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非逼我是吧?(1/2)
第418章 非逼我是吧?
在哈尔滨,算得上认识的,只有来黄岭取过一只悬羊的王大爷。
卫淮想过,给他去个电话,看能不能帮忙把这两只悬羊的肉给处理了。
可转念一想,就这么点事儿就去麻烦人,有些太浪费人情了,而且,免不了又要送人一些。
说实在的,跟这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打交道,卫淮觉得很头疼,始终觉得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毕竟,跑山打猎、放山抬棒槌,於卫淮而言,不仅仅是混个温饱,而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主要是他也想知道,这两只悬羊的肉,皮毛、骨头、椅角,到底能卖多少钱。
对於悬羊的价值,卫淮还局限於老葛之前所说的,打到一只悬羊,卖得的钱,十年不完,这是个很模糊的说辞。
这可是传闻中能引得努尔哈赤、慈禧、张大帅,还有小龟子都惦记的东西。
哈尔滨作为北境最大的城市,卫淮也相信,能在这里碰到识货的人。
他的首选目標,自然是城里那些大的酒楼、宾馆。
从依兰到哈尔滨五百多里地,卫淮和孟川硬是隨著车子摇晃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抵达哈尔滨。
简单找了家小馆子填饱肚子,两人背著东西,在大街上沿途找著馆子。
小点的馆子,没有去理会,看著稍微差不多点的馆子、酒楼才会去问一问。
结果,一听是来卖悬羊肉的,不少人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而听说过的,又怀疑这些製成肉乾的悬羊肉是假的,不敢买。
卫淮和孟川多少都有些无奈。
孟川嘆了口气:“这下可不好办了!”
卫淮想了想:“我觉得还是这些馆子不够大,咱们再找找看,我就不相信连个识货的人都没有·要实在不行,再打电话请王大爷帮忙。
只要有东西,还怕换不成钱?”
他倒是没有太多担心。
只是,来北境多年,哈尔滨也经过不少趟,卫淮却没有真正逛过这座大城,对里边的一切,都不熟悉。
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旁边公园的树荫下,有俩头髮苍白的老头下象棋。
卫淮领头走了过去,在旁边休息,也顺便看了一会儿,在两人下棋结束后,他找其中一个老头询问:“大爷,您知道城里边哪里的酒楼、饭店高档、有名气吗?”
老头打量著两人:“干啥啊?”
“去买点山上打来的野味!”
“野味,卖野味的馆子多了,这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卖出去吗?”
“没识货的人啊!”
“听你这话,你卖的东西不简单啊,是啥玩意儿?”
“悬羊!”
“悬羊?!”
“对—.—”
老人用有些异的眼神,再次好好打量了一下卫淮和孟川:“能不能让我看看?”
卫淮犹豫了一下:“你老知道悬羊?”
老人点点头:“听说过!”
“在那边背里呢!天气热,不好保存,被我们做成晒肉乾了。”
既然老人听说过,卫淮也不介意让他看看,领著他走到自己的快当兜旁边,將装著肉乾的蛇皮袋打开,又將悬羊角取出一对。
老人先是看看悬羊角,微微点点头,又伸手扒拉一些袋子里装著的肉乾,从肉条上撕下来一小条肉丝:“这是鄂伦春人製作晒肉的法子—-我尝尝?”
卫淮还不至於连那么一小条肉丝都捨不得,笑著点点头。
被烟燻火燎不少时间,那些少肉乾表面其实已经被烤熟了,能吃。
让卫淮意外的是,老人居然知道这是鄂伦春人的晒肉法子:“您老知道鄂伦春人?”
老人將那肉丝塞嘴里边吃著:“咋不知道,我以前搞过一段时间水文监测的时候,到过十八站那些地方,也吃过鄂伦春人的晒肉,还知道,这可是鄂伦春人待客的上等食品,
无论是燉菜还是火烤看吃,都是极好的。
天气热,晒肉乾確实是保存肉的好办法。”
一听这话,再加上之前的言行举止,卫淮估计,老人应该就是个识货的人。
只见老人回头看著跟他下象棋的老人说道:“老柳,今天就到这吧,我领这两位爷们去逛逛,反正有的是时间,咱们改天碰面,再杀它几百回合,看我不把你杀得落流水,
心服口服!”
“看把你能的,不就今天侥倖贏了一把—行行行,那改天再约!”
