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355. 罗大佑的惊讶(1/2)
第355章 355. 罗大佑的惊讶
“万经理,不必担心,影响不了我们。”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要点,《凤凰日报》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就好。”
“行,有问题你记得及时沟通。”
放下电话,林嘉不禁有些无奈。
《明报》在业內、在香江的影响,確实比较深远。
连万丰对《明报》这两天的变动都很在意,得知金鏞辞去明报董事主席的消息后,他忍不住打电话过来向林嘉请示。
接手《明报》的于品海,如今被业內许多人视为一个强力竞爭对手。
因为对方能够拿出十一亿来收购明报集团,足见野心不小。
然而林嘉却知道,失去金鏞掌舵后,《明报》很快就会下滑,于品海並非合格的经营者,不足为虑。
《凤凰日报》现在读者群体稳定,公司团队人手充足,也不缺资金,沉下心来稳步发展即可。
对于品海这个《明报》新东家,林嘉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从台湾回来后,他除了关注《铁达尼號》剧组的进展,还把以前计划的一件事情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情,就是林嘉一直心心念念的国风音乐推广。
考虑到后面也许会被《铁达尼號》的项目占去不少时间,林嘉决定先把邓丽君的国风专辑製作出来。
二月一號上午,香江『音乐工厂”
罗大佑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迈步朝公司大门外走去。
他刚出到门口,就看见陈淑芬从不远处的电梯走出,正往这边方向过来。
罗大佑扬起手打了个招呼,同时向前迎上去。
双方在走廊中间匯合,握手寒暄:
“陈太,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罗先生。”
“请跟我来,我的公司就在这边。”握过手之后,罗大佑在前头引路。
不一会,两人来到音乐工厂的办公室。
陈淑芬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布置,赞道:“罗先生,你这里挺不错的。”
“那里那里,小工作室,混口饭吃。”罗大佑谦虚道。
双方落座,罗大佑给陈淑芬倒了杯水:
“陈太,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前年这个时候,时间过得可真快。”
陈淑芬也感慨道:“是啊,时间真快,你从美国回来香江也有两年了。”
两年前,罗大佑从美国回来香江,和滚石一起合办了现在这家『音乐工厂』公司。
音乐工厂开业的时候,陈淑芬还托人送了一个篮以示祝贺。
不过,她以前没有来过音乐工厂,今天是第一次正式登门拜访。
“不知陈太今天大驾光临,有何关照?”两人敘旧了几句后,罗大佑问道。
陈淑芬坦诚道:“实不相瞒,今天我来找罗先生,是我们老板林嘉先生的意思。”
“我们林生希望请罗先生你出手,帮忙监製一张专辑。”
罗大佑很是意外:“是林先生找我?”
“没错,林生希望请你帮忙做一张国语专辑,这张专辑是给邓丽君打造的。”
“邓丽君要发国语新专辑?”罗大佑动容道。
最近几年,邓丽君主要在日本发展,她这几年出的新歌,基本是日语歌,
邓丽君发布的最近一首国语歌,还是两年前的《赤伶》。
现在听陈淑芬说,邓丽君居然要出一整张国语专辑,罗大佑惊讶之余,兴趣大起。
陈淑芬確认道:“没错,邓丽君要发一张国语专辑,暂定十二首歌。”
“陈太,华星公司人才济济,林先生为何会想到来找我呢?”罗大佑依旧有些不解。
陈淑芬笑了笑,解释道:
“我们林生说,罗先生是华语乐坛难得的音乐大师,邓丽君这张专辑比较特別,希望你可以帮忙参详一下。
华星的音乐人確实不少,但是擅长国语歌的人却不多。”
“林先生过奖了。”罗大佑没想到林嘉对他的评价那么高,有些不好意思。
停顿片刻,他又问道:“这张专辑,林先生是否有时间方面的限制?”
“时间不限。”陈淑芬回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又是林嘉发出的邀请,罗大佑不再犹豫,答应下来:“既然是这样,那我姑且一试。”
“那就这样说定了,欢迎加入!”陈淑芬高兴的伸出右手。
罗大佑也伸手相握:“我尽力而为。”
“对了,陈太,邓丽君的新专辑,不知词曲是谁操刀的?”
確定了合作关係,罗大佑的好奇心立即涌起。
“呵,到时罗先生就知道了,且容我卖个关子。”陈淑芬笑道。
“....
了两天时间,罗大佑安排好音乐工厂的事情。
在和陈淑芬谈妥各项细节,双方签好合约之后,第三天,罗大佑和陈淑芬出现在华星唱片的录音棚。
他们所在的这间音棚,这段时间被安排给邓丽君专用。
此时,录音棚里,邓丽君正在试一首新歌:
“唱一首水调歌头那明月何时能有怎嘆吶山有木兮那木有枝心悦君兮啊君不知可是前世与你错过太多事一曲唱罢,罗大佑忍不住鼓起掌来:
“啪啪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