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造梦的艺术(2/2)
而徐风却很激动,她当年之所以被陈大导的才华所倾倒,无非就是因为看了陈大导的《黄土地》和《孩子王》。
如今她又看到了一部令她为之惊嘆的电影,到底是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十足。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赵坤的邀请,没有理由不会来。
果然,八点还差五分,就看到两辆汽车鱼贯驶来,稳稳地在戏院门口停住,记者们纷纷將手中的相机镜头对准两辆车。
从前面一辆宾土上走下来的是汤太徐风和徐老怪、施楠生夫妇。
后面一辆丰田子弹头,就见侧门拉开,一袭高领黑色长裙的林清霞款款下车,紧隨其后的还有亦舒和张艾嘉。
昨天参加放映会的全到了。
赵坤和赵二少,赶紧从台阶上走下来,先行迎接的自然是汤太徐风。
除了她是汤臣影业公司的老板之外,更重要的是她身后的汤家和香港赵家称得上是世交。
“汤太,欢迎欢迎,感谢捧场!”
赵二少老远就伸出双手,姿態很低且异常热情。
赵坤倒是很自然,打过两次交道,毕竟也算是熟人了,跟在赵二少后面喊了一声:“徐风姐!”
但马上引来赵二少的侧目。
徐风见状乐呵呵道:“赵生,坤导,我们各论各的。”
也是,如果按香港赵家这边论的话,徐风比赵坤要大一倍,叫声“汤家姆妈”一点都不过分。
而现在赵坤在徐风口中从第一次见面的“赵导演”到此时的“坤导”显然也是透著亲近。
除了林清霞,徐老怪和张艾嘉都是记者们追逐的目標。
三人象徵性地接受了几位记者的採访,所谈的內容无非就是吹捧一下今天的主角赵坤,这对於他们这种大咖早就驾轻就熟了。
赵坤和赵二少少不了向诸位寒暄並表达感谢,然后簇拥著走进戏院。
今天的首映礼安排在ua院线旺角戏院最大的一个放映厅,差不多能容纳五百人左右。
第一排是剧组主创,后面靠中间几排安排了邀请的记者、影评人和一些戏院老板。
目前《饮食男女》只在ua院线放映,这些戏院的老板属於有兴趣,但处於观望状態。
参加首映的目的,除了看一看影片的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首映的上座率以及观眾的反响。
原本赵坤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志芯,生怕买票入场的观眾人数不多导致场面难看。
但进入影厅放眼望去,居然坐了有八成还多,顿时鬆了一口气。
这年头,即便在香港也是蛮实在的,首映礼除了嘉宾没有托,老老实实卖票,当然这里面还有嘉宾的加成。
一般情况下,上座率能够达到四五成,就已经算合格了,如果达到八成以上堪称优秀后世如果有三成的上座率,那绝对属於爆款。
低排片、高上座率等於口碑佳片;高排片、高上座等於《哪吒2》。
但那是后世,现在香港的银幕数不及后世的百分之一,首映五百人的大厅能够坐满八成以上,这个成绩就已经相当亮眼了。
赵二少倒没怎么在意,在他看来光海外收益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香港上映不过就是赚个吆喝,趁机还能往东南业再卖一波。
不多时,隨看灯光暗去,银幕亮起。
隨著一阵小清新的音乐,银幕上出现一个蓝色的弯月,一个小男孩坐在弯月上垂钓的剪影。
下面三个大字:梦工厂!
哦哇,还蛮形象!
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司的標识的观眾闪过这个念头。
观眾中大部分都是白领,自然明白这个名称的含意,电影不正是造梦的艺术的嘛!
赵坤听到后面观眾席传来的骚动,下意识腰板一挺,这个类似素描的图案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可惜时间仓促,加之电脑动画技术不成熟且太贵,要不然一滴水滴下,然后一根鱼线垂落,鱼竿、小男孩和弯月慢慢呈现,一定很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