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杳无音信(1/2)
第438章 杳无音信
在东北的湿地、河滩以及湖边等地方,芦苇是最常见的高大植物,它能够长到两三米,有的甚至更高。
钻进芦苇盪里,简直跟钻进竹密实的林没什么区別,这也让三人有了极好的遮掩。
三人缩在船上,一动不动地看著那些人打著灯光靠近,在芦苇盪里扫射一通,然后又继续向北行进。
足足等了十数分钟,才见那一队人的身影,被山拐处的林木遮掩。
还没来得及鬆口气,又见下滩渔村这边,又一队巡逻民兵走过。
双方的巡逻队伍,给卫淮的感觉,更像是相互提防。
他暗自庆幸划著名船及时进入芦苇盪,这要是再慢三五分钟,划到江心,可就被两边的巡逻队看见了。
这让他意识到,等到返回的时候,很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双方巡逻队伍的巡逻规律,
不能再出现这等惊险的事情。
直到看不见灯光了,卫淮才放开两条猎狗的嘴巴。
孟川又轻轻滑动船桨,坐在船头的卫淮帮忙轻缓地分开芦苇杆,驱动著木船在芦苇间穿行。
直到孟川船桨碰触到河底的时候,才停了下来:“就在这上岸吧,船就隱藏在芦苇盪里边!”
卫淮赞同这做法,当即挎上自己的那些东西,先下了江水,水刚能摸到膝盖。
黑炭、馒头也紧跟著跳下水,一左一右护在卫淮两侧。
他先领头走到芦苇盪边缘,看看巡逻道的两侧,又看看两条猎狗,见它们没有出声,
基本能確定周边没人。
董启元很快跟著钻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將木船又推进芦苇盪深处一些,將缆绳拴在几棵芦苇上的孟川。
三人都上了岸,一路猫著腰,朝著正对著的山谷钻了进去。
夜里漆黑无光,又是在林子里,为避免被发现,三人都没有使用手电,只能凭感觉摸索著前行。
往里边大约走了一里地的样子,已经完全是在密林里边了,这才各自取出手电,压低灯光,继续朝著林子深入。
就在下船的芦苇盪附近就有毛子的居民点,似乎是一个农场,这些山野里,同样有著不少毛子进山踩出来的小道,倒是让行进方便了许多。
直到这些在山野中的毛路少了,林子变得更密了,估摸著深入山里十多里地的样子,
三人这才停下脚步,在林子里选了片稍微乾燥的草地坐下休息。
“抓紧时间吃点乾粮,然后睡上一阵,等天亮了,就有得忙了,现在不敢烧火,得轮流著守夜。”
卫淮给孟川和董启元递了带来的烙饼,简单吃过一些,喝了两口酒,又撕碎一些烙饼餵过猎狗,各自摊开带进山里来的狗皮筒,钻进去睡著。
这一晚,是孟川守夜。
估摸著也就睡了三四个小时的样子,天就亮了。
还是以乾粮填饱肚子,卫淮取出葛正宏的臭袜,让过两条猎狗嗅过,对它们发出追寻的指令。
只是,黑炭和馒头,都昂著头四处嗅嗅,並没有追踪的意思,足以说明,周边没有葛正宏的气息。
三人只能继续顺著山谷往里面深入,每走一段,卫淮就会让两条猎狗嗅嗅气味,探查下周边的情况,也在刻意地注意著周边的动静。
其实,到了这边,给卫淮的感觉,並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
甚至,他们连毛子这边的人影都没看到一个,更像只是单纯地走进了一片山高坡陡、
林深叶密的原始森林。
就连在之前常见的山道,也彻底看不到了。
最轻鬆的,莫过於董启元,他像是在自家地盘打溜围一样,东张西望,不时听下野物的动静:“不用那么紧张,到了这种深山里边,不用刻意避著人,想找人问情况都费劲。”
闻言,卫淮和孟川悬著的心也放鬆不少。
一边找寻的途中,也开始用弓箭射杀沿途见到的灰狗子、跳猫子和野鸡,到了晚上,
终於升起篝火,烤了烙饼和野味作为饭食。
两条猎狗也有了饱餐一顿的机会。
卫淮守了一夜,在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黑炭、馒头终於给出了反应。
