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金融风暴欲来(2/2)
我们要在外匯、股市和股指期货市场布局。”
顾俊辉又说道:“田甜,香港公司註册中介那边,你让他们三天內务必完成辉远金融(海外)公司的全部註册手续。
资金到帐后马上转入公司帐户。”
“老板,註册手续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地址確认。明天租赁签完约,我下午传地址证明,后天一早就能拿到印章和商业登记证。”
顾俊辉目光在眾人脸上扫过,沉声道,
“后天星期三手续办好,周四资金就能到帐。我打算周四就去香港这四家金融机构开户,爭取周五全部搞定。
下周一直飞新加坡。”
杨柳这时皱了皱眉,说道:“俊辉,时间会不会太赶?周四才办完註册和资金划转,周五一天要跑四家投行,万一有状况...:
》
顾俊辉眼神篤定:“放心!咱们是大客户,每家投了上千万美元。
就算周五没办完,周六那些投行也会派人加班把事办妥!”
他顿了顿,接著说道。
“柳柳、小何,你们俩留在香港跟进这边的业务;我和王哥、小周下周就去新加坡了。”
王志远和小周立刻点头。
顾俊辉:“王岩他们四个护卫,香港、新加坡各留两个。”
杨柳面露担心:“俊辉,你身边不留人?”
“没事。在新加坡我和王哥他们一起,在香港和你们在一起,各有两名保鏢,应该够了。
回內地就暂时不需要!”
杨柳:“俊辉,辉远传媒之前动静太大了,不少人都知道你是幕后大股东,国內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让我哥再安排两名退伍特种兵到你身边。”
顾俊辉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隨后又说道:“柳柳、王哥,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来势汹汹,从国际游资的动向看,
索罗斯他们早已蠢蠢欲动。
你们俩在香港、新加坡两地,估计至少要坚守到国庆,甚至元旦都有可能。”
王志远和小周连忙应声:“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杨柳咬了咬嘴唇,眼中满是不舍。
顾俊辉安抚道:“我6月底回內地去,7月处理完辉远传媒的事务,8月肯定还会来香港和新加坡。
至於下半年,9月开学后的安排,咱们到时候再看情况定。”
接下来的几日,田甜、王志远和小周忙著公司註册与办公区域布置。
场地虽不需要大范围的装修,但小的布局改变还是有。
签约后第二天,辉远金融(海外)公司完成註册,243.3平米的办公区陆续添置交易终端、办公设备。
与此同时,顾俊辉带著杨柳、小何奔走於香港各大投行。
8700多万美元的分配:4700万美元投入香港市场,4000万美元给新加坡,剩下的50多万美元作为公司日常开销。
其中香港这边。
摩根大通、美林证券、东京三菱银行各获1000万美元委託操作资金,滙丰金融则是17
00万美元。
由於离7月1號已经很近了,香港街头处处洋溢著迎接回归的喜庆气氛。
但顾俊辉无心关注这些。
他收集著东南亚各国財经、金融、匯率等方面信息,知道国际游资蠢蠢欲动,风暴正在逼近。
6月8日下午,顾俊辉与王志远、小何,以及护卫李刚、赵军飞抵新加坡。
前两天,4000万美元资金已顺利从香港中银转入新加坡中银。
辉远金融(海外)新加坡分公司相关註册事宜,也早通过中介提前沟通办妥,资金一到帐便完成全部手续。
从6月9日开始。
顾俊辉奔波於新加坡的野村证券、德意志银行、英格兰银行和大华继显证券。
分別与这四家机构签订协议,每家委託操作资金均为1000万美元。
至此,8700多万美元资金在香港与新加坡两地完成初步布局,只待时机到来。
顾俊辉知道,东南亚危机的起点是在7月2號那一天。
而7月1日,香港回归的喜讯让举国上下乃至海外华人都沉浸在欢庆之中。
可仅仅一天之后,泰国便在国际游资的猛烈衝击下不堪重负,宣布泰銖放弃联繫匯率制度。
这个决定,正式拉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序幕。
整个7月份,危机將在东南亚各国肆虐。
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这些经济体,甚至金融体系相对稳健的新加坡,都难以抵挡这场风暴的侵袭。
到了8月,危机的主战场则会转向股市。
隨著国际游资在7月斩获巨额利润,其规模不断扩张。
更是吸引了大量跟风资金加入,这场金融风暴浪潮的资金体量將从几百亿美元暴增至数千亿美元。
到时,国际游资的矛头將不再局限於东南亚。
而是直指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更发达的地区,引发这些地方的股市大幅震盪。
顾俊辉计划在8月重点布局股指期货,
槓桿方面:股指期货使用十倍槓桿,外匯交易则採用20倍槓桿。
他清楚,即便自己知晓危机的大致走向,但市场变化莫测,极端槓桿往往伴隨著毁灭性风险。
像外匯交易,100倍甚至500的倍槓桿都有,如果是用100倍的槓桿,稍有1%的波动就可能触发平仓危机。
以8700多万美元的资金计算,20倍槓桿便能调动17亿多美元的规模。
若市场出现10%的波动,收益即可达到1.7亿美元以上。
当然,在后续操作中,顾俊辉还是会根据市场实时动態,灵活调整策略。
让资金在这场风暴中不断壮大,
在香港与新加坡布局后,顾俊辉了解到,委託的八家投行与证券期货公司各有专长。
他与杨柳、王志远等人展开分工,针对每家机构制定详细策略。
摩根大通擅长宏观经济分析,便负责泰国匯率波动监测;美林证券对东南亚股市研究颇深,主攻菲律宾市场。
东京三菱银行在外匯衍生品交易经验丰富,紧盯印尼盾走势;滙丰金融著重马来西亚市场的风险把控。
新加坡的四家机构也同样如此。
野村证券关注日元与东南亚货幣联动,德意志银行聚焦大宗商品对匯率的影响,英格兰银行分析国际资本流向。
大华继显证券则负责新加坡本地及周边市场的综合研判。
顾俊辉明白,这场金融风暴背后,诸多国际游资的资金源头正是这些欧美大型投行。
他之所以分散投资,將8700多万美元拆解投入八家机构,正是为了隱蔽资金流向。
初期8700万美元的单家委託金额看似不起眼。
但隨著金融风暴推进,通过槓桿与波段操作,资金规模將呈指数级增长。
若不分散,一旦资金体量膨胀到两三亿美元甚至更高,必然会引起巨头们的警觉。
所以他选择低调行事,紧跟国际游资身后,要闷声发財!
当然顾俊辉的野心远不正於此。
清楚明年下半年將是这场危机的关键转折点。
此前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疯狂敛財的国际游资集团,最终会在1998年8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中遭遇重创。
到那时,顾俊辉將站在这些游资的对立面。
为此,他现在就要隱蔽资金,避免过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