虽然得到了好处,但也不会明著照顾,他说道:“这个倒是可以有的,我们先发一部分养老金和分红,再试探试探泰富集团的诚意。若是他们还有意收购,便可以考虑他们。”
好傢伙,何善衡、梁球琚不愧是慢性子的人,哪怕如此价格,依旧要榨出最后一滴油。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泰富集团。
“老板,恆昌那边打算发放1.7亿港幣的养老金这些恆昌元老,看来非常不好对付!”陈伟忠、何方塘联袂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
林正杰抬头,眼里並没有感到奇怪,在他看来何善衡、梁球琚都属於老奸巨猾,不会轻易答应收购的。
前世不就是如此,恆昌行在发放了1.7亿养老金,以及分红七八亿港幣后,依旧找到一个好买家,卖出了330港幣每股。
如今林正杰赌的就是,要在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打击伊拉克之前,可以完成这笔交易。而价格,他就只能给3000港幣每股。
因为在这之前,油价大涨的情况下,恆昌行的业务还是受到影响,全球经济亦不容乐观。所以,何善衡等人,更有可能出售。
一旦过了明年4月,那么泰富集团也只能主动收购了,他不想和华信竞爭,甚至会倒戈到华信的阵营;因为他也需要拉拢华信,为以后在內地的利益做出妥协。
“没关係,看他们的意愿,恆昌行不是我们的必买品。当然,如果能在今年完成交易,也是可以的。”
就算恆昌元老分走一些现金,但恆昌一年的利润是10亿。
如今以六倍多的市盈率收购,依旧非常划算。
再说,分走部分现金也是合情合理,只要不学前世a股上市前掏空企业就行!
“好的,我明白了!”
末了,林正杰对陈伟忠说道:“鸭脷洲的海逸半岛项目,要盯紧点,无比要在九七中全部售空。”
“好的,整个计划都做了演示,绝对不会出紕漏的。”
这个项目就是港灯旗下的『鸭脷洲发电厂原址』,在1989年暴跌后,林正杰第一时间和港府谈了『补地费』,一同谈的还有和中电合作的『鹤园总厂』。
相当於,泰富集团介入了香港的两大电厂的发电厂原址的项目,虽然没有李家成当年谈『黄埔园』的低补地费,但也比其他地產商给予了优惠。
在这两个项目中,泰富集团占股都是50%,而港灯、中电只需要出地皮,其它一律不需要开支,也坐享50%利润。
这样一来,泰富集团也算拿下两个『大型屋邨』的项目!
从1989年底谈妥,今年开始动工,明年(1991)4月份开始销售,1997.6销售完毕,这一切都在计划当中。
凭藉这方面的本领,泰富集团在销售楼盘都占据优势。
比如在1989年的销售计划中,前面5个月销售了七成,后面7个月销售了三成;这样的配置,就是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达到了『货如轮转』的目標。
10月伊始,国际石油已经飆升至40美金每桶,大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在这种关键时刻,恆昌元老总算决定卖盘,价格依旧是300港幣每股;但在这两个月中,恆昌行先是分红4亿港幣,其后又发出1.7亿港幣的养老金。
这样一来,他们相当於给恆昌行减磅,再反过来继续和泰富集团谈收购,要价依旧保持在300港幣每股。
泰富集团还是答应了,因为恆昌依旧是一家盈利10亿港幣的大型企业。就算被恆昌元老分走6亿港幣,现金流加股票依旧价值10亿。
特別是其中1.5%的恒生银行股票,若是等两年,市值也会涨上去。
双方的交易,很快达成,隨即在香港掀起巨大的舆论影响。
这几年,泰富集团一直通过收购来扩大,如今已经是庞大无比的『集团系』企业,让人望而生畏。
“泰富集团的下一个目標是谁?”
“香港已经没有什么目標,泰富集团应该要去海外发展了吧?”
一时间,议论纷纷。
泰富集团中心。
林正杰和陈伟忠、何方塘,正在办公室里开会,他们的面前摆著的事恆昌行的资產情况。
“何副总裁,你这次负责泰安企业、恆昌行的合併、资產调整。”
擅长財务的高层,自然也会擅长资產结构重组。
一般来说,適合做总裁的,优先是金融、法律专业的;当然还有一种,那就是一步步经营爬上来的高层。
何方塘的水平,不低於袁天凡,虽然只是港大毕业的,但也曾经出国深造过;更何况,他一直跟著泰富集团成长,更了解集团系的经营。
何方塘连忙说道:“好的.我最近已经有一些看法,就是將『泰安企业』组建成一个泰富集团全资的『多元化』子公司保留恆昌行的品牌,隶属泰安企业,然后负责经营贸易,包括汽车、粮油、食品等贸易业务將恆昌行的物业资產,划分至泰富商业地產管理公司.等到明年,再將恆昌大厦卖给何善衡,確实该晾一晾何善衡”
確实该晾一晾何善衡,让泰富集团损失六亿资金,虽然这个也算『合理』!
至於『违约』,林正杰也不屑去做,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何况区区一座大厦而已,答应了別人,就交易给別人。
更重要的是,后期要拆股恆昌行企业,以及辞退那些养老的恆昌老员工,都会有影响;若是何善衡得到好处,自然也不会发话。
林正杰说道:“持有的股票,直接交给集团投资部门,和其他股票投资一起管理。”
泰富集团在去年,开始投资香港企业的股票,不过都是通过认购新股、优先股的方式来投资的,並不是从股市中购买。这样投资的好处是,第一是提高泰富集团在香港的影响力,第二是可以获得投资的渠道。
“好的”
將恆昌行的事情安排好之后,林正杰心情放鬆起来。
恆昌行收购一共了66亿不到,但一年就可以盈利10亿出头,仅需要6年就可以回本,也就是在九七前回本。甚至,还可以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套现一些物业和股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