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赫哲人老付(2/2)
朝著兆头正对著的方向,两人用快当棍一路拨弄草叶寻了过去,大概走出七八米的样子,孟川就先一步看到了参棵子,朝著卫淮小声说了一句:“找到了!”
两人就隔著一两米的样子,听到孟川的话,卫淮也立马靠了过去,见孟川找到的,是开山钥匙,当即做了標记,在周围深厚的杂草间找起来。
结果,所能寻到的,除了一些三巴掌,也就寻到四棵二甲子。
发现棒槌的地儿,肯定被细细搜寻过,还遗留大货的可能性不大。
只能是盼著棒槌转苔这种情况出现。
只是,两人將几棵二甲子都抬出来以后,得到的,都只是拇指长的小棒槌,
並没有出现期望中的事儿。
倒是这天傍晚,两人回到马架子的时候,发现马架子里那里,多了好几个人,两人心思一下子变得警惕起来。
见一帮子人朝著自己看来,卫淮知道,他和孟川回来弄出的声响,被那些人看到了,再看看其中一个中年和老葛有说有笑,估摸著是认识的,也就抓著猎刀迎著走了下去。
这些人中,年纪最长的就是那中年,其余的,都是些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听他们操著的口音,卫淮能猜出,他们应该是知青。
中年骨架偏瘦,一张扁平的脸,一看就知道不是汉人,鼻樑也是扁平的,一双中厚的嘴唇,周围长著洗漱的黄鬍鬚,头戴一顶帽沿压弯了的帽子,浑身上下的衣物看著乌黑乌黑的,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洗过了。
刚一靠近,两人都闻到了一股子怪味儿。
等到卫淮和孟川下到马架子旁边,双方打量了一会儿,老葛开了口:“这是二十七连的老付,赫哲人,领著几个知青进山搞副业来了!”
卫淮又看看几人:“大爷,你们认识?”
“认识,咋能不认识,老付,是西丰、饶河一带的名人,以前碰过几次面!”
不得不说,老葛的熟人是真多,在这深入百里的深山里,居然还能碰到熟人那些棒槌,还在藤条上晾著呢,那些大货,看得一个个知青眼晴发亮,儘管是老葛的熟人,卫淮和孟川很难不戒备,抓看猎刀刀柄的手,就没鬆开过。
也就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大概是看出两人的提防,老付起身衝著老葛说道:“老哥啥时候经过鱼梁子,到那边来找我,我们进山两天了,还得去寻个地儿过夜,明天继续往西边的场儿走。”
老葛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点头,看著老葛叫上那些知青,带著往林子里进去。
直到看不到人影了,老葛才呼了口气:“咱们明天一早拿房子挪窝,不能在这里呆了。今天可嚇了我一跳,等我发现人来的时候,已经隔著窝棚只有二十来米了,那些晾得半乾的棒槌都来不及收,再在这里待下去,不安全,我看那几个知青里边,有两个眼睛里,看著那些棒槌,贼亮贼亮的。
我还以为,这两年山里应该没什么人,刚才问了才知道,从七一年开始,二十七连的人,每年都会让老付带著几个知青进山寻棒槌搞副业。
还有附近村里的生產队,也会组织人手进山。咱们一来能找到这么一片地儿,並出了大货,当真是运气了。”
显然,老葛也意识到,自己这些东西,可能被惦记上了。
尤其是那棵三苔棒槌,太惹眼。
“守著这等宝地,不採挖也说不过去!”
卫淮倒是觉得很正常:“大爷,这老付是什么人?
1
老葛笑笑:“一个老犊子,会些吃山沟的本事儿,但最有能耐的,要数吃水沟儿,挡梁子、整罕阡、使风行船、下网下沟、织网装网、看天断云,知水知鱼,是他的强项,就是人挺混帐。”
既然问起这事儿,老葛也就將他所了解的关於老付的事情说了不少。
尤姓、葛姓和付姓,都是赫哲族中的大姓。
老葛最先认识他的时候,是在二十七连偏远的砖厂看夜的小屋里,他当时外出打溜,耽搁了回不去,在那里住过一晚,有些了解,后来又听说了不少事情。
年轻的时候,老付也是心灵手巧的出色青年,是一个名叫七里沁子村的人,
娶了一个有来歷的姑娘,那姑娘姓尤,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土匪头子尤德荣的妹妹,尤德荣也是赫哲族人,最开始给小龟子做汉奸,后来又做游击土匪,是三四十年代唯一的少数民族汉奸头目兼土匪头目。
那时候,为了削弱民眾意志、敛財,不少人被小龟子引著走向吸菸的道儿。
这老付也上了癮,无法干活,还欠了一屁股债。
不挣钱拿什么还债?
被人逼急了,他一狠心把他媳妇儿给卖了。
结果,尤德荣知道这件事,火从心头起,带著手下到处追捕老付,这傢伙,
愣是在雪窝子里趴藏了三天没敢动,算是躲过了。
之后就一直在抚远、饶河、富锦一带流浪,直到后来被七星农场鱼梁子的老把头收留,才安定下来,戒了烟,后来也成了农场的一份子。
也正是因为卖了媳妇儿这事儿,跟尤德荣算是撇清关係,前些年才没有没清算。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样一个人能不出名?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很难让人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