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稀奇玩意儿(1/2)
第366章 稀奇玩意儿
“有传说,努尔哈赤当年与明总兵李成梁作战,兵困於英额布三天三夜,疲饿交加。
努尔哈赤亲自带领將士到河边抓吃,使全军得救,重整旗鼓。
称帝后他念念不忘此事,把抓的无名河封为喇河。后来更是用祭祀太庙。”
几人剥壳吃著肉的时候,陆勇说了一段典故。
“吹得吧,让一个军队得救,那得抓多少?”
孟川有些不信地:“就这玩意儿,一个也没多少肉,一个人怕是要两斤多才能勉强吃饱。”
“陆叔都说了,那是传说,川哥,別那么较真!”
徐少华笑道:“不过,是真多,在我们那边河里,真要有心去翻找,一个人一早上就能弄到十来斤,供一支军队,也不是不可能。
你看就这么一条小河,咱们几个才弄了多久,就搞到十多斤———“
“那也得找不少地方才能凑得够!”
孟川还是较真的:“安巴,咱们那边的河里也有!”
“有吗?”
卫淮主要是注意力一直没在这些小事情上,这些年下来,所盯著的,全是能赚钱的,值钱的。
孟川肯定道:“有,阿木尔河上就有!”
卫淮寻思道:“那等回去了,得好好弄点尝尝,这確实是好东西,老葛、草儿和晓兰,应该没怎么吃过!
“发现点啥好东西,你总是惦记著家里人啊!”
陆勇笑道:“草儿和晓兰有没有吃过不好说,但大爷肯定是吃过的,你忘了,大爷在长白山混的时间可不短,在这边没吃过都说不过去。河就在长白山里。”
“好东西当然要跟家里人分享!”
卫淮对此非常篤定。
“那一定要试试豆腐!”徐少华在一旁建议。
“豆腐?能做豆腐?”
卫淮怎么也没能將二者联繫到一起。
“的吃法,除了剥壳吃肉,捉得多了,就能做『豆腐”。其实,与其说是豆腐,还不如说是汤,做法很简单,就是把喇挤出浆汁,倒进滚汤里边,就像打入锅里的鸡蛋,一丝儿,一团儿,隨著沸腾的汤水上下浮动,一转眼就变红了、熟了。
汤里边再放些白菜叶、红绿相间,很好看,味道非常鲜美,绝对不虚。”
徐少华一说,卫淮脑子里跟著一想,立刻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也大抵明白,豆腐跟每年杀年猪弄的血旺一个道理,不有的地方就叫血豆腐吗?但其实並不是豆腐。
“等这趟回去,我弄点试试!”
卫淮记下了这个法子。
雨又下了两天,终於止住了,一夜微风轻拂,隔天早上,久违的太阳终於从东边山头爬上来,
山中水汽太过充足,遇热蒸腾,放眼看去,到处云雾繚绕。
几人见状,都稍稍鬆了口气,总算是能开始办正事儿了,也希望这天气能好好晴一段时间。
但几人没有忙著排棍压山,林子里湿滑,那些腐殖叶能踩出水来,决定晾一天再行动。
趁著天晴,几人倒是纷纷下到小河里,抓了不少喇,又美美地吃了一顿。
直到下午,卫淮这才带著双管猎,领著两条猎狗,和陆勇一起爬上对面的高山山顶,看看周边的山形地貌,主要是看水汽蒸腾的情况拿景,判断周围哪些是有棒槌可能生长的地方。
倒也挑中几片地方。
只是,接下来,三天排棍,最后寻到几个老掩,让卫淮眉头都不由跟著抖了起来。
从老掩的情况来看,应该就是今年的,赶的草芽市,坑里都还没来得及长草,只有翻出的草根支棱著,在抽芽长叶。
已经被人提前光顾过了。
在这片山坡搜寻无果,一帮人又换了另外两个相中的地方,结果,还是被人给找过的,而且,
看老掩,都有收穫。
不得不说,来这片山里抬棒槌的,是一帮高手。
在拿景这一块,判断上和卫淮、陆勇差不多。
一连五天折腾下来,除了挖到几苗巴掌、二甲子,都是被人在草芽市的时候光顾过的,让一帮子人都有些挫败感。
“明天换地儿吧,咱们换个方向,往东南边走,再走远一些!”
卫淮在晚上吃饭的,跟陆勇商量:“看这样子,之前这帮人没少在山里折腾,咱们在这里,就像是跟在別人屁股后边一样,除非运气好,不然不会有啥好收穫。”
陆勇点点头:“確实不是事儿,是该换个地!”
事情就这么定下,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几人立刻开始收拾行李,简单吃过早饭,早早动身,朝著东南方向,一路砍树皮做著標记深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