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路线的碰撞(求票求追读!)(1/2)
汉歷六月,愈发向南,小冰河期的影响也就愈发薄弱,歷阳一带已经开始变得酷热。
鲁肃、孙乾一干文人也暂时放弃了仪表,一个个仅著轻衫薄衣,连头冠都丟到一旁,仅著束带,在州治府衙內忙里忙外,搜集著日后需要用到的各种文书资料。
马上要迁移治所,一应文书肯定要带往柴桑。
作为一州牧守,主管一州大小事务,文书可谓繁杂之极,户籍、算赋、市租、田租、田契、通传、决事等等等等,少了一样都不行。
最关键的是,前刺史陈温没有等到正式交接就先行跑路,谁知道会不会在这里边动过手脚。
鲁肃作为新任別驾,自然要帮著仔细审查,登记在案,届时若有差漏,也好在下次弹劾的时候有所依据。
为了处理这项繁杂的工作,鲁肃已经將整个歷阳读过书识过字的人全请来了,甚至还派人前往附近的乡县,邀请更多的佣书人过来。
“主公,不若再遣些人手,前往合肥、成德一带选捡一些佣书人?”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高渊已经偷偷溜到了屋外,踏出门楣的那一刻,正好听到了成德这个名字。
然后他又迈了回来。
然后他再次迈了出去。
高渊在犹豫,因为成德这个地名。
此时的成德,有一位日后的名人,还是大大的名人,出身极其显贵。
其祖上乃是光武帝刘秀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第四子,阜陵王刘延。
这个人自然是刘曄。
只不过按照歷史记载,刘曄生於179年,哪怕按照当前的习惯,今年也不过只有十二岁,远远不到徵辟出仕的年纪。
不过明年倒是个收服刘曄一家的好机会。
因为明年刘曄十三岁,会遵循母亲遗命,斩杀其父崇信的侍者,由此打响名声。
届时正好让刘备以扬州牧的身份大加赏赐,为其扬名。
到了明年,局势只会愈发动盪,到时候没准还可以把这一家子都迁到柴桑去。
想到这,高渊果断选择溜走,留著刘备这群主臣在闷热的府衙內继续整理文书。
一路溜到江边,汹涌澎湃的江水带走很大一部分热量,总算让胸腹间的暑热燥意消散不少。
高渊蹲在江边,挖出一捧泥沙,在指尖细细捏碎,眼神中偶然闪过一丝期待,然而眉头却是越皱越紧。
大江中下游的泥砂属於高硅砂,是製造玻璃的上佳材料。
作为一名穿越者,有了地盘,自然要搞几件趁手的钱袋子。
可惜,受限於当前的技术,玻璃这只钱袋子就像是手掌里的砂砾,抓起来容易,但是留下来困难。
既要像淘金一样淘洗除去杂质,又要高温煅烧,成型拋光等一系列工艺,无论是產量、质量还是成品率,都会相当低。
最关键的地方是,这会就算生產出来,玻璃的整体强度太低,极易发生碎裂。骗骗本土一些世家大户还行,想要远距离售卖,实在太过於困难。
“先生怎得在这江边独处,波涛浪急,该叫几名侍卫隨行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