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功齐(求追读!)(1/2)
眾人进入堂室,分宾主落座。
关羽犹豫了一会,还是坐在刘备下首,將自家兄长和徐晃分隔开来,以防万一。
待各自落座后,也是他率先开口,抱拳施礼道:
“先生还请细言。”
高渊点点头,朝著客座的徐晃语出惊人:
“若我所料不差,杨奉派你进入洛阳,该是来协商投诚之事吧?”
此言一出,在场眾人,意料之中的吃了不小一惊。其中徐晃被戳中了心窝子,惊疑最甚,也顾不得是否失礼,忙道:
“先生此言何意?”
“白波贼虽声势浩大,號称百万。总数不过十万之眾,然去除老幼,其中青壮最多不过两三万。其中部曲分为五股。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为各部首领,既然以郭太为首,想必其手下部曲应该是最多的,合有七八千人。其余四部,每部该合三五千之数。我说的对是不对?”
高渊侃侃而谈,显然已经將白波贼眾一应详情尽数掌握。
徐晃苦笑,没曾想刚一见面,自家家底已经被人摸了个清楚,只能无奈点头。
见徐晃承认,眾人也是面露佩服。
简雍適时捧场:
“先生身在帷幕,掌观山河,天下诸事瞭然於心,雍实为佩服。”
“宪和言重,不敢当!”
高渊谦虚一句,“张角当时聚眾起事,部曲有百万之眾,信眾分三十六方,每方设一渠帅。任取其中一方,人数便不下於白波。”
“霍乱青、徐、幽、冀、荆、扬、兗、豫八州。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如何?还不是被朝廷剿灭,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郭太所率白波,青壮不过数万,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并州苦寒之地,多山而少田。北有乌桓,西有匈奴,黑山贼眾占据河內。郭太想要填饱这十多万张嘴,必然要率军南下,入侵河东、河內等地。”
“然河东与雒阳一水之隔,乃是我大汉腹心所在。河东失陷,必然震动雒阳,天子怎可允许此事发生?必然要尽起关西大军,举大兵而伐之!”
高渊倏然起身,朝著徐晃斩钉截铁道:
“郭太起事不过一年,地无存进,部曲死伤甚重而得不到补充,麾下忍飢挨饿却得不到粮秣。五部首领之间,已是矛盾丛生,如今已是穷途末路。”
“投诚还是身死,再不抉择,覆灭只是近在眼前。”
事实也如他所料。
白波军於中平五年二月,在并州西河郡白波谷起义,而后先攻晋阳,后下上党,兵锋转入河东,直逼黄河北岸。最近的时候,距离洛阳不过百里,威胁太大,堪称肉中之刺。
所以朝廷不断派兵清剿,虽然一直没能取胜,但是也给白波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被围困在河东一带,根本没办法滚起雪球,补充人口兵员。
眼看著就要困死了,要不是汉灵帝死的太及时,后续又因为诸如何进身死,天子东逃,董卓进京,中枢乱斗,群雄討董等一系列紧急要事,朝廷一直腾不出手来,让白波军获得了喘息的时间,熬到了南匈奴於夫罗,二者合流一处,否则早就化作鸟兽群散。
不过后来郭太很快就战死沙场,麾下部將杨奉、韩暹、胡才、李乐等人先后投降李傕,並一同参与了护卫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
话说到此,高渊已经走到了徐晃案几之前,俯视后者,言语中並无审视意味,也无半点逼迫,只是一副隨口閒谈的样子:
“五部首领意见不合,有人慾战,有人慾降。而杨奉,便是力主投降之人吧?”
“正因如此,杨奉为了保全自己,不至於隨郭太等人一同覆灭,所以才暗中遣你进入洛阳,企图找个门路,將投诚之意,传於朝堂之上,天子之耳。对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