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言行不一(2/2)
赵基敛笑,起身从西阁窗口眺望仓阁改建工地:“名声我想要,风险我又不想要,实在是为难。”
他转身看裴秀:“人是善变的,困守孤城死掉的臧洪,才是烈士楷模,自可留名竹帛之上,虽死犹生。若將他救出来,以后难免会变成我这样,实在是不好。”
见他自我调侃,裴秀想笑又觉得不该拿臧洪说笑,就去看贾。
贾翊面露微笑,侧身对著窗口方向:“侍中可有决断?”
“嗯,上报天子,请天子下詔,召西河、雁门、代郡各出步骑,隨我救援臧洪。”
赵基脸上没有笑容:“侍中种辑久在河內,赵岐往来於袁曹之间,如今又在襄阳,自天子以下,谁不知东郡臧洪之事?”
臧洪不是蚂蚁,是討董联军文的主要起草者,盟誓天地的演讲者。
又是反抗袁绍而举兵,可朝廷为了获取袁绍、曹操的支持,一副不知情的模样。
可以这么说,朝廷已经默许了臧洪的消亡。
所以赵基也猜测赵老头儿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只是乡人求到面前,必须把场面做到位。
哪怕老头儿是真想去救臧洪,赵基即便答应,也会磨磨蹭蹭,
听了赵基的这句话,裴秀彻底死心,对朝廷那点希望算是消亡了。
此前能默许藏洪的消亡,以后自然会默许或主导河东的消亡。
赵基眯眼远眺西边龙山,个人敬佩臧洪是个人的事情,何况此前並无交情,
贸然出兵奔袭两千里,是拿自己的亲友、伙伴、部眾的性命当儿戏。
贾谢询问:“侍中要进討高干?”
“是,要给袁绍找点事情做。如今公孙瓚避居易京沉酒酒色,袁绍独大於幽冀之间,各处景从,袁绍膨胀的太快了。必须出杀招,给他一巴掌,这样或许才能激起公孙瓚的斗志。”
赵基回头看贾翊:“他一个假刺史,还敢派使者入朝,真以为朝廷是他舅舅家的?”
作为目前朝廷的守护者,收拾高干,提升朝廷的威望,也会提升自己的威望。
藉助战爭,迫使西河、雁门、代郡出兵助战·没別的意思,不是真指望这些军队作战。
只是想抽兵过来,免得这些郡在背后搞事情。
同时这些军队过来,立下功勋,自己就能调整人事,拉拢人手;即便没有功勋,也有苦功在,自然能拉一批人过来。
因此这次徵召范围不能局限於西河三郡,就连上郡、北地郡也要遣使徵召。
能来多少是多少,只要肯来,与带队军吏、汉胡豪强缔结情谊,那这些郡就是自己的辐射范围。
贾谢也是认同这个方略的,远交近攻永远是军阀壮大的不二法门。
赵基不认关东的那一套价值体系,这才是让贾翊最为欣慰的地方。
略沉吟,贾翊就说:“今夏麦將收,可遣使关中。另遣使者联合张燕,有张燕相助,河北兵马入援上党,则粮道不安。为保护粮道,必层层驻军,耗费极大。”
张燕是出了名的討厌袁绍,黑山军联盟基本上已经瓦解,也就打袁绍时还能拧成一股绳。
没別的原因,因为黑山军各部绝大多数都是冀州人皇甫嵩军管冀州时,他们打不过皇甫嵩,只能避居太行山各处山谷,招降后才安定下来。
当代人都还活著,正值壮年,谁不想打回家乡?
所以不是张燕敌视袁绍,而是黑山军上下敌视任何一个冀州的统治者。
黑山军代表著人口与武力,可他们已经丟失了由宅,由宅为当地的豪强邻里侵占。
谁抵御黑山军,谁就能获得冀州人的支持。
这个逻辑下,黑山军谁当盟主,都无法与河北之主联合。
此前赵基也向张燕派遣使者,想要借兵五百,可张燕没有回应。
现在形势不同了,张燕必须重视赵基的声音。
开战之前到处许诺拉盟友,赵基很理解这种操作。
別说弘农的段煨,就连李催,也是可以谈一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