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路线的碰撞(求票求追读!)(2/2)
正当高渊寻思著几件钱袋子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玄德公怎得来了?”
刘备走到一侧,作为一州之主,自然不能像高渊一样完全不顾及个人形象,像小孩子一样蹲在地上玩沙子。
“正是有事情来寻先生。”
前者说完这句,抬头眺望,目光深远。越过大江,落在了东边那片广袤的平原之上。
“大江以东,应该就是吴郡了吧。”
高渊闻弦知意,站起身来,拍掉手中泥沙,“玄德公有意前往江东,可是要拜会吴郡士族?”
刘备微微一笑,而后迅速收敛,脸上泛起一分苦涩,轻嘆一声:
“彼时路过潁川,备也曾极为欣喜,以为在这等瑰华宝地,总能收纳几名人才,奈何盗、贼肆虐,致使潁川士族四散避难,一路寻来,竟然未得一人...”
“如今已至歷阳,吴郡只在左近,彼辈虽然亲近袁氏,然备若言辞恳切,待人以诚,未必不会令其改变主意,佐治扬州。”
“......”
经过鲁肃一路帮忙分析,刘备总算大致明白,当今朝堂之中,並非全是卢植这样的纯臣。
只不过“论跡不论心”这种观念,袁隗一天不露出马脚,刘备作为地方臣属,除非天子亲发御詔,否则还真没法做什么。
再加上鲁肃在“高渊对於未来局势的预测”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扬州士族不会陪著袁家玩命,只会尽全力保全好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地。
这就让刘备再次动了心,想要靠著自己的“魅魔”属性吸纳这群人才。
看来自己还得是把其中道理掰扯明白了餵给刘备才行。
高渊果断摇头,“以我之见,江东这些士族,哪家都不需要玄德公亲自上门拜访。”
刘备眉毛轻皱,“备新任扬州之长,若不结交当地士族,如何使政令通达,安境保民?”
“玄德公青授金印,乃是天子亲点的扬州之主。但在扬州士族看来,彼辈才是扬州之主,玄德公不过是客居之主。若是今日卑身下拜,更是做实这种看法。到时候只会被扬州士族看轻我等,但有政令,只看他们心思,若是政令不合他们心意,必然多有掣肘。届时再求改变,为时晚矣。”
“此时我等为客,彼辈为主,需要用些手段,反客为主,令彼辈主动来投,方为长远之计。”
“为今之计,我等只需按兵不动。行事皆依朝廷詔令,只看扬州士族有什么反应,再做打算。此为反客为主之道。”
鲁肃的计策是稳住江东士族,最好能够缔结姻亲,结为同盟关係。儘快稳固后方,早日挥军北上。
若是没有日后的五胡南侵,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刘备面朝江东,似乎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才將目光收回,“如何反客为主?先生可有妙计?”
“渊已有计议,玄德公高居稳坐就是,无需忧虑。”
高渊长舒一口气,他也没想到,刚刚把鲁肃收服,就迫使刘备在他二人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当初他与鲁肃谈及此事之时,后者也曾极力劝阻,万勿与吴郡士族交恶。
当时高渊只是笑笑,令他宽心就是。
就目前而言,自己肯定会给吴郡一些时间,时间一到,这帮人识趣最好,要是不识趣,少不得要用些手段,逼著他们低头了。