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不会很差(1/2)
第316章 不会很差
“你们应该知道,即使到了最严酷的寒冬,不少江河水流急的地方一冬也不封冻。
这种不封冻的地方,我们鄂伦春人称为清水沟。
清水沟是不少鱼类的集散地,其中就有鱼,也是我们鄂伦春人冬捕最理想的地方。
清水沟附近的薄冰层踩上去哎儿吱儿响,好像立刻要冰崩塌陷一样,嚇得人心惊胆颤冬季你们都没少在外边溜达,都应该有走薄冰的经验—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到时候,就上那薄冰上面趴著,得多有几个人才行。
看到清水沟涌动出鲤鱼,一起用带绳的渔叉叉就完了。
手中的绳儿崩得不太紧,那是小鱼,不管它愿不愿意,生拉硬扯,拖上岸就完事儿要是绳儿崩得紧,那就是大鱼,这玩意儿不能硬来,得允它的空儿,让它折腾个一两个小时,等它没力气了,再慢慢收拢手中的绳,慢慢往岸上爬,到了岸上你才好使劲啊,拖上来完事。”
老葛说得兴致盎然,小酒喝得滋溜响,更像是在回味当年的经歷,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渔叉得使得准,扎得要深才行啊,想要投得漂亮,得好好练练才行!”
卫淮和孟川听闻,都微微点点头。
他们大概都明白该怎么捕蝗鱼了。
在北境生活了那么多年,山林、沼泽、草甸子、河流夹杂,地形很复杂,冬季狩猎,
没少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打滚,都知道冰上行走的经验:寧走封江一寸薄,不爬开江三尺厚。
封江的冰是横茬儿,有浮力,有拉力,这个时候看著薄,但危险性却没有开江冰化时危险。
重点在於一个趴字。
增大在冰上的受力面积,这样也会更安全些,也能用出更大的力气。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即使如此,那是数百上千斤的大鱼,力量何其巨大,还得跟它如同拔河一样,稍不注意,就会被拖入冰水中的。
其中的风险,可不是如履薄冰那么简单。
想要弄到大鱼,就免不了风险。
不管怎么说,又学到些经验了,真有意想中的那么一天,这些经验,总能变成钱。
围绕著捕鱼这事儿,三人聊了不少时间,酒肉也吃得舒服。
等到吃得差不多了,卫淮才跟草儿说道:“草儿啊,爸爸前前后后接送你有十来天时间了,答应你的已经做到了,对不对?”
草儿昂著头看著卫淮:“爸,你这是准备要进山了打猎了?”
“是啊,已经休息很长时间了,爸还得忙著赚钱,冬天的打猎时机,不能错过,对不对?在家陪著你们,就赚不到钱,没有钱,窝在家里边也会不舒服,我还想著咱们以后的日子,都能过得更好些,想多攒点。”
“我知道!爸能在家里陪我那么多天,我已经很高兴很满足了。”
草儿点点头,很乖巧懂事儿地说:“我在家里会很听话,在学校也会好好学!”
“对,好好学,爸爸等著你考上初中、考上高中,然后上大学,以后有一天能走出去,好好看看,不用整天呆在山里,外面世界那么大,会很精彩。”
卫淮冲她笑笑:“爸爸也跟你一样,但爸爸读不了书了,想要出去看看,就只能挣更多钱,咱们一起加油!”
草儿也笑了起来,握著小拳头:“加油”
卫淮隨后看向孟川:“川哥,咱们明天到公社弄些粮食啥的,后天准备进山吧!”
孟川端起碗,將最后一口酒喝掉,应了一声:“好!”
他现在很少喝酒,也就只有在跟卫淮一起的时候,会喝上一点,而且很少,不超过一两,喝得很慢。
他就生怕自己抬枪的手,又抖起来。
到了明年,他的孩子孟涛也该去上小学一年级了,艾和音也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家里的日子,比他在塔河猎民队的时候安寧、富足,也对往后的日子,充满著期待。
“咱们这趟,打算往哪里去?”他跟著又问了一句。
卫淮想了想:“现在孢子沟那边有陆叔和柱子守著,他们每天在山里折腾,咱们在那周边野物没少打—这样,咱们俩赶著爬犁,带上篷布,先到狗子沟看看情况,然后继续往更深的山里走,到山上搭撮罗子,一个地方打上几天,又换个地儿,应该会比扎在一个地方收穫要更大些。当然,也会更辛苦!”
孟川笑笑:“这算啥,又不是没在山里住过,就这么定了。”
两家人嶗了一会儿,眼看孩子打瞌睡了,孟川和艾和音领著孩子回家,卫淮这里也早早睡下。
隔天一早,两人赶著爬犁,往公社跑了一趟,在粮店买了不少粮食,又到供销社,买了些钢丝绳套、踩盘夹子和硬板夹之类的东西带回来。
之前购置的那些猎具,大部分都安置在参田周边,两人只能另外新购置一些。顺便到猎队领了子弹。
等中午回到家,卫淮准备將自己的五六半拿出来,好好擦拭保养一番,两把猎刀也得好好打磨一下。
他正在炕上拆开五六半擦拭的时候,屋外传来孟川兴冲冲的声音:“安巴,我家白狗生了!”
卫淮闻言,心头一喜,放下手头的事情,拉开门就钻了出去。
就连老葛和张晓兰听到,也跟著去看。
上一次白狗產崽,还是在山里营地,也是在冬天,產的狗崽被冻死了几只,后来更是进山全都弄没了。
这一次,是在黄岭,孟川在自家院里,专门给他做了个狗窝,里面铺上不少乌拉草,弄得挺舒服的样子。
几人到了孟川家院里,正看到白狗躺在窝里,三只狗崽摇摇晃晃地挤在一起,爭抢著吃奶,叫得奶声奶气。
卫淮小声地问了一句:“只產了三只?
艾和音点头:“早上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一直看著,就產了三只。”
老葛看著三只狗崽,又看看白狗:“说起来,这白狗,也是老狗了!”
卫淮衡量了一下:“我刚到山里营地的时候,白狗应该有三四岁的样子,这一转眼,
我都来了五年了,九岁还是十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