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2)
第152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也很无忧无虑。
在这里,只需要学习、修行,根本不用考虑战场杀的事情。
对比大汉百姓的生活水平,再来看看大夏百姓的生活水平,再多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初的时候,徐盛的心里还有一个担心:歷史已经改变了,万一刘辩顺利继位了怎么办?
要是刘辩继位之后,带著忠臣良將们给大汉续了一波命,安民军怎么办?大家怎么办?
直接顶著朝廷大义,化身反贼,揭竿而起?
还是一直默默等待,永远的等下去,直到天下大乱为止?
为了避免后一种情况,要不要略施小计,对洛阳保持关注,最终默默的推一把,確保歷史按照既定轨道发展,然后再兵出青州,拯救天下?
这个问题,徐盛很关心,大夏的人也很关心。
不过徐盛想了想,就没有询问大夏的人,也没有直接询问刘备,而是找到了一旁的鲁肃,恰好鲁肃和周瑜这会儿正在聊天。
“子敬、公瑾,你们都在啊。”
同时被未来东吴两位大都督盯著看,徐盛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稍作寒暄之后,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
周瑜笑了笑:“大汉的灭亡,不是某个人造成的。”
“虽然大汉和大夏,有些方面不一样,比如灵气,比如修行。”
“但大夏的唯物史观,我也很是赞成。”
“当然了,大汉和大夏也有不同的地方。在大夏,人被杀就会死,无论是帝王將相,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只要一发子弹,所有人都会平等的迎接死亡。”
“在大汉,超凡披甲,就能大杀四方,宗师穿宝甲,更是可以杀穿大军,逃入山林。大宗师和真人,更是传说层次的存在,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场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其实和唯物史观,也不存在根本性的衝突。”
“啊?不衝突吗?”徐盛愣了一下。
鲁肃微微一笑:“文向,我给你推荐两本书,你有空的时候看一看,如果时间更短的话,也可以去看看视频,视频上有弹幕,弹幕之中有著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个视频看下来,这些疑问就没有了。”
“公瑾的意思是说,大汉的灭亡,不会因为董卓是否入京而改变。”
“就算刘辩继承天子之位,十六岁的天子又能做什么呢?他能比灵帝做的更好吗?”
“若是集权,他能做什么?第三次发动党之祸?”
徐盛摇了摇头。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两次党之祸,已经让士人恨透了天子。
要是再来第三次,真的该揭竿而起,灭了刘氏了。
而且,有黄幣之乱作为警示,天子不可能再发动第三次了。
“那么,他能对世家豪强动手,把被世家豪强非法占据的土地夺回来重新分配给百姓吗?”
徐盛再次摇了摇头。
如今的世家豪强,一个个都训练私兵。
黄幣之乱前,豪强的私兵可能也就三五百,可如今,起码到了八九百的地步。
至於世家,更是两千起步,三五千的也有。
虽然这些兵马和朝廷的中央军没法比,可也不会朝廷一声令下就把土地还回去。
最终还是得打仗,就算朝廷贏了,这片地方也会变成一块烂地。
可能平叛之前,某个郡的人口有八十万,世家豪强占据四十万,朝廷占据二十万,各种贼寇二十万。
朝廷平叛之后,还活著的世家豪强占据四十万,朝廷占据十万,其他的都是贼寇。
然后,这十万百姓需要负担过去二十万百姓承担的赋税。
要不了两年,这十万百姓就该反叛了。
“那朝廷能大规模减少税收吗?”鲁肃接著问道。
徐盛依然摇了摇头:“不行!”
“凉州羌人作乱,各地流民四起,朝廷早就无力镇压,否则,也不会给各地太守那么大的权力,更不会废史立牧。”
司隶之地都有大规模起义了,豫州各郡都有黄幣贼寇作乱。
如今这天下,没有贼寇的地方,只有刘备治下的青州。
就算是青州,如今绝大多数地方,也只是做到了没有千人规模的贼寇。百人规模的贼寇,不能说多如牛毛,但也每个县都有。
可这样的青州,在大汉已经是百姓们梦寐以求的好地方了。
因为这里真的按照汉律来,不多收你一个五銖钱。
实际执行肯定做不到,但刘备可以保证,青州牧下达的命令之中,绝对没有多少一个五銖钱,还时常减税。
可落实到百姓层面,刘备也没法拍著胸脯保证。
甚至,是不是每一个青州百姓都知道了刘备的仁政,都不好说。
“新天子或者新的执政,能解决百姓活不下去的问题吗?”周瑜问道。
徐盛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