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上掉老楞(1/2)
第74章 天上掉老楞
看木刻楞前边场地上留下的木渣树皮留下的新鲜痕跡,那里应该之前还堆放著不少木柴样子,但现在也已经被搬空了。
没有柴火,中午卫淮都没法做饭,他提了大斧,领著草儿和黑炭,一起去了后山的林子。
事实上,这一天下来,除了中午简单做了些吃的,他把时间都在了砍柴这件事情上,来来回回挑著柴火跑了几趟,还拖了两大棵枯树回来,哪有时间去马场到处去转。
直到晚上回来,卫淮算是见到了孟川所说的鄂伦春老猎人老葛,著一根满是瘤包的麻梨疙瘩做成的拐杖,一瘤一拐地隨著马群回来,正是那天来將枣红马牵走的老人。
在马场的这些鄂伦春马,都是散养著的,每天放出去自行採食,但现在马匹多,地点虽然宽大,几个月下来,草场也经不住折腾,终究不如在山里,隔一段时间就迁到一个新的地方。
所以,还需要每天赶回来,补餵一些草料。
这算是公社的一项副业,养出的马匹,不仅能卖给公社各个生產队作为生產劳力、代步工具,也是对外出售的。
每到春天开始农耕的时候,总能卖出不少。
粗獷的管理,自然也不需要多少人手。
见到老葛,卫淮笑著冲他打了声招呼:“葛大爷—“
谁知道,老葛只是警了卫淮一眼,一声不地走到和卫淮隔了一间的木刻楞,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门走了进去,完全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热脸贴冷屁股!
这性子,果然不太好相处。
卫淮倒也不以为意。
本就是没啥交集的人,爱答不理,低正常。
但孟川有过提点,卫淮也確实想学些东西,还是打算晚上的时候提著酒去拜访一下。
他也知道,不少跑山打猎,所得的猎获,单靠枪管子,在山里专门游猎还好,若是在这种人口聚集的地儿,其实大部分的猎获,就是依靠陷阱。
毕竟,能整天在山里寻踪觅跡追寻猎物的人少之又少,这种上山下个套子、
铁夹,弄个陷阱,隔三差五抽空进山看上一趟,又不耽搁其它事情的法子,才是最省时省力的。
陷阱的使用技巧,大有讲究。
卫淮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好好学一学。
只是,晚上做了饭菜吃过,卫淮提著那几瓶玉泉酒敲响老葛的房门时,开始没啥动静,多敲两次,就听到有什么东西被扔出,狠狠地砸在门上,砸得门板山响。
估摸著是块木柴样子卫淮愣了一下,没想到老葛的脾气那么暴躁。
得,不愿搭理就不搭理唄!
卫淮耸了耸肩膀,也不想自討没趣,提著几瓶酒,转身回了自己的木刻楞,
临关门的时候,看到对面住著的三个知青,都在探头观望,他也不理会。
但等了没多长时间,卫淮的房门被敲响,他打开门一看,见是曹金奎:“有事儿?”
曹金奎倒是自来熟,衝著老葛的木刻楞了嘴:“这老头就那样,脾气暴得很,见谁都像是欠著他几百万一样,整天甩著张臭脸。我还以为,你们都是鄂伦春人,他会对你不一样,没想到,也是这副德行。
我来这马场快有三年了,平时除非有事几会说上两句,不然就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德性,就连公社的领导下来,也不见他有啥好脸色。
他呀,每天雷打不动地忙完手头的活计,剩下的事儿,就跟著马群在山里转·——·习惯了就好!”
“知道了!””
不管咋样,也算是一番好意,卫淮侧身让出门口:“进屋坐!”
曹金奎倒是不客气,跟著就钻了进来,转著打量屋子,看到墙上掛著的水连珠和弓弦缠在弓身上的柘木弓,有些惊讶地问:“爷们,你也会打猎?”
但这话问出来以后,他似乎又觉得有些多余:“我说了句废话,鄂伦春人哪有不会打猎的。你咋不用五六式半自动,半自动好用--你这把枪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保养得倒是挺好。老葛也有一把,不过是把老洋炮,没你这把好。”
卫淮忽然间觉得话多也不是啥好事,太容易让人烦了。
见曹金奎跟著要去碰枪,他不由微微皱了下眉头:“別乱碰!”
曹金奎愣了一下,扭头衝著卫淮咧嘴一笑:“看看嘛,一直想摸枪,只是在马场,没啥机会—————”手下动作却是不停,將水连珠给取了下来。
咋这么勉强呢?
卫淮冷著脸再次加大声音重复了一句:“我跟你说了,別乱动!”
这次,曹金奎终於觉察到卫淮的不满了,赶忙著將水连珠重新掛在墙上。
“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工,你请回吧!”
卫淮不想搭理他,这货给他的第一感觉,手多话也多,不是啥踏实的人,乾脆直接下了逐客令。
“那行—你早点休息!”
曹金奎乾笑著出了房门。
卫淮跟到门口,隨手將门关上,上了门门,总算是鬆了口气,觉得对曹金奎,以后还是少搭理的好。
接下来的日子,卫淮熟悉了几天马场的事情,包揽了草和清棚两件事情,
两件事情,一件累人,一件脏。做完这事儿,吃过中午饭,他就带上自己的弓箭和箭袋,或是背上水连珠,领著草儿和黑炭,去山上寻到马群。
这两件事儿单纯,都是三个知青嫌弃的事儿,他做完后,吃了中午饭,就可以到周围隨便逛逛,
哪怕去得更远些,也没人会说什么。
但终究是在马场管护马群,一般都寻著马群所在的地方周边活动,省得有閒话传出。
这做法,其实跟老葛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