另外那老人也不留人,一脸乐呵,很好说话。
吃晒肉乾的老人回头看向卫淮和孟川:“你们今天算是问对人了-把东西背上,我领你们去八道街,那里一整条街,都是馆子、酒楼。”
闻言,卫淮和孟川心头大喜,谢过老人,赶紧背上快当兜跟上。
一路上,老人跟两人说了不少关於八道街的事情。
那可是城里的饮食一条街。
它的西头是中央大街,东头顶看尚志大街。
这条大概五百米的短街上饭店特別多,而且每家的生意都很兴隆。
像老都一处、魁元阁、清真饭店、还有夏天卖高粱米饭、鲜菜蘸大酱,冬天卖大子粥、炒豆腐的“六国饭店”,街角处的山西刀削麵馆等等,都是那种半俄半中式的平房,
只有福泰楼一家是二层楼。
老人说起这些,那是头头是道:“那是吃客们经常光顾的一条街,这条街不仅提供了好滋味,还提供了不少欢乐。
先说魁元阁,他里边的不仅排骨包子很有名,山东风味的菜看也同样受吃客的青睞,
山东炒肉、山东杂烩、山东烧鸡、山东海参,还有现在这时节才做的拌鱼生,都是有滋有味上讲究的菜。
两层楼的福泰楼无疑是这条街上的大饭店,主要经营溜炒,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常和汽校的同学去这家饭店吃饭,那时候,汽车厂发给每人一件大沙毛的羊皮大擎,十几个年轻司机在福泰楼二楼雅座围成一圈,大沙毛的羊皮大擎掛在椅背上,有一种虎威厅土匪的架势——”
听到这话,卫淮被嚇了一跳:“大爷,这话可不兴乱说———“”
“没事儿——”
老人无所谓地摆摆手:“那时候我们年轻,做事儿特別衝动,要一桌子菜,有肉段、樱桃肉、粉条炒芹菜、边白肉、摊黄菜-当时我们点的最高级的菜是醋溜鲤鱼,整条鱼炸得脆脆的,服务员端到桌上,当眾浇汁,然后用一只乾净的平瓷碟,將全鱼一段一段地切开,那吃起来又香又脆,有点像松鼠鱼的样子。
那时候喝大桶的生啤酒,两毛钱一大杯,冒著白色的啤酒,別提有多爽了。”
卫淮算是听出来了,这老人绝对是个老饕,说起这些东西,舔嘴咂舌的,把卫淮和孟川的口水都勾出来。
却听老人接著又说:“其实,八道街上名气最大的饭店,当属於老都一处,那是一家饺子馆,解放前的老字號了,经理叫李宝增,这个人很有经营头脑,也是一个讲究服务质量的老板,客人到这家饭店就餐,感觉会非常好。
饭前有热手巾擦手、擦脸、擦脖子,还备有茉莉茶,都是免费的,餐具也讲究,银吃碟、银酒壶、银酒杯,各种作料一应俱全,尤其是蒜泥最好,淡青色的蒜泥细腻且辣,
很爽口,特別开胃饺子粉均是上好的沙子面,馅是秘方配製的三鲜馅,水嫩嫩的,吃起来真是不同寻常,不管你是吃一碗饺子还是半碗饺子,一律免费上高汤,绝对是原汤化原食。
六几年的时候改成了太阳升饺子馆,七二年改成哈尔滨饺子馆,直到七九年,又恢復老都一处这个老字號,漂亮国乐琪公司总经理李启成、加拿大森林专家雷丁莱特到了哈尔滨,吃过那饺子,都讚美说是美妙的食品。
我这几年也常去,吃过之后,肠胃不是一般的舒坦——
“大爷,你快別说,嘴巴里口水都快止不住了!”
卫淮见他说个没完没了,赶忙出声打断:“文是卖饺子,又是卖熘炒的,就没有懂野味的吗?”
“这你有啥好担心的,那可是老吃客云集的地方,有好东西,还用担心卖不出去,我可是那边的常客了,那边开馆子的人都认识我,我帮你介绍一下,卖出去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
老人就在这时候停住脚步,偏头朝跟在旁边的卫淮说道:“你事情办成了,討一口悬羊血泡酒尝尝,咋样?我看你们快当兜里有几个军用水壶,应该是装羊血的吧!”
知道悬羊血,果然识货!
但老人的观察能力也让他吃惊,但越是这样,越让卫淮觉得,事情能成了。
“只要事情成了,肯定没问题。你老人家一看就是知道悬羊珍贵的人———”
卫淮话还没说完,就被老人打断:“放心,我肯定领你们去有能耐收这肉的馆子,价钱往高了要,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要是懂货的人,再多钱也捨得。”
这话,算是说到卫淮心坎里去了。
就这么一路听著老人絮絮叨叻,穿街过巷,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的样子,终於到了八道街。
果然,街道两侧全是馆子,老都一处、魁元阁、同庆园、大顺元、联合居、同顺兴,
天德號、宝华春还有几十台流动风味食品摊车和简单的布蓬、桌椅等设施,往来穿行的让人接钟摩肩,热闹得不得了。
老人首先领著两人去的是一家名叫北江村的饭店,老人熟门熟路地找到老板,跟他说了悬羊的好处,那老板也来了兴趣,问卫淮价格。
卫淮估计了一下,开出价格:“一只六万,连带著悬羊血、骨头、皮毛和角!”
这价格,听得老板一愣,直说卫淮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看样子,他並不是真识货,可能只是看在老人的份上问一下,直接被价格惊退。
第二家新春饭店就是个以野味为主的,结果也是一样,直接摆摆手,表示买不起。
接著又去了日日新饭店、松江鱼肉馆子,然后又到盛宾饭店。
一只悬羊要价六方,这无疑是天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