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吾之子房(求追读!)(1/2)
孙乾本来就是北海郡人,跟北海高密的名家大儒郑玄算得上是同乡。
正因为这层关係,孙乾才有机会拜在郑玄门下,就像刘备早年拜在同为涿郡涿县的卢植门下一样。
只不过相较而言,孙乾属於郑玄的入室弟子,而刘备,只能算作卢植门下的陪读。
原本歷史上,同样是在刘备接任徐州牧之后,才顺便收服了孙乾。
现在则是靠著糜竺在中间穿针引线,不但提前接触到了孙乾,还在刚刚將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之后,顺手引荐了孙乾,算是立下了成为刘备下属兼大舅子之后的第一道功勋。
中平六年二月,丙辰日,宜嫁娶。
就在本月,刘备正是迎娶糜氏入门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右扶风,陈仓城,却有一场大溃败正在发生。
凉州人士王国,因为刺史耿鄙信任奸佞之辈,其手下治中从事为人奸诈,致使凉州人士大为不满,因而联合羌、氐等部共同起兵作乱。
中平五年十一月,王国率领叛军围攻陈仓,天子刘宏令左將军皇甫嵩督前將军董卓,各率两万人马平定叛乱。
董卓向皇甫嵩建议,急速进军,援救陈仓。皇甫嵩认为陈仓城池坚固,叛军难以攻克,只需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即可全胜。
由此不纳董卓建议,董卓颇为不喜。
至中平六年二月,王国攻陈仓不克,率眾而退,皇甫嵩欲率军追袭,董卓再次建言,称“穷寇勿追,归眾勿迫”。皇甫嵩二次不纳,令董卓殿后,自率两万大军追袭於后,果然连战连胜,斩首过万。
......
“尔母婢也!竖子!匹夫!”
董卓骂骂咧咧,全然不顾军营眾人,自顾自地进了营帐,大吼一声“卸甲”,便张开双臂,等待亲兵帮他脱去戎装。
亲兵追隨董卓时日已久,深知他的脾性,此时断然不敢触他霉头。
听到命令之后,忙不迭的赶到近前,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地给自家主將脱去甲冑。
“滚!”
待亲兵刚掛好甲冑,紧接著身上就挨了一脚。亲兵哪里反应的过来,应声扑倒在地,狠狠摔了一个狗啃泥。
待爬起来时,嘴唇上已经染上一小片血渍,分明是门牙都被撞断了。
“你也滚!都滚!”
董卓怒不可遏,尚未放下的马鞭撩起便打,营帐中三五个隨行伺候的亲兵尽数被打了出去。
“仲颖因何发怒?”
正待此时,一名约不到三十岁的文士掀开营帐,走了进来。
文士正巧看到那名嘴唇沾染血渍的亲兵,眉头微微一皱,当即解下一串五銖钱,塞进那名亲兵怀里,顺便拍了拍他的肩膀:
“且去寻军中医者,为你仔细诊治一番。今日之事,莫要往心里去。”
“李先生言重了,下走必不敢为。”
“倒是读过两本书的人,且先去吧,莫要再多言语。”
李儒安抚那亲兵几句,而后才放他离开,將面目转向了坐在胡床上的董卓。
“文优来啦,坐。”
对於自己的谋士,董卓的態度倒是好了很多,也隨意了许多,两条腿都抬上了胡床,盘成簸箕状,压得胡床吱呀作响。而后隨便指了指,便自顾自的喝水。
跟了董卓这么多年,李儒早就习惯了他这种作態,甚至早在董卓开口前,便已经走向了左侧那张胡床,稳稳噹噹的坐下了。
“仲颖可是因被皇甫嵩留军於后,方才恼怒?”
“老匹夫孤行己见,全然不把我等陇西武人放在眼里,岂能不怒?”
董卓斜了他一眼,隨手將乾瘪的水囊丟在地上,破口大骂道:
“滚进来!这般天冷,怎得碳炉也不知道烧起!莫不是尔等见本將势穷,欲返出营帐,转投皇甫嵩那老匹夫麾下!”
“仲颖休要迁怒亲卒!”
李儒皱皱眉头,见到亲兵慌忙跑进营帐,心知有些言语不適合当著旁人面前说起。只能暂且住口,拿眼神向董卓示意。
董卓浑不在意,又令亲卫温好热酒,痛快喝了几杯,才挥挥手,將亲兵清出营帐。
直到帐內仅剩二人时,李儒才再次开口劝说道:
“仲颖便是心中有怒气,也莫要迁怒亲卒近卫。若是令其怀恨在心,仲颖如何能够夜夜安眠?”
听了这番话,董卓只是洒然一笑,直接將话语转向其他方向:
“文优此来所为何事啊?”
“唉...”
李儒深深嘆息一声,二人多年交情,自是知道自己这番话纯属白费,多说也是无用,只得將话语转向正事:
“天子詔令来了。”
“哦?是何詔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