隨著两条猎狗,三人在一处岔沟的山坳里,找到了一个窝棚。
看著两条狗对著窝棚一阵嗅闻,又回头衝著自己鸣鸣哼叫的样子,卫淮能確定,这窝棚,应该就是葛正宏他们三人住过的。
大概是在这里呆的时间长,留下的气味更为浓重,这才让黑炭和馒头给捕捉到。
应该用的是塑料布防雨,离开的时候,拆走了塑料布,棚子只剩下一些木桿枯枝散落。
看枝叶的顏色,应该离开有好一段时间了。
顺利地找到窝棚,让卫淮心里升起了一些希望。
之前是大海捞针,毕竟进了深山里,完全不知道他们究竟拐到什么方向,只能到处碰运气。
而现在找到葛正宏他们曾落脚的窝棚,那就更有目標性了。
更让卫淮惊喜的是,就在窝棚北边的林子里,看到了为防止迷路而砍树皮做下的標记。
这是放山人和跑山人进入深山必做的事情。
看样子,几人是朝著东边的山岭去的。
这也就意味著,接下来的一路,只要顺著標记追寻就行。
估摸著,葛正宏他们三人也跟卫淮他们一样,过江进山后,为防止被人发现,一路上连夜赶路,也不曾做过標记,所以,在靠近江边和毛子居民点的地方,始终看不到任何他们留下的痕跡。
直到进入深山了,才开始做標记。
没有任何迟疑,卫淮领头,董启元居中,孟川殿后,立刻寻著標记一路追寻下去。
到傍晚的时候,卫淮他们找到了葛正宏他们留下的第二个窝棚,也是一个被拆掉的。
就在这里,三人就用那些材料和带进山里来的一块塑料布,搭起窝棚,在这里住下。
在路过一道山沟的时候,遇到群野猪,由卫蹲守,孟川和董启元赶仗,打了只四五十斤的黄毛,剥取了一些好肉带著,剩下的用来餵猎狗。
在窝棚里住下后,也就將肉简单在河沟里洗了一下,解了刀,涂抹了一些盐巴、辣椒和香料,烤熟作为晚上的饭食。
“按照这距离来看,搭建一个窝棚,怎么说也得在周边排棍压山三五天时间,现在这个是第二个窝棚··
换句话说,从过了江到他们离开这个窝棚,怎么也得差不多过了十来天的时间,或者更长。
很有可能没有找到棒槌,他们才继续往山里走。”
卫淮在吃肉的时候,简单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
“也有可能已经抬到棒槌,但不满足收穫,想要找到更多!”孟川补充了一句。
“我看这种可能性不大,要是找到棒槌了,他们早该回去了,不然,那么长时间,打了封包的棒槌怕是早就坏了!”
“这可不一定,葛大爷领著我们进山抬棒槌的时候,怕棒槌存不住,那是直接用野猪毛做小刷子,洗乾净了直接晒乾的,晒乾了,保存的时间可就长了,带著还轻便。”
孟川这话让卫淮微微愣了下,他猛然发现,自己有些低估孟川的心思了。
一直以来,孟川跟卫淮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卫淮说什么是什么,要怎么做就跟著怎么做。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有些忽略孟川的想法了。
“川哥,说得有道理,葛大爷在渔丰呆了一年的时间,教了葛正宏不少东西,葛正宏若是有这样的操作,很正常。”
卫淮冲看他微微笑了笑:“以后有什么想法,可得跟我说,明明心思很细,比我想得还全面。”
孟川汕笑著挠挠头:“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觉得你那些想法有问题啊。”
董启元在这个时候插了句嘴:“说起来,咱们进山差不多得有两百里地了吧,按理说,这么深的山里,要是找棒槌,哪怕是前一个窝棚周边,那么大的林子,也足够他们折腾了,咋还一直往山里走呢?”
卫淮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了,但看样子,路线並不固定·只有找到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又是一夜安然度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