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不是人找物,是物找人(2/2)
打青皮子和狐狸,需要用到中號的踩盘夹,他隨身带著呢。
早在决定用夹子对付这只狡猾的狐狸时,万永华早有准备。
找了线手套、踩盘夹、链子,以及拨雪要用到的刀子,都放在院外冻了一天一宿,把屋內的烟火味散发殆尽。
东西隨身带著呢。
他查看好地形,把东西和自己的位置安排好就工作起来。
先用刀子在小平台上切出一个夹子大小的“申”字型轮廓,再用刀子把“申”字框里的雪一点儿一点儿地挑出来,深度比夹子的高度略深一点儿。
这是个细活儿。
槽要挖得乾净利落,剷出的雪要拋在远处不能堆积在附近。
雪槽挖好之后,戴上冻好的线手套把夹子打开,用膝窝夹住其中一只弹簧,把手腾出来,把夹子的机关驳上,轻轻地放在坑槽里,动一动,把它按实。
然后拿来他准备好的,从孩子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张,铺在夹子上,又用刀子挑来新鲜的雪慢慢地铺满整个纸面。
铺得要薄,要均匀。
做好这些以后,他把连著铁夹的铁链子埋在雪里,链子另一头拴著一根柞木秤子,也埋在雪下。
他回头检查整修下夹子的地方,看著天衣无缝了,再把自己蹲过的地方都恢復原样,
渐掩渐离,退出这片场地。
之所以用的柞木样子,而不是直接固定,是为了防止狐狸像狼一样,挣不脱將自己的脚给咬断逃跑。
他知道,第二天不用去看,第三天还不用去看,
现场有了变化,狐狸不会贸然按照原来的习惯行事。
它会观察几天。
等到第四天,万永华才又到下夹子的地方去看了一遍,果然,如同卫淮他们说过的那样,那只狐狸没有走老地方。
他远远地看了一眼就赶紧离开。
直到第六天,万永华再去看,终於看到狐狸留下的新鲜脚印,又回到了老路上。
只是,等他兴冲冲地跑到设置踩盘夹的小平台上一看,有些傻眼了。
踩盘夹子上面清晰地印著一只狐狸爪印,然而夹子却没有发作。
那张纸明明被踩得塌陷下去,覆盖的雪层上也都有了裂痕,確实踩上了,为什么夹子没有发作呢?
他掀开纸一看,一下子明白了。
是夹子上的插销安装得深了。
用跑山人的话来说,夹子上得老了。
当狐狸踩到夹子感觉到脚下有问题,它就不再用劲踩,迅速地抬脚迈过去。
四条腿的好处就在这里。
如果夹子对得嫩一点,这只狐狸就跑不掉。
万般准备,结果却败在这小小的细节上,他气得把夹子往地上一丟。
“哗啦”一声,夹子发作,从雪地上弹跳起来。
万永华扬手就给了自己一巴掌:“我特么还说李建明乾的辛苦活计,我乾的算啥?这特么乾的是蠢事儿。啥都想得好好的,明明白白的,偏在这种地方出问题,也不怪打猎不入流。”
他把夹子捡拾起来,塞猎囊里背著,顺著踪跡就找了出去,想要找到狐狸的老巢。
因为他很清楚,狐狸知道这里有危险,就不会再来了,说不定连老窝都会搬走。
还是直接找到老窝,用最笨最累的办法把它刨出来靠谱。
只是,当他寻到狐狸窝的时候,整个人又不好了,居然是大河西村姓刘的几家人的坟地里边,在坟边挖了个土洞,看洞道延伸的方向,应该是进了坟里边。
这还怎么刨?
熏出来—·
他跑到一旁的落叶松下,寻来些松针,刚点燃准备往里边塞,却见一条火红的身影,
嗖地一下从洞里了出来,一头扎进林子里,留下一股子难闻的气味,熏得他都不敢换气。
一转眼,那狐狸已经跑得没影了。
这个时候,万永华恨不得又给自己一巴掌。
他记起老葛说过的一句话:很多时候跑山打猎,不是人找物儿,是物找的人,该是你的財,你不用太过费心费力,就能轻易到手,要不是你的財,你再怎么折腾也没用。
现在,他细细一想,大概也就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了:这不是我的財!
而就在今天,卫淮却即將经歷跑山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大的凶险。
遇到大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