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劫后余生(1/2)
第228章 劫后余生
船撑子在卫淮手里,水戳子在孟川手里。
只能是卫淮掌控船头,儘可能不让小船打横被浪头掀倒,孟川一个劲地往外戳水。
至於老葛和宋老三两人,抓著船舷能坐稳不被浪头顛簸入水就不错了。
小船处於下风头,很快脱离柳毛子的掩护,狂风和巨浪像一只猛兽扑面而来隨著巨浪汹涌,小船一会儿被拋上浪尖,一会儿又陷入浪底。
两个老人神情慌乱,双手紧抓两边船帮,衝著卫淮瞪著惊恐的眼睛,不知如何是好。
这还是卫淮头次见到老葛如此慌张,不像在山中,凡事胸有成竹气定神閒。
卫淮也是惊恐方分,他也是第一次面对这种狂风巨浪,又是在骑虎难下的处境,早知道该躲在莲泡那三面环山能挡风的地儿,绝对风平浪静。
可眼下,都出来老远了,后悔也没用,更无法未下先知。
小船上三个人的命,都在自己手里了。
卫淮所能做的,就是两只眼睛紧盯著浪头和船头,用船撑子快速戳进水底,
开始还能稳住,可隨著小船靠近河心,河水变深,就没法用了。
他只能將船撑子扔船上,赶忙坐了下来,紧紧地握住船上的两根柄,卖力地划动。
相比起来,掉柄比撑子好用,和划樺皮船差不多,卫淮反倒更熟悉些。
只是,每划一下,他都觉得掉子似有千斤重。
而且,只要力量把握不好,一失掉成千古恨。
每划一子,回子的时候,他都不敢把子从水里提起来。
儘管在水中回掉子有一些阻力,但卫淮感觉这样还是更保险一些。
波浪有浪峰和浪谷,如果將子像平时那样从水中提起,在水面上回掉子,
当再挖下去的时候,如果恰好上浪谷,就容易挖空。
在这千钧一髮的时刻,挖空掉子无异於自杀。
在北境,管划船,叫挖船。
浪峰与浪谷相差一米多,几人乘坐的小船只有一尺多高,船头一会儿被浪头涌起,船尾坠入浪谷,令人仰天惊豪;一会儿浪头掀起船尾,船头扎入浪底,又让人俯身慌叫。
一丈来长的小船,此时如同一片树叶任由狂风肆虐、河浪躁。
卫淮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奋力地挖著掉子,一点点地在小船隨著浪头被衝著往下走的同时,不断地朝著岸边靠近。
谢天谢地,他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失误,衝过浪头最暴虐的河心,浪波逐渐小了下来,终於到了河对岸,来到上风头,进入了安全地带,一颗因为紧张和恐惧而疼痛的心终於得到缓解。
上风头有堤岸遮挡,风力小了很多,卫淮划著名的小船变得自如,一颗慌乱的心还在怦怦直跳。
好不容易到了岸边,哪里还敢行船,他抓了缆绳,跳进浅水,將缆绳拴在河边的柳毛子上。
几人也纷纷下船到岸边,相互之间看看,都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孟川也在大喘著粗气,这数分钟下来,也是拼了命地往船外戳水,累得够呛。
狂风还未减弱,满天厚厚的、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而来,不知什么时候被大风吹到头顶。
这大早上的天气变得如同黄昏,气温骤时下降,几人身上早已经被浪头泼湿,只觉得浑身凉颶的。
不一会儿,天上就下起雨来。
眼下没有避雨的地儿,只能放下背,將老葛那张一直收著的汽车篷布从背里放下来,隨手砍了几根木棍,展开后简单撑著。
来之前,张晓兰把上面的污垢清洗过,也费了不少劲,这次来放山带来,也就是为了在山上搭窝棚的时候方便点。
豆大的雨点倾斜著里啪啦砸下来,雷声轰鸣著顺著山坡滚落,很快,外面的雨幕已然密得看不出多远。
向西看不清对岸,向东看不见山峰,
等了大半个点,风终於渐渐地停了,雷声也没了,雨却越下越大,周围万籟寂静,只有哗哗的雨声充满整个世界。
听著这漫山遍野的雨声,仿佛要將藏在篷布下的四人溶化一般。
这时的雨,已经不是雨点,而是雨线,最后竟成了雨柱,就像是天上开了无数水龙头。
卫淮在北境也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了,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或者说从没有过在荒无人烟的荒山野岭,在人跡罕至的深邃河道,在残破的给他留下惊险震撼和恐怖记忆的小船边上,被大雨这么浇淋。
雨柱击打在河水里激起鹅蛋大小的水泡,密密麻麻。
拴在柳毛子上的小船很快就装满了水,船屁股翘起来。
仔细一看,由於河水迅速上涨,刚才拴在柳毛子上的船拢头已经沉到水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